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本書可作為教材,供高校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工業設計、機械電子工程、數控技術與套用、模具設計及製造、檢測技術與套用等專業使用;也可作為從事機械製造工程的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基本信息

1.圖書信息

·書名: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作 者:林艷華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3-1

ISBN:9787122076342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開本:16開

定價:25.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了機械製造業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具體內容共七章,包括:機械加工方法、金屬切削原理、工具機、刀具、夾具;製造質量分析與控制;工藝規程設計以及超高速加工、超精密加工、綠色製造、精益生產、智慧型製造、微型機械及微細加工。每章後附有思考與練習題。
本書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機械類專業本科和專科的教材,培養目標為面向生產一線的人才。還可供近機械類專業及有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領域的培訓教材。

2.圖書信息

書名: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作 者:劉傳紹,鄭建新
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出版時間:2009-8-1
ISBN:9787508391519
開本:16開
定價:32.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
本書以機械製造工藝學為主,對原機械專業課程“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工具機夾具”、“工具機概論”等進行了整合。全書共六章,主要內容包括金屬切削過程及其控制、機械加工設備與典型刀具、工具機夾具設計、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工藝規程設計、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概況。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機械類專業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供高職高專院校師生和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3.圖書信息

作者:楊宗德主編
ISBN:10位[7118045225]13位[9787118045222]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1
定價:¥35.00元

內容提要

本書闡述了機械製造業中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融合了機械製造工藝、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工具機及工具機夾具設計等內容。具體內容包括機械加工原理、金屬切削加工、機械加工設備、機械加工工藝裝備、典型零件加工、機械裝配工藝,以及機械加工中的質量、生產率與經濟性分析和機械設備技術的新進展等。各章節中均有較多的實例分析並附有思考題及習題。全書取材新穎、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理論緊密聯繫生產實際。書中的名詞、術語全部採用國家標準,計量單位也採用相應的法定計量單位。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院校數控技術及套用、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電套用技術等方向的專業教材,也可作為自學考試的教材或參考書,亦可供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緒論
1.1設備製造過程
1.2設備製造技術的進展
1.2.1加工質量
1.2.2切削加工速度
1.2.3製造過程自動化
1.3本課程簡介
第2章機械加工原理
2.1概述
2.1.1工藝過程及其組成
2.1.2生產類型及其工藝特點
2.1.3零件的結構工藝性分析
2.2工件的裝夾
2.2.1基準及其分類
2.2.2工件的定位方法
2.2.3工件定位原理
2.3定位基準的選擇
2.4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訂步驟
2.4.1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原始資料
2.4.2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的原則
2.4.3制訂工藝規程的步驟
2.5工藝路線的制訂
2.5.1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
2.5.2加工階段及加工順序安排
2.5.3工序的劃分
2.5.4加工餘量的確定
2.6工藝尺寸鏈及工藝尺寸的計算
2.6.1尺寸鏈的定義和組
2.6.2尺寸鏈的極值解法
2.6.3尺寸鏈的機率解法
2.6.4尺寸鏈計算中的正問題與逆問題
2.6.5工藝尺寸的計算
2.7小結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金屬切削加工
第4章機械加工設備
第5章機械加工裝備
第6章典型零件加工
第7章機械裝配工藝
第8章機械加工中的質量、生產率與經濟性分析
第9章設備製造技術的新進展
參考文獻

4.圖書信息

作者:翁世修,吳振華編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9-8-1
版次:1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頁數:257
ISBN:9787313021991
包裝: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工業技術>>機械儀表工業>>機械製造工藝

內容簡介

本原機械製造專業的三門主課(金屬切削原理及刀具、金屬切削工具機及機械製造工藝學)中的基本內容,加以提煉、充實和更新,在1996年編寫成的《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內部教材。該教材適於54學時,曾試用過三屆,效果良好,基本上滿足了新的教學要求;但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為此,我們針對教學中所發現的問題,對原內部教材作了較大範圍的改寫,遂編成了此正式出版的《機械製造技術基礎》一書。
本書內容的取材,側重機械製造方面的基本知識、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包括金屬切削過程的物理現象及其規律,切削刀具的功用、性能和常用加工設備的傳動、構造,以及有關加工質量、工藝裝備、工藝規程等方面的必備知識。此外,還辟有單獨一章,專門講述現代製造技術的基礎內容——數控加工及其編程等問題。本書內容對從事機械設計、機械加工、加工控制及有關工程管理的技術人員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知識。

