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蒂

樂蒂

樂蒂(1937年8月29日 -1968年12月27日),原名為奚重儀,香港國語片演員。 自小受京劇四大家薰陶,接受過京劇基本訓練。在古裝電影獨創古裝京劇加生活化動作,細膩多變化入神演技,演繹古代仕女著名。2005年9月2本樂蒂個人紀念專書同時在台灣發行。作品有《倩女幽魂》、《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崎人艷婦》等。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公元1937年8月29日   (農曆七月二十四日)   出生於上海浦東。

樂蒂在邵氏時期的資料 樂蒂在邵氏時期的資料

她是台灣電影“金馬獎”影后,也是我們喜愛的明星。她有兩個姊姊(大姊奚重英、五姊早夭、三個哥哥(三哥奚重儉為著名的“憂鬱小生”雷震),因在家中排行第六,故小名“六弟”。奚氏為上海浦東望族,從樂蒂祖父手上便創辦了著名的“奚福記營造廠”。母親顧毓秀女士在懷樂蒂的時候,父親覺得應該是個男孩,所以取名“奚重義”。1937年7月7日中日戰爭爆發,“八一三事變”中,她的父親奚兆年先生在大三元餐館與友人用餐時不幸被炸彈炸中身亡,所以樂蒂是從未見過父親的遺腹女。出生後母親還是給她用了父親取的名字,只是將“奚重義”改為“奚重儀”,比較女性化一點。由於奚氏一族人丁不盛,母親顧毓秀女士在喪夫後,帶著樂蒂五兄妹返回位於四馬路迎春坊的娘家。顧毓秀女士是外婆李夫人之獨生女,李夫人對五個外孫非常疼愛。到樂蒂6歲的時候,外祖父經營之“天蟾舞台”開幕,全家就搬到“天蟾舞台”的樓上居住。

祖父的言傳身教

樂蒂的外祖父是著名的“江北大亨”顧竹軒,他經營的“天蟾舞台”是上海四大舞台之首,每天均有平劇名伶演出經典好戲。樂蒂自小便開始接觸表演藝術,常常模仿戲台上旦角的神態動作,連梅蘭芳的夫人都誇讚她有表演天分。11歲那年,樂蒂的母親由於心臟病去世,此後一直由外祖母撫養成人。

奔波於香港影界

樂蒂 樂蒂

1949年5 月,樂蒂兄妹隨外祖父母遷居香港,住在尖沙咀赫德道,就讀伊維英文學校。1952年,樂蒂考入左派的“長城電影公司”,簽下五年契約,首部公映作品為替夏夢做配角的《絕代佳人》。樂蒂在長城共拍了11部作品,但受限於戲份及政治因素,未能廣為人知。

1958年,樂蒂轉投“邵氏電影公司”,首部作品為李翰祥執導、胡金銓合演之《妙手回春》。之後替“邵氏”主演多部影片,包括樂蒂本人很喜歡的《畸人艷婦》、與日後丈夫陳厚結緣之《夏日的玫瑰》、被稱為再生林黛玉的《紅樓夢》、及廣受歡迎的黃梅調經典名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等。樂蒂憑著出色的演技、極佳的敬業精神及良好的票房記錄,成為最受“邵氏公司”倚重的明星之一。

《倩女幽魂》始祖

樂蒂《倩女幽魂》康城影展特輯 樂蒂《倩女幽魂》康城影展特輯

1959年樂蒂拍的《倩女幽魂》,曾參加1960年法國的“康城影展”,此乃中國第一部參加國際影展的彩色電影。樂蒂艷驚四座,被西方人譽為“最美麗的中國女明星”。樂蒂氣質高雅、個性幽嫻貞靜,她的古裝扮相清麗脫俗、艷絕人寰,最受觀眾的歡迎,所以得到“古典美人”的稱號,至今無人能及。

自從樂蒂成功演繹《倩女幽魂》後,接下來數十年,《倩女幽魂》成為重拍的電影題材中最受歡迎的,樂蒂因為開創了聶小倩的熱潮,至今被廣稱為“倩女幽魂的始祖”美譽。  

最美的林黛玉

樂蒂 樂蒂

樂蒂在電影《紅樓夢》中演繹林黛玉,美若天仙,神韻上最像曹雪芹筆下的世外仙姝,再加上她獨特的美貌,纖弱裊娜的身段,精湛的演技,活脫就是黛玉的化身,使人每一個鏡頭都被她驚艷。樂蒂雖然天生麗質,但眉目間楚雲繚繞,總有一縷淡淡哀愁,故此特別擅長演繹悲劇人物。雖然樂蒂並不是瘦削的尖臉,而是標準的蛋型臉,但她是真正的“眉顰春山,眼含秋水”,自有攝人心魄的風情。從前的港人評價樂蒂:氣質高雅,幽嫻貞靜。樂蒂飾演的林黛玉,舉手投足矜持自然,愁容淚眼卻又依然保持美態,讓人更添幾分憐惜。拍得好的要數“黛玉葬花”那段,林黛玉婷婷玉立不慌不忙,滿天花瓣則是散散漫漫,詩意有之,畫意更濃,因此影片公映後,樂蒂被驚呼“林黛玉”再世。至今樂蒂被譽為“最美的林黛玉”,她也是唯一在電影大銀幕上拍攝過兩次林黛玉的女星。  

