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帆船雙拖網

機帆船雙拖網,有翼單囊型漁網。 捕撈對象為帶魚、鷹爪蝦、對蝦、底層魚。

名稱簡介

網名 機帆船雙拖網
網具屬性 有翼單囊型
適用海區 沿海各地
漁期 常年
作業漁場 冬春季在長江口以北4-5月在成山頭以北秋季在渤黃海北部
捕撈對象 帶魚鷹爪蝦對蝦底層魚

詳細介紹

屬具 鐵質鋼絲繩夾8個。鐵質卸克28個。鐵質眼環14個。硬質塑膠滾輪:直徑150毫米長度170毫米重3公斤的37個;直徑110毫米長度140毫米重1.25公斤的151個; 直徑80毫米長度50毫米重0.25公斤的244個。
漁具裝配 網衣縫合:橫衣的橫向縫合,如上網翼及網蓋、網背、網腹各段網衣間採用編縫。網衣縱向縫合如上網翼與下網翼、網蓋與下翼後段及背腹網衣的剪裁採用繞 縫。網翼的浮、沉子綱側網衣用扎邊加固,從寬邊向窄邊進行,扎進1目半,構成一條緣邊。浮、沉子綱裝配:上下中綱邊網衣的縮結係數分別為0.4--0.41,0.35--0.37。 下翼綱邊網衣的縮結係數一般為0.98。通常上翼綱比下翼綱長0.2--2米,俗稱 "浮腳差"作業中常通過改變"浮腳差"來調整網口高度。沉子綱重量一般為415--480公斤。力綱裝配:自下中綱兩端起始,沿直目而下結附網腹網 衣直到囊底兩側。浮子裝配與調整:一般上中綱與兩翼綱各占總靜浮力的1/3,為減少其阻力,應採用大型浮子。作業中應根據漁場及主捕對象的變化調整浮力配備。在石島漁場捕底層雜魚時拖速較慢,約1--1.5節,浮沉比為0.25--0.35;在長江口漁場捕帶魚量拖速要求2節以上,浮沉比應大於0.6,在渤海對蝦因水淺,拖速較快,浮沉比為0.4--0.6。網囊裝配:除由從網身兩側沿伸下來的力綱外,再分別在網囊背腹部縱向等間距結紮2條網囊力綱。隔綱分別穿過其上端鐵環後與引揚綱下端連線;引揚綱沿一側力綱前伸到網腹半部結 縛在力綱上。
漁船 兩艘性能相同的漁船組成一個生產單位,分主船與副船。船體總長30.4米,型寬5.32米型深2.5米平均吃水1.9米。總噸位86.9噸。主機185馬力航速10.5節。主要捕撈機械有機械傳動串聯式絞綱機1台,絞力1噸,線速度70米/分。
漁法 放網準備:將網具按下海先後次序摺疊堆放於艉甲板,左右網翼及浮沉子綱邊段分置兩舷中後部,左右空綱前端分別系掛於兩舷系纜柱的彈鉤上,並將左空綱前端與曳綱末端連線好。曳網:曳網時兩船間距保持在250米左右,每網次拖曳3--4小時。放網:放網船艏向與曳網方向一致時停車,將網囊投入海中,網具即被順次拖下海。待左右彈鉤受力、網具張開正常後,帶網船即向放網船右舷靠攏並將曳綱後部拋遞給放網船,放網船將其與右空綱端連線好後,同時打開兩側彈鉤,兩船全速向外側行駛,同步松放曳綱然後齊艏平行曳網。起網:兩船靠近平行拖曳10公鐘左右,放網船接過帶網船曳綱引綱,並將其前端絞進絞綱機後,兩船同時停車,帶網船同時拉開曳網彈鉤後駛離一旁等候,放網船兩利用率同步絞收曳綱,直至兩空綱捲入絞綱機後,再分段絞收兩側網袖及浮沉子綱,然後分段吊進網身、網囊,倒出漁獲物。
結束語 機帆船雙拖網捕撈效率高,但漁獲選擇性能差,多年盲目大量發展,已對近海底層漁業資源捕撈過度,濫捕幼魚的程度尤為嚴重。今後除在漁場、漁期及作業 船數等方面嚴加控制外,還必須在網具的選擇性能方面進行研究改進,如放大網囊的網目等,以減輕對漁業資源的破壞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