目錄

第一章金屬切削加工及刀具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切削加工基本知識
第二節常用刀具材料和刀具種類
習題和思考題
第二章金屬切削過程中的物理現象
第一節切屑和積屑瘤
第二節切削力
第三節切削熱和切削溫度
第四節刀具磨損及耐用度
習題和思考題
第三章車削加工
第一節車削加工的特徵
第二節車削加工的工件定位夾方法
第三節臥式車床及其傳動
第四節臥室車床的幾個主要結構
第五節其他類型車床及其加工範圍
第六節自動車床及其加工範圍
習題和思考題
第四章銑削加工
第一節銑削的功用和釺刀種類
第二節銑刀的幾何角度
第三節銑削及其技術特性
第四節銑銷用量的選擇
第五節銑床及其加工範圍
習題和思考題
第五章鑽、鏜、刨、插、拉削加工
第一節鑽削與孔加工刀具
第二節鑽床及其加工範圍
第三節鏜床及其加工範圍
第四節刨床、插床及其加工範圍:龍門刨床
第五節拉床及其加工範圍
習題和思考題
第六章齒輪加工
第一節齒輪種類及加工方法
第二節常和齒輪刀具
第三節滾齒加工及其運動分析
第四節滾齒機及其加工範圍
第五節其他齒輪加工工具機及其加工範圍
習題和思考題
第七章磨削加工
第一節磨削概述及其原理
第二節砂輪的性質和使用選擇
第三節磨床的基本運動及其特點
第四節M1432A型萬能外圓麻床及其加工範圍
第五節表面光整加工方法和原理
習題和思考題
第八章數控加工
第一節概述
……
第九章工件的安裝和夾具基本知識
第十章機械加工質量
第十一章工藝過程的基本知識

圖書信息

書名:機械製造技術基礎實施汽車離合器和手動變速器維修
作 者:王茂元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09-27
ISBN:9787111207283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開本:16開
定價:33.00元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根據教育部等國家部委關於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工程的要求,針對數控技術套用專業而編寫的。編者吸收了近年來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把《工程材料與熱成形工藝》、《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工具機》、《機械製造工藝學》、《工具機夾具設計》等教材的內容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編成一本書,形成一種新的教材體系。本教材在介紹機械製造技術基本知識的基礎上,特別突出了知識的綜合性與實用性,具有鮮明的職業教育特色。本書適用於機械類和近機類高職高專有關專業教學使用,特別適合承擔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任務的有關院校數控技術套用專業使用,也可供一般技術人員參考。

章節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章工程材料與熱加工基礎
第一節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
第二節材料的結構與凝固
第三節材料的強化與熱處理
第四節常用的工程材料及選用
第五節鑄造成形工藝
第六節鍛壓成形工藝
第七節焊接與膠接成形上藝
習題與思考題
第二章金屬切削的基本知識
第一節刀具的幾何角度及切削要素
第二節刀具材料
第三節金屬切削過程
第四節提高切削效益的途徑
習題與思考題
第三章金屬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
第一節金屬切削工具機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車削加工
第三節銑削加工
第四節鑽削與鏜削加工
第五節磨削加工
第六節圓柱齒輪加工
第七節刨削與拉削加工
習題與思考題
第四章工件的定位與夾緊
第一節工件的定位
第二節工件的夾緊
習題與思考題
第五章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制訂
第一節基礎知識及術語
第二節零件的工藝分析
第三節毛坯的選擇
第四節工藝路線的擬定
第五節加工餘量的確定
第六節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確定
第七節工藝卡片的填寫
習題與思考題
第六章典型零件加工
第一節軸類零件加工
第二節套類零件加工
第三節箱體類零件加工
習題與思考題
第七章工具機專用夾具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各類工具機專用夾具
習題與思考題
第八章機械加工質量分析
第一節機械加工精度
第二節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習題與思考題
第九章機械裝配工藝基礎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
習題與思考題
參考文獻

5圖書信息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書號:17753ISBN:7-111-17753-3/TH.1675課
作者:黃健求主編印次:1-9
責編:鄧海平(耿婭)開本:16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字數:
定價:¥30.00
所屬叢書:21世紀高校機電類規劃教材
裝訂:平出版日期:2010-09-06