1958年樂蒂轉投邵氏,拍攝成名作《妙手回春》,因飾演一幕戲中戲的林黛玉,贏得古典美人之譽,因此邵氏1962年讓樂蒂主演的黃梅調電影《紅樓夢》。

與陳厚的婚事

樂蒂與好友林黛 樂蒂與好友林黛

樂蒂在邵氏共拍了21部作品,她一生大部分最出色的作品,均拍攝於此時。1961年1月12日,與樂蒂相依為命的外婆因心臟病去世,樂蒂兄妹哀慟不已。外婆顧母李太夫人葬於長沙灣天主教墳場。1962年1月29日,樂蒂與邵氏著名男星陳厚結婚,成為最受矚目的銀色夫妻。但因二人個性詭異,陳厚先前又有過一次失敗的婚姻記錄,外婆在世時堅決反對他們交往,樂蒂的哥哥們也不贊成。在外婆逝世後,陳厚乘虛而入,樂蒂結果與陳厚結婚了,婚後居於新界的“聽濤村”別墅。同年9月3日,誕下愛女陳明明。

短暫幸福與婚姻破裂

樂蒂與夫君陳厚 樂蒂與夫君陳厚

1963年10月,樂蒂憑《梁山伯與祝英台》一片榮獲台灣的“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1964年2月1日,樂蒂與邵氏契約期滿,轉投哥哥雷震所屬的“國際電影懋業公司”,成為“國際(又稱電懋)”的首席女星。樂蒂在“國際”共拍了9部作品,包括平劇改編的《金玉奴》、《鎖麟囊》、輕鬆喜劇《太太萬歲》等。1967年3月16日,樂蒂單方面向華民政務司署申請與陳厚分居,並遷往太子道與兩位兄長同住。樂蒂是知道陳厚對她的不忠,自己親自現場捉姦,然後上法院成功申請離婚,擺脫婚姻的陰影,在那個時代這么有勇氣的婦女,而且是著名的巨星,完全不在乎自己的名譽而這么做,是不簡單的。同年6月27日,樂蒂入稟高等法院,申請離婚。10月3日,法院正式批准樂蒂與陳厚離婚,並把陳明明的撫養權判歸樂蒂。1967年4月,樂蒂與兄長雷震、奚重勤及導演袁秋楓等人合組“金鷹電影公司”,拍了《風塵客》及《太極門》兩部武俠電影。1968年6月,樂蒂為了愛女上學方便,遷到九龍界限街“聖瑪利諾學校”對面的自置物業居住。1968年,“國際”為樂蒂籌劃開拍文藝片《霧》及《翠湖春斷》,並於秋冬之際照好定裝照。

樂蒂的突然離世

樂蒂與好友 樂蒂與好友

1968年12月27日上午,樂蒂曾去“金鷹公司”與三兄雷震會面,並相約用晚餐。17時多,傭人喚午睡的樂蒂起床時發現她昏迷不醒,送至醫院的時候,已返魂乏術,年僅31歲。12月30日於九龍殯儀館出殯,卜葬於香港長沙灣天主教墳場,長眠於外婆身畔。由於警方與醫院的報告都沒有發現樂蒂的胃液中有過量的安眠藥,故樂蒂並不是自殺。2004年香港電影大亨鄒文懷、香港資深導演王天林與樂蒂兄長雷震在接受《古典美人--樂蒂》之書訪問時分別謄清樂蒂不是自殺(王天林曾透露其中一個重要細節:樂蒂當時是僅著內衣昏迷在床沿上,如果她要自殺,絕不會這樣做),而是日常服用協助睡眠的安眠藥副作用而引起心臟休克而身亡的。  

人物紀念

個人網站的建立

樂蒂國際影友會的成立、紀念紀錄片和紀念專書。

香港長沙灣天主教墳場樂蒂墓碑 香港長沙灣天主教墳場樂蒂墓碑

1998年由筆名秋盈、湖人和傻姑,3位芳齡只不到30歲的香港樂蒂影迷成立了第一個樂蒂紀念網站   。樂蒂因此成了1950年代到1960年代電影明星中,第一位電影明星擁有個人紀念網站。這箇中英文網站讓影友們獲得交流的天地,促成後來樂蒂國際影友會的成立。

台灣的專業探討

2001年台灣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陳勇瑞教授率領學生製作紀錄片作品:黃梅調電影探索——古典美人樂蒂(2003年套用媒體暨動畫藝術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該紀錄片成立研究1960年代電影的必須參考資料,首次讓研究樂蒂進入大學學堂內。  

影迷冬粉建團

2003年樂蒂國際影友會正式成立,為了聯繫世界各國的影友們,樂蒂國際影友會登記了數百位來自世界各國的影友們的聯絡。影友會的成立後,製作一個影友會《古典美人——樂蒂》網站,發行會訊。開始凝聚來自世界各國影友們的所收集的樂蒂照片、資料、訪問電影界名人如電影大亨鄒文懷、導演王天林、樂蒂兄長雷震、亞洲影后凌波、等人,籌募經費自資編印樂蒂紀念專書。終於在2005年9月7日,台灣大塊出版社,樂蒂國際影友會出版的樂蒂紀念專書《古典美人--樂蒂》面世。  

