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林村[廣東汕頭市澄海區樟林村]

樟林村[廣東汕頭市澄海區樟林村]

樟林村(Zhānglín)在澄海縣城北15公里。屬東里鎮。明初居民集居 於石壁頭山 樟樹林一帶,故名。後因受海潮衝擊,嘉靖三十五年(1556)移聚南涯新浦,仍沿用樟林村名 。

1、廣東省澄海縣東里鎮樟林村

樟林村樟林村
樟林村(Zhānglín)在澄海縣城北15公里。屬東里鎮。明初居民集居 於石壁頭山 樟樹林一帶,故名。後因受海潮衝擊,嘉靖三十五年(1556)移聚南涯新浦,仍沿用樟林村名 。

2、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樟林村

基本概況

樟林村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東部方向,距區政中心約30km,埭頭至石城公路主幹線橫跨本村,東與東林村接壤,西與石塔村毗鄰,南北分別與翁厝村、後鄭村相連。村落總面積4km2,全村總人口4800人,總戶數980戶,轄12個自然村,18個村民小組。擁有樟林初級中學和樟林國小各一所,中小學生人數達兩千之多。

旅遊資源

村內有千年古剎“陀山九座寺”,始建於隋朝開皇九年間,幾經沉浮,歷盡滄桑,重現歷史建築景觀。“中國民俗攝影創作採訪基地”落戶於寺內,旅遊觀光者絡結不絕,香客出入頻繁,香火旺盛。
管轄大蚶山面積4000多畝,森林茂密,山水靈氣,清山藏有“聖王宮”、“天源洞”,宮洞水天相連,人間勝景,天下奇觀。

3、福建省永安市樟林村

樟林村原名傅岩、曹岩,轄長池、岩中兩個自然村,隸屬於曹遠鄉,村委會距鄉政府駐地3.5公里。1989年全村人口183戶875人。該村處於福建水泥廠、福建化纖紡織工廠、永安市水泥廠環繞之中,交通方便,礦產豐富,是永安第一個用征地拆遷經費,統一規劃而建成的移民新村。
1980年,福建水泥廠因擴建需要,徵用樟林大隊5個生產隊耕地面積420畝,動遷137戶766人。縣有關部門決定採取統建辦法,在長池建設移民新村。新村建設於當年3月開始,1983年冬基本結束,按新村建設總體規劃完成的工程量有:平整基地6.3萬平方米,其中宅基地5.46萬平方米,公共設施和道路用地0.84萬平方米;建成深146米、容量200立方米、每小時抽水量56噸的機井1口,鋪架鑄鐵管和鍍鋅管輸水管道4460米;長400米、寬4米的水泥路主幹道1條,長450米和600米的簡易公路和便道各1條;架設有線廣播線路2.4公里,電話線路2公里;新建磚木和混合結構的農房132幢;2層混合結構的禮堂、村部辦公樓、國小教學樓各1座,總建築面積1959平方米。次年,2座磚木結構的公共廁所竣工,建築面積100平方米。1986年,架設64千伏的高壓線路2.5公里,使全村用電得到保障。至1989年,全村實有公共建築面積2059平方米,住宅面積2.94萬平方米,其中居住面積1.77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20.33平方米。

4、福建省賴店鎮樟林村

[地理位置與行政錄屬]
樟林村地處賴店鎮南部。東與龍興村鄰界,西與山尾村相壤,南與羅峰村毗鄰,北與龍興村相鄰。屬賴店基點。
[村落與居民]
地域面積1.8平方公里,轄3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400戶,1900人,勞動力700個。耕地面積900畝,山地面積1600畝。村民以鄭、傅氏為主。還有高、林、肖等姓。居住房屋以舊式平房為主,五分之一居民新建磚混結構樓房。
[歷史人文]
有古蹟一處,燈坪觀音亭,為傅氏四大亭之一。有名人傅文慶,男,65歲,福建師大生物系教授,博士傅慶建,男48歲,美國留學博士。
[主要物產]
境內種植文旦柚150畝,年出產1050擔。
[社會經濟發展狀況]
村民主要從事農業,種植水稻。個體商店有4家,外出經商有180人。境內有國小一所,樓房2座,在校學生180人。村投資110萬元,修建硬化道路3條,長3200米,交通方便,環境優美。“改廁”工程是賴店鎮的試點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