機械製造技術

機械製造技術

書 名: 機械製造技術 作者:胡志新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8月 ISBN: 9787302202134 開本: 16開 定價: 24元。全書內容編排以機械製造中的工藝系統為主線,將製造所需的工具機、刀具、夾具、製造工藝等各種知識按實際生產中機械製造過程的順序編排,使課程知識與生產實際更加貼近,因而有利於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套用能力。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一、二、五、七章由龔雯編寫;第三章由陳則鈞編寫;第四、十二章由北京市機械局職工大學邱坤編寫;第六、八、十三章由王寅倉編寫,第九章由長治職業技術學院王寅倉、武孝平合編;第十章、第十一章分別由北京市機械局職工大學王勤、賈俊良編寫。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機械製造技術》分4大部分內容:(1)工程材料的成形技術,包括金屬材料的鑄造成形、鍛壓成形、焊接成形以及常用的非金屬材料的成形。(2)普通切削加工與超精密加工原理、工具機、刀具及工具機夾具,包括金屬切削加工技術,工具機、刀具及工具機夾具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與特種加工。(3)機械加工質量分析與控制,包括機械加工質量、機械製造工藝規程制定、典型零件加工工藝及裝配工藝分析。(4)現代機械製造技 術,包括快速成形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CAPP)、柔性製造系統(FMS)、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等。《機械製造技術》適合作為高職高專機電一體化專業、模具設計與製造專業及其他機械類專業教材,也可供相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王明耀主編

ISBN:10位[7111227662]13位[9787111227663]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定價:¥30.00元

編輯推薦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在機械製造業的廣泛套用,特別是微電子技術的套用,使機械製造業發生了又一次革命—數字控制加工。但是,數字控制加工的基礎仍然是機械製造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因此,對於數控技術專業而言,必須學習與掌握機械製造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章金屬切削基本知識

第一節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

第二節刀具與工件的相對位置

第三節刀具材料

第四節金屬切削過程及其規律

第五節改善切削過程的途徑

第六節綜合訓練

習題

第二章機械製造工藝基礎

第一節機械製造工藝概述

第二節機械加工工藝規程

第三節零件的工藝分析

第四節毛坯的選擇

第五節定位基準的選擇

第六節工藝路線的擬訂

第七節加工餘量與工序尺寸的確定

第八節工具機及工藝裝備的選擇

第九節切削用量與工時定額的確定

第十節綜合訓練

習題

第三章圓柱表面加工技術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圓柱表面的加工方法與裝備

第三節圓柱面加工質量分析

第四節綜合訓練

習題

第四章箱體與平面加工技術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平面加工方法與裝備

第三節平面加工工藝及質量分析

第四節箱體類零件的孔系加工

第五節綜合訓練

習題

第五章齒輪加工技術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圓柱齒輪的齒形加工

第三節圓柱齒輪的齒形加工工藝分析

第四節綜合訓練

習題

第六章機器裝配工藝基礎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裝配尺寸鏈

第三節保證產品裝配精度的方法

第四節產品裝配工藝規程的制定

習題

第七章先進加工方法介紹

第一節精密加工

第二節特種加工

第三節高速切削加上技術(USHT)

第四節成組技術(CT)與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CAPP)

第五節柔性製造系統

習題

參考文獻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機械製造過程概述

第一節 機械製造過程

一、生產系統與生產過程

一種符合市場需求的合格機械產品問世,要經過從市場調查研究、產品功能定位、結構設計、製造、銷售服務到信息反饋、改進提高的複雜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企業的全部活動。由這些活動形成的一個閉環系統,即生產系統。

在生產系統中,企業與市場的互動過程是決策環節,企業內部不同功能環節的相互之間的互動過程是其經營管理環節。設計、開發、工藝和製造幾部分構成了企業內部的生產環節,這是把產品的市場定位、開發思想轉化為實際產品的過程,它對於產品和企業市場定位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在生產環節內,把根據設計信息將原材料和半成品轉變為產品的過程稱為生產過程。

生產過程包括原材料的運輸保管、生產的準備、毛坯製造、零件製造、部件和產品裝配、質量檢驗和包裝等工作。這些環節之間的相互關係可由圖1.1來表示。

在生產過程中,零件的毛坯製造成形(如鑄造、鍛壓、焊接、熱處理等)、零件的製造、部件和產品的裝配等是直接改變毛坯的形狀、尺寸和性能的過程,稱之為機械製造工藝過程,簡稱工藝過程。

工藝過程是生產過程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零件的機械加工是採用合理有序安排的各種加工方法逐步地改變毛坯的形狀、尺寸和表面質量使其成為合格零件的過程,這一過程稱為機械加工工藝過程。部件和產品的裝配是採用各種裝配工藝方法,把組成產品的全部零部件按設計要求正確地結合在一起、形成產品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機械裝配工藝過程。

二、機械製造過程

1.機械製造過程

對於同一個零件或產品,其加工工藝過程或裝配工藝過程可以是各種各樣的,但對於確定的條件,可以有一個最為合理的工藝過程。在企業生產中,把合理的工藝過程以檔案的形式規定下來,作為指導生產過程的依據,這一檔案稱為工藝規程。根據工藝的內容不同,工藝規程有機械加工工藝規程、機械裝配工藝規程等。

序言

本書是高職高專教改項目成果教材,突出特點是將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工具機、工具機夾具設計、機械製造工藝學等課程進行整合,從而實現了多門專業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本教材的授課學時數為100學時。

本書突出了職業教育的特點,結合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目標,瞄準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這一中心任務,對教材中理論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進行合理控制,增加生產實用知識的比例,刪除過舊過深的知識。

全書內容編排以機械製造中的工藝系統為主線,將製造所需的工具機、刀具、夾具、製造工藝等各種知識按實際生產中機械製造過程的順序編排,使課程知識與生產實際更加貼近,因而有利於提高學生專業知識的綜合套用能力。

本著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本的思想,本書內容可歸納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製造技術基礎,包括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的基礎知識、車床結構及車削加工方法、銑床結構及銑削加工方法。學生完成此部分內容的學習後,應具備了初級車、銑床操作工所需的全部知識和技能。

第二部分為深層次知識,講解較複雜的軸類、箱體類零件以及圓柱齒輪的加工。其中包括鏜床、滾齒機、插齒機、磨床、鑽床等工具機的結構特點、加工刀具的選擇、工具機調整、夾具設計等內容。此部分內容可提高學生的知識層次結構,為學生將來的發展和從事技術工作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此外,本部分特別增加了數控工具機加工方法,重點介紹數控工具機加工在工藝安排、工裝選擇及特點等方面的內容。

第三部分為新工藝、新方法和先進制造技術,介紹最新製造技術如綠色設計與製造、虛擬製造與柔性製造、快速成形技術等,使學生通過本部分內容的學習,在機械製造技術的理念上有一個較大的改變。

本教材由北京市機械局職工大學龔雯和陳則鈞任主編,長治職業技術學院王寅倉擔任副主編。具體編寫分工如下:第一、二、五、七章由龔雯編寫;第三章由陳則鈞編寫;第四、十二章由北京市機械局職工大學邱坤編寫;第六、八、十三章由王寅倉編寫,第九章由長治職業技術學院王寅倉、武孝平合編;第十章、第十一章分別由北京市機械局職工大學王勤、賈俊良編寫。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喬世民審閱了本書。在本書編寫和審定過程中,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師對書稿提出了寶貴意見,在此一併表示誠摯的謝意。

由於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錯誤和不當之處,懇切希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