2005年9月20日,台灣遠景出版社出版,《明月流霞——絕代佳人樂蒂》紀念專書。

兩本紀念專書在《部落格來書籍館》連續數月各自成為最暢銷的書籍之一,銷售量遠勝鄧麗君、張國榮等書籍。

2008年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行一系列樂蒂電影放映紀念樂蒂逝世40周年。

2010年在樂蒂逝世42年後,人民網和新華網等中國媒體紛紛以28張樂蒂美照介紹“中國最美女星”。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 ▪ 1960    第14屆    最佳女演員    《倩女幽魂》     (提名)    
台灣電影金馬獎
  • ▪ 1963    第2屆    最佳女主角    《梁山伯與祝英台》    (獲獎)    

主要作品

1953年,考入“長城電影製片公司”為演員,取“六弟”的諧音“樂蒂”為藝名。經過一個多月演藝及國語訓練,正式參與幕前工作,拍攝第一部作品《絕代佳人》,扮演侯可肩一角。

樂蒂主演的電影如下: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1968-10-10紅梅閣李慧娘王天林趙雷, 梁醒波, 田青, 李苹
1968-07-25太極門沈玉苹袁秋楓雷震, 張揚, 周小來, 石堅, 郝履仁, 任浩
1968-05-15風塵客慕容雪袁秋楓雷震, 石堅, 文蘭
1968-04-10決鬥惡虎嶺段燕燕王天林趙雷, 喬宏, 范麗, 姜南, 容蓉, 陳浩
1968-01-28太太萬歲張瑞娟王天林張揚, 田青, 李琳琳, 王萊, 李影
1967-03-10扇中人姚阿繡、仙子唐煌田青, 趙雷, 梁銳, 馬劍棠, 王琛
1966-04-07亂世兒女馬秀芸袁秋楓喬宏, 唐菁, 范麗, 田青, 陳浩
1966-01-20嫦娥奔月嫦娥袁秋楓趙雷, 田青, 李芝安, 羅苹, 梁銳, 姜南, 蘇祥, 張露露, 王遜
1966-01-01鎖麟囊薛湘靈王天林張揚, 田青, 文愛蘭, 蘇祥, 紅薇
1965-07-01最長的一夜阿翠易文寶田明, 吳家驤, 王萊
1965-03-19大地兒女荷花胡金銓陳厚, 胡金銓, 夏儀秋, 陳燕燕, 田豐, 李影, 虞慧, 張佩山, 谷峰, 午馬
1965-01-29金玉奴金玉奴王天林趙雷, 吳家驤, 魯奇, 姜南
1964-09-30玉堂春蘇三胡金銓趙雷, 顧文宗, 紅薇, 朱牧, 楊志卿, 李英, 井淼, 歐陽莎菲, 尤光照, 於倩
1964-02-12萬花迎春梅倩如陶秦陳厚, 藍娣, 蔣光超, 高寶樹, 胡金銓, 李昆, 於倩, 夏儀秋, 歐陽莎菲, 羅烈
1963-06-06福星高照方玲何夢華高原, 胡金銓, 高寶樹, 石燕, 費立
1963-04-03梁山伯與祝英台祝英台李翰祥凌波, 任潔, 李昆, 井淼, 高寶樹, 歐陽莎菲, 楊志卿, 陳燕燕, 關山
1963-03-23原野奇俠傳阮蘭岳楓趙雷, 胡金銓, 丁紅, 楊志卿, 田豐
1963-01-01夜半歌聲續集李曉霞袁秋楓趙雷, 張沖, 李香君, 紅薇
1962-12-21夜半歌聲李曉霞袁秋楓趙雷, 李香君, 張沖, 范麗
1962-08-02紅樓夢林黛玉袁秋楓任潔, 丁紅, 丁寧, 杜娟, 高寶樹, 紅薇, 關山, 趙雷, 李香君, 顧媚
1962-03-14花田錯春蘭嚴俊丁寧, 喬莊, 張仲文, 朱牧, 田豐, 馮毅, 陳又新, 馬笑儂, 顧文宗, 郝履仁
1961-11-01手槍高立王引, 李香君, 鄧小宇, 高翔
1961-09-22夏日的玫瑰葉鳳珠羅臻陳厚, 蔣光超, 嘉玲, 馬笑儂, 吳莎, 馮毅, 荊蓬, 華苓
1960-10-13一樹桃花千朵紅沈寶珍岳楓沈殿霞, 杜娟, 胡金銓, 王沖, 李允中
1960-08-18倩女幽魂聶小倩李翰祥趙雷, 楊志卿, 唐若青, 洛奇, 李國華, 蘇祥, 李昆, 王月汀, 馮毅
1960-07-28魚水重歡蔡少蘭羅臻張沖, 江茵, 高原
1960-07-20街童(客串)岳楓姜大衛, 楊志卿, 嚴慧珠
1960-05-26後門情婦李翰祥王引, 胡蝶, 王愛明, 胡金銓, 杜娟, 王沖, 李香君
1960-04-28蕉風椰雨馮淑英何夢華張沖, 文秀, 白妤, 唐棠, 朱牧
1960-02-18畸人艷婦冷樹賢岳楓胡金銓, 井淼, 紅薇, 趙明, 楊志卿, 黎雯
1959-12-31兒女英雄傳十三妹、張金鳳李翰祥王元龍, 王植波, 羅維, 張翠英
1959-05-28王老五之戀劉美娟蘇誠壽李清, 陳思思, 曹炎, 喬莊, 龔秋霞
1959-02-26殺人的情書李小英李翰祥唐菁, 劉琦, 陳芸, 羅維
1959-02-19錦上添花(客串)胡小峰陳思思, 石慧, 傅奇
1958-12-03妙手回春朱舜華李翰祥胡金銓, 梅月華, 江楓, 杜娟, 楊志卿, 李昆
1957-12-05風塵尤物宋引章朱石麟、文逸民韋偉, 高遠, 石磊
1957-03-23捉鬼記李梅英、沈太太黃域沈思思, 高遠, 黃芳, 石磊, 丁川
1957-02-14鸞鳳和鳴陶黛麗袁仰安石慧, 傅奇, 張錚, 沈淵
1956-12-21新寡沈文娟朱石麟、龍凌、陳靜波夏夢, 鮑方, 劉蘇, 許先, 曹炎
1956-10-26玫瑰岩(客串)程步高張錚, 李嬙, 童毅, 蕭芳芳
1956-09-18三戀露茜李萍倩鮑方, 毛妹, 傅奇, 張冰茜, 朱莉
1956-09-12日出小東西胡小峰、蘇誠壽夏夢, 傅奇, 喬莊, 金沙, 童毅
1956-08-29女子公寓柳惜花黃域石慧, 龔秋霞, 張錚, 朱莉, 劉蘇
1955-08-20鑽花竊賊阿芳胡小峰、蘇誠壽張冰茜, 傅奇, 平凡, 姜明, 裘萍, 金沙
1955-07-14不要離開我(客串)袁仰安夏夢, 傅奇, 平凡, 石慧, 蕭芳芳
1955-01-28大兒女經阿香胡小峰、蘇誠壽傅奇, 龔秋霞, 李嬙
1954-03-19都會交響曲阿珍李萍倩夏夢, 傅奇
1953-09-22絕代佳人侯可肩李萍倩夏夢, 平凡, 姜明