內容簡介

本書為21世紀高校機電類規劃教材。全書共分為九章,內容包括機械製造概論、金屬切削原理、金屬切削刀具、金屬切削工具機、工具機夾具設計原理、機械加工質量、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機械裝配工藝、現代製造技術等。
本書從套用型人才培養本科教育的特點出發,以機械製造工藝過程和加工質量為主線,將有關的金屬切削基本理論、工具機、刀具、夾具等基本知識進行最佳化整合,突出套用。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機械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工業工程(工程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專業師生作為教材;也可供工廠企業從事機械設計、機械製造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6圖書信息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第2版含1CD
書號:13114AISBN:978-7-111-13114-4
作者:於駿一鄒青印次:2-5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責編:劉小慧開本:16
字數:456千字定價:¥39.00
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裝訂:平出版日期: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機械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的指導性教學計畫,並結合這幾年高校“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修訂編寫的。
這是一本以機械製造工藝和金屬切削原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為主線,並將與之有關的工具機、刀具、夾具等有關內容進行最佳化整合組建的技術基礎課教材。
全書分七章,內容包括緒論、金屬切削過程、加工方法及裝備、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工藝規程設計、工具機夾具設計和機械製造技術的新發展。
本書取材精煉,說理深入淺出,教材內容與相關實踐性教學環節聯繫緊密、配合默契。
為便於教學和學生自學,本教材配有相應的cAI課件。
本書可供高等工業院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工業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農業機械化工程等本科專業師生使用;也可供工廠企業、科研院所從事機械製造、機械設計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作者簡介

於駿一,男,江蘇張家港市人,1957年長春汽車拖拉機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機械製造技術的教學工作和科研工作,現為吉林大學機械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1年以來,共主持完成了16項部省級以上課題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先後獲部省級科技進一、二、三等獎5項,出版專著1本,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主編出版高校教材4本。
1986至2001年期間,他曾長期擔任全國高校“機械製造工藝及其設備”專業和“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熟悉了解機械工程專業人材培養要求和培養規律,熟悉了解“機械製造技術基礎”課程與教學計畫中其它有關課程的銜接關係。

目錄

前言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機械製造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
第二節機械製造廠的生產過程和工藝過程
第三節生產類型及其工藝特徵
第四節基準
第五節工件的裝夾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二章切削過程及其控制
第一節金屬切削刀具基礎
第二節金屬切削過程中的變形
第三節切屑的類型及控制
第四節切削力
第五節切削熱和切削溫度
第六節
刀具磨損和刀具壽命
第七節刀具幾何參數和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
第八節磨削原理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三章機械製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裝備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外圓表面加工
第三節孔加工
第四節平面及複雜曲面加工
第五節數控工具機與數控加工
第六節特種加工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四章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
第一節機械加工精度概述
第二節影響機械加工精度的因素
第三節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
第四節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第五節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振動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五章工藝規程設計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第三節成組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第四節計算機輔助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
第五節機器裝配工藝規程設計
第六節機械產品設計的工藝性評價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j
第六章工具機夾具設計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工件在夾具中的定位
第三節工件在夾具中的夾緊
第四節典型工具機夾具
第五節工具機夾具設計方法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第七章機械製造技術的新發展
第一節超精密加工與納米加工技術
第二節機械製造自動化技術
第三節快速回響製造技術
學習本章內容的基本要求
思考題與習題
參考文獻

7圖書信息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第3版
書號:07154AISBN:978-7-111-07154-9
作者:盧秉恆西安交大主編印次:3-8
責編:劉小慧開本:16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字數:
定價:¥32.00
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機電類規劃教材
裝訂:平出版日期:2010-09-09

內容簡介

本教材是“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也是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本教材在第2版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訂,使得全書內容系統性增強,知識體系更加科學完整。在內容的編排上力求精煉,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從加工方法的認識到完成加工成形的裝備,從加工、裝配過程的設計到質量的控制;最後介紹了具有代表性的三種先進制造技術。本次修訂使得其更適合作為教材使用。
本教材內容包括:機械加工方法、工具機、刀具、夾具;製造質量分析與控制;工藝規程設計以及快速成形;精密加工和微細製造等先進制造技術。全書以系統的觀點構建了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知識體系。
本教材可作為普通高校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主幹技術基礎課教材,同時也可供工業工程、管理工程和工業設計等有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作為教學參考書,也可為裝備製造企業的科學以及工程技術人員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參考資料。

8圖書信息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書號:22822ISBN:978-7-111-22822-6
作者:張茂印次:1-3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責編:劉小慧開本:16
字數:515千字定價:¥32.00
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裝訂:平出版日期:2010-07-22

內容簡介

本書以“基礎知識一基本理論一知識套用”為主線組織教材內容,旨在使學生掌握機械製造的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了解機械製造領域的先進技術、先進生產製造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本書體系合理.內容充實.深淺適當,結合實際,是一本改革力度較大的實用教材。全書分為五篇十八章,包括:金屬切削加工原理、金屬切削加工方法與設備、機械零件加工的精度標準、機械零件加工工藝設計、現代加工製造技術。每章後附有思考與練習題,全書還配有多媒體光碟,供讀者選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機械、機電類或其他相關專業的本科、專科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機械製造技術人員參考。

