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餅湯

橘餅湯

橘餅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絳囊撮要》。具有除膈止消之功效。主治《仙拈集》:傷食生冷瓜果,泄瀉不休。

基本信息

組成

橘餅。

用法用量

細嚼,滾水送下。

功用

除膈止消。

主治

《仙拈集》:傷食生冷瓜果,泄瀉不休。

附方

名稱:橘餅湯

組成:橘餅適量

用法:取橘餅1個,切作薄片,分兩次放碗中,以沸水沖泡,蓋悶至汁出即可。飲湯食餅,每日2~3次

主治:治傷食生冷、瓜果而泄瀉不止者

出處:《本草綱目拾遺》

功用:健脾和胃,止瀉痢

名稱:冬瓜橘餅湯

組成:冬瓜20克,橘餅20克,冰糖20克

用法:分別將冬瓜、橘餅切碎,加清水約300毫升共煮沸後,用文火續煮至100毫升時,再加入冰糖,煮5分鐘即可。每日1次飲服

主治:適宜小兒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病症

出處:《中國烹飪技法辭典》

功用:潤肺,止咳,去痰

名稱:橘餅湯

組成:橘餅1個,白糖少許

用法:1.先將橘餅洗淨,瀝水,切成薄片放碗內;白糖也放入碗內,待用。2.以沸湯適量沖泡,密封數分鐘,即成。飲湯食餅

主治:適用於寒邪犯胃型的慢性胃炎患者

出處:《胃腸病功能食譜》

功用:溫胃散寒,理氣止痛

名稱:大蒜橘餅湯

組成:大蒜15克,橘餅30克

用法:將以上2味切碎,加適量水煮,去渣。每日1劑,分2次服

主治:治療支氣管炎

出處:《蔥姜蒜治百病》

名稱:梅花橘餅湯

組成:梅花6克,橘餅1~2個

用法:水煎服

主治:用於潰瘍病、胃炎屬肝氣犯胃者,症見胃脘脹痛、滿悶不舒、食慾減退;也可用於梅核氣,症見咽中如有物阻卻咯吐不出、吞之不下;還可用於痰濕咳嗽

出處:《中醫養胃飲食防治腸胃病》

功用:舒肝行氣,和胃化痰

名稱:銀耳橘餅湯

組成:銀耳10~15g,橘餅1~2個,冰糖適量

用法:銀耳水發洗淨,橘餅剁爛,二味一起入鍋加水燉煮至銀耳爛熟,加入冰糖溶化即可。每次服1劑,飲湯食銀耳及橘餅

主治:用於矽肺咳嗽,咯血,胸悶咽乾,午後潮熱者

出處:《驗方新編》

功用:滋陰潤肺,止咳止血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絳囊撮要》:“橘餅湯除膈止消。橘餅細嚼滾水過下。勿以易而忽之。”

中藥方劑之桔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