長城電影

樂蒂影圖集2 樂蒂影圖集2

1.在1950年代,樂蒂是自己學習國語,而成為當時50年代罕見的自己配音的演員。她在每一部電影的聲音因為演繹角色的不同情緒、性格與身份,而改變聲調。

2.當年樂蒂為了提升自己的藝術造詣,而向當時電影界最著名的書法家、才子演員兼電影工作者,王植波先生,學習書法。她的簽名就是王植波派系的字型。因為她有學習書法,所以她在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寫書法中,所呈現出大家閨秀書香氣質一幕,為中國電影之經典照。

3.樂蒂自己在藝術造詣非常高,她是當年時尚潮流的先鋒。她自己設計髮型、服裝與佩戴的物件等,帶動了當時的潮流,對中國內陸以外的華裔民族的時尚影響非常的大。研究樂蒂當年的時尚的裝扮就是等於研究50與60年代的潮流。

4.樂蒂在自己拍攝的時代電影中,自己設計自己角色的服裝, 不需要服裝設計師或形象設計師代勞,至今在演藝界仍然是非常特殊的。  

樂蒂飾演的四大美女 樂蒂飾演的四大美女

5.樂蒂在拍攝的專輯照片時,自己親自挑選服裝、佩戴物件、背景和擺設品,不用專業人士代勞。她完美的留影形象顯示出她本身的藝術造詣高,才有如此的能力。

6.樂蒂在演古裝片時巧妙的運用了小時所學習的京劇步伐的手段,綜合自然演繹將京劇的功夫更加美感與自然。她沒有像一般學習過戲劇演員的過度表現強硬的演繹法,而變得不自然。

樂蒂影圖集3 樂蒂影圖集3

7.樂蒂在武打技術上也親力親為,創出當年與當時一般武打女明星有異的作風。例如:《決鬥惡虎嶺》中樂蒂的揮劍、收劍與下馬技術。《太極門》中,樂蒂是當代電影中罕見有女性演員可以全盤架馬步與男武打演員對打戲的。

8.樂蒂對自己所演繹的角色都有深入的探討與體會,所以每一個角色都有不同的眼神、表情、身段與步伐表現,將演繹的角色的情感自然的表現出來了。她已經達到演藝界的最高無我演繹境界,所以在留下了林黛玉、祝英台、嫦娥、小倩、十三妹等無人能取代的形象。

9.她在每次拍攝歌唱前先學習熟悉所有的歌詞與唱法。她是能與幕後代唱者的唱法的天衣無縫的配合演繹的人,連她們隱蔽的呼吸法都能對上了。是演藝界少見的。

10.樂蒂是首位電影女明星創立電影公司與成為電影製片人的人,為電影界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她勇於挑戰時代權威,鼓勵後來的電影女性演員能力開拓自己的空間的人。

傑出演技

《新寡》

樂蒂 樂蒂

樂蒂在《新寡》劇中的戲份並不多,雖然她的名字是排在第三位,但她的戲份比起飾演暗戀劉時俊的周美琪甚至那堆講是講非的三姑六婆還少。很多時候來不及看清樂蒂的面孔,鏡頭已轉在夏夢(或其他演員)的身上,誠如前輩所云,樂蒂在長城時期都是演一些戲份不重的角色,此言果然不非。話雖如此,樂蒂的表現也很稱職,她飾演一位小家碧玉沈文娟,戀上一位騙財騙色的花花公子張大衛,對於方湄屢次勸言不聽,反而聽從大衛的話,遷怒於方湄,如此一位刁蠻任性的小姐,樂蒂卻演得很可愛,她比起其他沈家人,算是最不刻薄的一位,她容易笑,記起在故事開端時,她跳繃繃地進入沈逸才的房間裡的情景,又或是拿著新買的裙子轉轉圈的歡悅之貌,讓人喜愛不已;她也容易發怨,例如看到大衛與方湄談話就滿面醋意,被大衛拒絕約會時氣得想哭的樣子。說穿了,沈文娟的角色只是一位涉世不深的女孩,喜愛新鮮的事物,打扮得花枝招展,閒時愛逛逛街,與男友拍拍拖為樂,可說是全劇中最沒機心的一位,角色發揮的空間雖不多,但樂蒂的演技勝在自然流露,繃繃跳跳的樣子與她當時的形象蠻配合的。全片我認為最爽的地方,就是文娟躲在牆壁後面聽到劉時俊與張大衛的談話後,上前狠狠地打了大衛兩下耳光,然後拂袖而去的情景,不禁驚嘆:嘿!樂蒂小姐,原來你也蠻狠的(笑)!