9圖書信息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第3版
書號:29185ISBN:978-7-111-29185-5
作者:韓秋實王紅軍主編印次:3-1
責編:劉小慧開本:16
字數:475千字定價:¥38.00
所屬叢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裝訂:平出版日期:2010-03-04

內容簡介

本書對原有教材進行了最佳化,以使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機械製造技術的發展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正確認識。
本書內容包括:機械製造工業的作用、國內外發展的現狀,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知識、切削與磨削、工具機設備、機械加工工藝的設計、工件在工具機上的裝夾與夾具設計、機械加工精度與表面質量、機械裝配工藝、先進制造工藝技術、數位化和網路化製造、綠色製造與環境等內容。本書適合大多數普通高等院校培養面向生產第一線高級技術人才的需要。

10圖書信息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第2版(上下冊)
書號:09116AISBN:978-7-111-09116-5
作者:袁績乾李文貴印次:2-3
責編:劉小慧開本:16
字數:666千字定價:¥45.00
所屬叢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機械基礎系列教材
裝訂:平出版日期:2010-09-21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了培養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套用型人才的需要,融合機械製造工藝學、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金屬切削工具機、工具機夾具設計及機械加工工藝基礎等內容,對機械製造技術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方法進行有機整合而撰寫成的一本專業主幹技術基礎課程教材。全書共11章,包括:緒論、金屬切削及工具機基本知識、外圓表面加工、平面加工、孔加工、齒輪及螺紋表面加工、工具機夾具設計、機械加工質量及其控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設計、機械裝配工藝基礎、現代製造技術簡介等。
本書適用於作為高等院校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的教材,亦可作為普通高等院校機械類其他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還可作為高等職業學校、高等專科學校、成人高校等相關專業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從事機械製造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11圖書信息

作者:
曾志新
劉旺玉
叢書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040318586
上架時間:2011-7-11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開本:16開
頁碼:337
版次:1-1