《捉鬼記》

樂蒂 樂蒂

《捉鬼記》——樂蒂小姐在“長城”第一次,也是唯一擔任女主角的作品。

燭火明滅的深夜,伸手不見五指,只有那雙悲憤凌厲、怒火中燒、晶瑩閃爍的眼睛,目眥欲裂,恨不得把對方一口吞進肚子裡,永不超生。

看到本來溫柔美麗、純樸天真的一雙秀眉鳳目,竟然如此怨憤狠辣,不禁吃了一驚。定了定神,又為她精彩的演技暗暗喝彩。有更多的靜態鏡頭,表現了女主角煩躁、旁徨、滿腔心事憑誰訴的情緒。不知好歹的女住客喋喋不休尋根究柢,她臉上不動聲色,只皺了皺眉,禮貌地請對方不要再說。女住客得寸進尺,連珠炮發,她也沒有發脾氣,只好閉口不答,卻讓扶在柱子上不停地擺動的纖纖玉指出賣了她。

拍《捉鬼記》的時候,樂蒂二十歲不到,挽起髮髻飾演已婚婦人,一身打扮冷艷高貴,站在其他演員之中,顯得格格不入——仿佛她生來就是清冷皎潔的月中仙,注定要讓小星們陪襯著,不用說話,稍微露一露臉,一看就知道主子是誰。

《妙手回春》

樂蒂 樂蒂

已故大導演李翰祥在影圈裡捧紅了無數的紅星,但是有一人是特殊的,那是樂蒂。根據李翰祥的自傳中,樂蒂是由他介紹入邵氏的。李翰祥慧眼識英雌,在樂蒂進入邵氏後,李翰祥一連串導演了她五部電影。而且方法很特別,先在《妙手回春》中給她試了五個角色,然後一一再試不同的角色深一層的拍攝。《妙手回春》里,一共有五個樂蒂;不,該說是五個樂蒂的不同造型,一個是代表片中“現實”的那個——女護士,其餘四位呢?是林黛玉、卡門、牧女、阿飛。樂蒂在《妙手回春》飾演一名俏護士,為追求戀愛自由,鬧出笑話連篇。

其它

在情人的夢中,她是熱情奔放的卡門。

樂蒂影圖集4 樂蒂影圖集4

“卡門”:你要的是《五月的玫瑰》及《伯爵的腦袋》;每當有陽光之處你便展開笑靨,在戎服軍刀中狂舞;使出生入死的英雄們個個目瞪口呆。樂聲中且聽士風的旋律似狂風,她口角的鮮花卻依舊笑著點頭,她的熱情是誘野牛的紅布,誰要是迷上了啊!劍尖正對著你的喉!

有時候,變成了清麗純樸的牧羊女。

“牧女”:在朝暉下,草原上,像白雲驟然下降;一群牡羊,一個姑娘,在下山坡上歌唱;她唱的是她的心事,正在和自己商量,隔鄰的農家郎,是真的愛得我瘋狂!

有時候,又化身為工愁善病的芙蓉仙子林黛玉。

“林黛玉”:養在深閨伴花眠,花開花落年復年,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儂死有誰憐?紅綃香斷飛花天,輕持香鋤葬花顏,最是不堪尋思時:他年葬儂知是誰?

甚至是專以玩弄感情為樂的飛女。

“飛女”:吻哨聲里,長發窄褲的少女奔現;“加力騷”樂聲中她混身搖曳,把一身熱火在激湯的舞姿中奔放;失魂落魄目定口呆是那一群少年。輕巧的嘴唇吹起:“吻飛”,纖長的手指像是魚的“釣線”,專收缺乏愛情的魚,她將用美貌與青春當油來煎!

樂蒂影圖集5 樂蒂影圖集5

在《殺人的情書》樂蒂演時裝偵探片。《兒女英雄傳》中兩個不同的古裝角色,一個女俠一個弱女,這是李翰祥導演第一部武俠片,這也是樂蒂第一部武俠片。樂蒂在此部電影的武藝非常高明。

《後門》雖是客串但可看出樂蒂的伸縮性,雖然演偷情的姨太只短暫的一幕,一個勾魂媚眼非常驚艷。

《畸人艷婦》公映以後,樂蒂除獲有“標準古典美人”榮銜外,又加上了“影壇悲劇聖手”的稱呼!

《畸人艷婦》影片,有一個不落俗套的清新故事,樂蒂更有精湛卓越的表演,在票房紀錄上創下了新成績,樂蒂個人的藝術成就,更獲得了觀眾滿口交譽。她在銀幕上演活了那位人比花更嬌,命如黃連苦的深閨怨婦,贏得了觀眾同情熱淚。一致認為樂蒂演悲劇性的角色,獨步影壇,不作第二人想。許多記者與影友們,曾經向樂蒂提出:塑造悲劇人物,怎會如此真實、深刻?樂蒂很謙遜地答覆:“完全是故事的感動,和導演的成功,幫助了我,我不敢掠美。”

顯然地,樂蒂的答覆,只是她的謙虛美德的表現。事實上,樂蒂的擅演悲劇,除了她揣摩人物個性有獨到之處外,她個人的氣質,卻是成功的最大因素。所謂“氣質”,也就是蘊藏在她深心中的先天憂鬱。樂蒂的生命史上,有過一頁不比尋常,無可彌補的傷心史,那即是她的雙親在她幼年時早已去世。這遭受巨創的心靈,只要接觸到世上任何不幸的事物,就會敏感地引起共鳴,更何況,所飾演的是不幸的角色,更容易把情感和角色溶化在一起,進入忘我,無我的最高境界。

樂蒂《倩女幽魂》之聶小倩 樂蒂《倩女幽魂》之聶小倩

《夜半歌聲》是一部愛情悲劇。樂蒂扮演的軍閥女兒李曉霞,便是愛情悲劇的主角。可以說,樂蒂是李曉霞的化身,如果嚴格地說,真實的李曉 霞,可能會不及樂蒂這么美麗。但她弱態姍姍,多愁善感的形象,樂蒂和這個人物倒有相像的地方。當然,這是筆者的感覺。

李曉霞的性格是懦弱的,這是和她生長的時代大有關係。民國初年,國人的思想還未完成文明,軍閥勢力雄厚,生長在軍閥家門的所謂名門閨秀,還需遵受四德三從,不能違抗父母之命,李曉霞正是弱女子的典型。

她愛上藝人宋丹萍,但是,藝人在軍閥心目中,哪有什麼地位?因此,她和他的愛情,開始便伏下危機,果然,宋丹萍因此被毀容——最低限度,他被毀滅了藝術生命。李曉霞是痴心的,她不因人們誤傳宋丹萍死訊而忘記了他。樂蒂演這個角色,在這以後的劇情中,情緒的表演最為複雜。軍閥家庭對她的打擊那么大,她當然是憤怒和痛苦,但她不敢反抗,只是逆來順受,精神的磨折,使她變得半痴半呆。

古典美人樂蒂 古典美人樂蒂

這樣的戲難演極了,半痴半呆和瘋瘋癲癲有很大分別,要是演出不夠穩重,便會演得過火而損害了人物性格。我們可以閉上眼睛,想想樂蒂一貫以來的戲路,她的形態,已足以把半痴半呆的李曉霞表現出來了。且看她驚聞宋丹萍死訊的暈倒神情,和以後思憶他,長發蓬鬆,不施脂粉的痴模樣,和給軍閥父親連連地摑,木然下淚的演出,你就會說:樂蒂是李曉霞的化身!

樂蒂演繹聶小倩,美稱為《倩女幽魂》的始祖 樂蒂演繹聶小倩,美稱為《倩女幽魂》的始祖

樂蒂在《情女幽魂》中,她彈古箏時最後一段完全配合古箏的琴弦聲,的演出撥弦動作……她快速的走動到那賣畫店時,那么輕,那么快,而且上半身不動,只有腳步動,多么像真的幽靈。樂蒂版的聶小倩應該是最為幽魅引人的女鬼……一身玄黑衣裳,撫琴吟詞,冷艷卻帶著一絲哀怨;但她其實卻又是個迷,沒有什麼比一個麗人隱隱散放著神秘的容光更撩人心魂了,如淚墮水府月色,像孤芳花影舞晃於窗前,沒有身世,沒有過去,倫理蛛網似的關係圖里找不著她的位置——夜半來天明去的香魂艷鬼,更不吝嗇於美色奉獻,她甚至脫去袍子,露出紅肚兜。眼眸里似愛似怨,希冀書生憐香惜玉。樂蒂這一刻竟有難言的美艷,眉梢竟有一絲邪媚,仿佛跨過了陰陽界,立時三刻,由生死之間悟出了情愛真諦。《倩女幽魂》里,聶小倩臨水拂琴頌詞一節,絕對是華語影壇的經典瑰寶。看樂蒂與她身上的造型、身後的布景、手邊的動作、臉上的表情、嘴裡的台詞完完全全融合成一體,形成一個“文人電影”的里程碑,你會感覺到一股嬌麝蘭香正從她口中徐徐吐出,溢出電影銀幕,泛向受中華文化的愛好者們。《倩女幽魂》奠定了樂蒂“古典美人”之美譽,把她介紹到國際影壇。《倩女幽魂》是首部參加康城影展的中國影片。