內容簡介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是機械工程學科各專業的主幹專業技術基礎課程,是現代機械工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的必修課程。本書以“重基礎、低重心、廣知識、少學時、精內容、寬適應”作為編寫指導思想,全書以金屬切削理論為基礎,以迴轉體和非迴轉體零件的製造工藝為主線,以加工質量為目標,兼顧工藝裝備知識,並對裝配工藝及生產線進行介紹。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除緒論外共四第八章,即第一篇金屬切削基礎知識(第一、二章),第二篇零件加工工藝與裝備(第三、四、五章),第三篇機械加工質量(第六、七章),第四篇機器裝配工藝(第八章),各章末編有本章小結、思考題與練習題,書後附有機械製造技術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可用做普通高等學校機械類寬口徑專業及近機械類專業教材,也可供從事機械行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機械製造技術基礎》
第一篇金屬切削基礎知識緒論
第一章金屬切削過程的基礎知識
1.1基本定義
1.1.1切削運動與切削用量
1.1.2刀具切削部分的基本定義
1.1.3刀具角度的換算
1.1.4刀具工作角度
1.1.5切削層參數與切削形式
1.2刀具材料
1.2.1刀具材料應具備的性能
1.2.2常用的刀具材料
1.2.3其它刀具材料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二章金屬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套用
2.1金屬切削過程的基本規律
2.1.1切削變形
2.1.2切削力
2.1.3切削熱與切削溫度
.2.1.4刀具磨損與刀具使用壽命
2.2金屬切削過程基本規律的套用
2.2.1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2.2.2切削液
2.2.3刀具幾何參數的合理選擇
2.2.4切削用量的合理選擇
2.3目前金屬切削髮展的幾個前沿方向
2.3.1高速高效切削
2.3.2綠色切削
2.3.3微細切削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二篇零件加工工藝與裝備
第三章零件加工工藝的基本概念與知識
3.1零件機械加工的目標與內容
3.2機械加工工藝基本概念
3.2.1生產過程
3.2.2工藝過程
3.2.3生產綱領與生產類型
3.3工件定位原理
3.3.1六點定位原理
3.3.2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
3.3.3定位符號及其標註
3.4定位基準的選擇與定位誤差的計算
3.4.1基準的分類
3.4.2定位基準的選擇
3.4.3定位誤差及計算
3.4.4定位誤差的組成
3.4.5各種定位方法的定位誤差計算
3.5工件的夾緊
3.5.1夾緊力的方向
3.5.2夾緊力的作用點
3.5.3夾緊力的大小
3.6工件的裝夾與獲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3.6.1工件裝夾方式
3.6.2零件獲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3.6.3零件獲得形狀精度的方法
3.7工具機運動分析
3.7.1工具機的分類
3.7.2工具機的型號編制
3.7.3工具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3.7.4工具機運動分析
3.8零件工藝規程制訂的基本原則與步驟
3.8.1工藝規程及其套用
3.8.2機加工零件的結構工藝性
3.8.3加工階段的劃分
3.8.4工序的劃分
3.8.5工序的安排
3.9加工餘量、工藝尺寸鏈、經濟加工精度
3.9.1加工餘量的概念
3.9.2影響加工餘量的因素
3.9.3確定加工餘量的方法
3.9.4工藝尺寸鏈
3.9.5經濟加工精度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四章迴轉體零件加工工藝與裝備
4.1車削加工方法
4.1.1車削概要
4.1.2車床的主要技術參數與類型
4.1.3車刀結構與材料
4.1.4車床用夾具與附屬檔案
4.2磨削加工方法
4.2.1外圓磨床
4.2.2無心外圓磨床
4.2.3內圓磨床
4.3孔加工工具機與刀具
4.3.1鑽床
4.3.2鏜床
4.3.3孔加工刀具
4.4迴轉體的加工工藝案例分析
4.4.1數控車床加工的典型零件
4.4.2複雜形狀的零件加工
4.4.3ca6140型車床主軸加工工藝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五章非迴轉體零件加工工藝與裝備
5.1銑削加工
5.1.1銑削加工方法概述
5.1.2銑削參數和銑削方式
5.1.3銑刀的類型及用途
5.1.4銑刀角度
5.1.5銑床的類型及用途
5.2刨削和插削加工
5.2.1刨削加工方法概述
5.2.2插削加工方法概述
5.2.3刨刀與插刀
5.2.4刨床與插床
5.3拉削加工
5.3.1拉削加工方法概述
5.3.2拉刀
5.3.3拉床
5.4磨削加工
5.4.1平面磨削
5.4.2成形磨削
5.4.3非迴轉表面加工用磨床
5.5非迴轉表面加工中工件的裝夾
5.5.1非迴轉表面加工用夾具的結構
5.5.2加工非迴轉表面時工件的安裝
5.5.3銑床夾具特點及設計要點
5.5.4非迴轉體在磨床上的裝夾
5.6非迴轉表面加工分析與工藝套用
5.6.1非迴轉表面加工分析
5.6.2非迴轉零件的加工工藝案例分析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三篇機械加工質量
第六章機械加工精度
6.1機械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6.1.1加工精度與加工誤差
6.1.2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6.2影響加工精度的因素
6.2.1加工原理誤差
6.2.2工具機誤差
6.2.3工藝系統受力變形
6.2.4工藝系統的熱變形
6.2.5工件殘餘應力引起的變形
6.3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
6.3.1加工誤差的分類
6.3.2分布曲線法
6.3.3點圖法
6.4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徑
6,4.1減少誤差法
6.4.2誤差補償法
6.4.3誤差分組法
6.4.4誤差轉移法
6.4.5“就地加工”法
6.4.6誤差平均法
6.4.7誤差補償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七章機械加工表面質量
7.1機械加工後的表面質量
7.1.1表面質量的含義
7.1.2表面質量對零件使用性能的影響
7.2機械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
7.2.1切削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
7.2.2磨削加工後的表面粗糙度
7.3機械加工後表面層的物理力學性能
7.3.1機械加工後表面層的冷作硬化
7.3.2機械加工後表面層金相組織的變化
7.3.3機械加工後表面層的殘餘應力
7.4控制加工表面質量的工藝途徑
7.4.1減小殘餘拉應力、防止磨削燒傷和磨削裂紋的工藝途徑
7.4.2採用冷壓強化工藝
7.4.3採用精密和光整加工工藝
7.5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振動問題
7.5.1振動的概念與類型
7.5.2機械加工中的強迫振動
7.5.3機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動
7.5.4減少工藝系統振動的途徑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第四篇機器裝配工藝
第八章機器裝配工藝
8.1機器裝配基本問題概述
8.1.1各種生產類型的裝配特點
8.1.2零件精度與裝配精度的關係
8.1.3裝配中的連線方式
8.2保證裝配精度的方法
8.2.1互換法
8.2.2選配法
8.2.3修配法
8.2.4調整法
8.3裝配工藝規程的制訂
8.3.1裝配工藝規程的內容
8.3.2裝配工藝規程的制訂步驟和方法
本章小結
思考題與練習題
機械製造技術名詞術語中英文對照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