樂蒂在《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的祝英台哭態就與紅樓夢的林黛玉哭態就完全不同,表現出完全投入不同人物精神中去演藝不同的人物。還有她的表演歌唱,與一般演員不一樣的是,雖然不是自己的原唱者,樂蒂不但非常仔細的背唱歌詞,但更重要的是,她對台詞每句都非常仔細的體會。靜婷說過,那時她們流行的唱法就是偷偷的換氣,不能讓呼吸聲聽到。不像一般歌唱者都把呼吸聲發出。而樂蒂很明確的將靜婷在換氣的那時段,都做了換氣的動作。所以靜婷說:“樂蒂連呼吸都對上了”。結果另一位主角坦然的說樂蒂演得非常傑出,因此有自己歌唱者不像自己歌唱,而有代唱者演得像自己在歌唱。樂蒂的聲調不但變化多,非常富有情感,尤其最好聽的是押韻。例如:在開頭戲時,她假裝生氣,對僕人的嚴厲聲調,好有威嚴的。在戲父一幕開頭時,她故意背郎中的台詞時,似朗誦一段詞,每句的拉長押韻,是多么的好聽。這是我從別的電影明星中,無法聽到這么美的詩韻詞。她留學時,因為假扮男裝,所以聲音就比較硬朗有力。換回女裝時,她的聲音變得那么斯文好聽。在樓台會中後段,她已經哭到聲音都變沙啞了,是多么的悲痛。樂蒂在《梁祝》中,有一場戲突聞山伯噩耗,立刻暈過去,隨即開始呼天搶地的哭著。其實事先導演李翰祥只告訴樂蒂,只要一路哭到底就可以了,沒有特別指示。樂蒂只是很平靜的坐 著,可是鏡頭一開始,她迅速的入戲,配合事先錄好的靜婷歌聲演著。一場戲拍下來,現場所有的工作人員,包括李翰祥本人、攝影師、燈光、劇務,每個人都淚流滿面,久久不能平息“入戲”的心。由此可見樂蒂的演技是達到登峰造極之處。《梁山伯與祝英台》更是樂蒂影片生涯中最好的一部,她已經獲得“金馬獎”影后,甚至只是0.07分之差而失亞洲影后之冠。

長城時期的樂蒂 長城時期的樂蒂

在《玉堂春》里,樂蒂在審判堂上的手式,那360度手腕旋轉手勢是最柔美優雅。當時的香港電影明星中,沒有一人能媲美。

《大地兒女》中,雖然樂蒂戲份很少,但我就挺喜歡看她套上陳厚的訂情戒指後,李昆突然闖入時,她羞得沖向一旁的柱子低著頭的樣子,那股含蓄美,只有她能表現得那么淋漓盡致。

在《鎖麟囊》樂蒂是非常受疼愛的富家女,在風光出嫁,在她出場的第一幕聽到貧困新娘的哭聲而好奇的去看,她一出場的眼神是充滿如此霸氣凜然,有些傲氣之感……與祝英台富裕但有智慧型有信心的富家女的眼神又有別……

在《金玉奴》中,樂蒂表現了有異與她其他的古裝片的眼神。在當乞丐時,她的眼神是多么的不敢抬起來看人。角色雖然聰慧,但可以看到許多自卑感……連說話的語氣也是那么輕與沒有自信……樂蒂在《金玉奴》中,前半段是演一個乞丐之女,衣著樸實,但卻不失嬌艷。她初遇莫稽(趙雷)時的略帶煩厭,進而同情,再而愛憐,最後卻成了夫婦。每一段都表現得極為生動。後半段的她,是一個過著豪華生活的夫人,她的扮像不同了。最後的一場“棒打薄情郎”,真是做到了怨、哀、痛、恨等一絲一扣的小表情。樂蒂最大的優點,是確實做到了“唱做合一”的境地,雖然大家都知道,她是由幕後代唱的,但她在鏡頭前的表演,實在是一板一眼,極為傳神。這也難怪,樂蒂一直是最理想的古裝角色。

亂世兒女》內,樂蒂在第一幕出場戲就給你看到一個不平凡的女性。她身著護士的制服,眼神充滿在其他電影中沒有過的自信,自信得那么堅強。因為她是革命女英雄。

《太太萬歲》是樂蒂電影中,在片中戲份較重和是部喜劇片外,主要因素是見識到佳人迥異於古裝戲之另面才華與風采。

一樹桃花千朵紅劇照 一樹桃花千朵紅劇照

戲中樂蒂穿梭於兩角色間,依不同場合,不斷作各種變裝與打扮,除了趣味橫生外,五顏六色,風格款式各異之服飾,一套套呈現在銀幕上,時而清秀賢淑,時而端莊穩重,時而清新高雅,時而輕盈利落,令人目不暇給。又處處可見樂蒂對色彩之超高靈敏度,舉凡:一塊米白布料,經她巧思設計,唯滾上土黃細邊(搭配一對黃色水滴造型耳環)穿在其身上,即顯得那么的清新淡雅。而一件深藍布料,則加上白色寬領/邊(搭配鵝黃貝殼耳環)整套深色服飾,隨即亮麗起來,在在顯見其極具畫龍點睛之藝術眼光。而樂蒂之旗袍套裝,更是經典雅致:酒店前,一襲紅色旗袍套裝,搭配卷花髮型,雙層耳環(很特別)即襯托出其高貴端莊之氣質來。時裝發表會上,一件淡粉紅色旗袍,加上瑪格麗特花面小外套,插上一朵粉紅頭花與耳環,即散發出花俏且優雅之風采來。酒會上,那一襲銀白旗袍,最是經典,搭配綴有小亮片之外套與珍珠耳環,益發凸顯其一向之高尚典雅魅力。此外,每套服裝均搭配不同色系之眼影, 口紅,鞋子,頭花,髮帶與耳環(雖是小飾品,卻特別講究,從各種不同造型,色彩之耳環中,似可感受到隱藏在樂蒂內心那股熱情與奔放的一面)。算一算她在這部電影中所展示之服飾就高達16套之多(想必樂蒂在其他任何一部電影中,所換過之服飾,應不會超過此片之多)。整部電影感覺好像是樂蒂當時之新裝發表會,讓影迷眼界亦隨之大開。其所展現之服飾,從精緻花色,布料之選擇,與別出心裁之設計,加上從頭到腳所精挑之配件,點點滴滴,皆可讓影迷感受到古典美人那另面多姿多彩之時尚才華;同時似乎也讓這部電影成為佳人時尚藝術之代表作。

《太太萬歲》片中樂蒂之演技,神韻與聲調,靈活富變化,時而低聲下氣,時而得意神氣,時而嬌聲嗲氣;一聲誒~一聲哎呀~都是那么的有韻味!樂蒂秋波最美,咕溜溜的更是靈活;時而賢慧柔順,時而俏皮樣,時而機靈多計,時而嫵媚動人。即使一二秒鏡頭,亦絲毫不輕忽。如遞紙條給衛明時,還偷偷對他眨眨眼,把衛明給嚇住了,真夠傳神!“今晚九時,淺水灣酒店餐廳見面。”字如其人,清秀挺拔又瀟灑。與衛明約會時,一襲墨綠羽毛裙套裝,搭配翠玉耳環,一頭長髮與頭花,出現在酒店時,是多么的艷麗動人;而說話時那聲調與眼神,又是多么的嬌媚啊!把衛明迷得茫酥酥的,真是極盡誘惑之能事!時裝發表會上那段很精彩,颱風優雅穩健,對答幽默有趣(記者問:“吳小姐你的三圍是多少?可以告訴我嗎?”玲達回以:“你如果是裁縫,我就告訴你,你是不是啊?”機智反問,將難題丟回給記者,不但化解尷尬,更引得哄堂大笑)。樂蒂在時裝發表會上,同時亦展現其多國語言之天分,英文不但說得流利好聽,而日語更是講得柔和道地,最後在印度王子酒會上,更秀上幾句高難度之印度話。其好學精神,令人印象深刻。當無堤向玲達表示愛意時,一邊向坐在沙發上的玲達靠近,逼得玲達不得不移動身軀,此幕讓我清晰見識到她那柔軟無與倫比之身段,真是靈巧而優美!結尾更是精彩,可以看到樂蒂各種不同情感之表達,最感人的一幕是當聽到衛明說“我錯了”此時見她淚水早已奪眶而出,再聽到衛明接下來的懺悔話語,她喜極而泣,淚水更是瞬間已嘩啦而下,此時受樂蒂那濃郁之真情所感,我不禁亦熱淚盈眶。整部電影,縱以主題鮮明,情節緊湊,趣味十足,橫以轉場不斷,服飾髮型,多姿多彩不斷呈現,交織成一部令人眼睛為之一亮,且驚艷連連之時尚喜劇片。

《太太萬歲》曾獲得第六屆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獎,可惜當時金馬獎尚無最佳服裝設計獎,否則可能再抱走此獎項也說不定。

《扇中人》里一場夢境戲,樂蒂化身為四大美人;貂蟬、貴妃的扮像倒還罷了(樂蒂早在《妙手回春》里就扮過貂蟬〔注一〕,而要樂蒂演楊妃,就好像要周璇演慈禧太后一樣,不搭軋),她的西施、她的昭君——尤其是昭君——簡直丰容靚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後漢書》語)!

樂蒂本來就是古代人,一舉手,一呵氣,是古人的風姿。不能說她的戲曲做手好,因為根本不是做手,直是隨意而發,隨言而起。蘭花夜放的素手,生來就是這副意態,要練,也練不來。她擅演的(也是本來就有的)是哀惋,那哀惋又是古人的哀惋,千絲萬縷,牽牽絆絆的,不能明言;就是要說,也是意在言外,“西北有高樓”式的。《紅梅閣》中樂蒂的憂鬱卻正正是不能言,也言不盡,因而鬱郁雙目藏了連綿心事,等著有心人看呀,看呀,把它給看出來。最初是奸官當道,父親被害,憂國傷時又苦無知音的空虛。及後與趙雷互訴衷情,婚盟既定,卻又有賈似道搶親之禍。為救情郎一命,竟要將他痛責斷言分離--她的心應該比他的還痛。更莫說最後為保清白自絕,化成幽魂幽幽告訴趙雷此生好夢難圓的淒楚。那只有自身明白的曲折幽怨,放到她身上,才算是形神合一。

金馬獎影后

屆次年度獲獎人影片屆次年度獲獎人影片
第1屆1962尤敏《星星月亮太陽》第2屆1963樂蒂《梁山伯與祝英台》
第3屆1965李麗華《故都春夢》第4屆1966歸亞蕾煙雨濛濛
第5屆1967江青《幾度夕陽紅》第6屆1968凌波《烽火萬里情》
第7屆1969李麗華《揚子江風雲》第8屆1970歸亞蕾《家在台北》
第9屆1971盧燕《董夫人》第10屆1972翁倩玉《真假千金》
第11屆1973上官靈鳳《馬路小英雄》第12屆1975盧燕《傾國傾城》
第13屆1973徐楓《刺客》第14屆1973陳秋霞《秋霞》
第15屆1973恬妞《蒂蒂日記》第16屆1973林鳳嬌《小城故事》
第17屆1980徐楓《源》第18屆1981張艾嘉《我的爺爺》
第19屆1982汪萍《武松》第20屆1983陸小芬《看海的日子》
第21屆1984楊惠姍《小逃犯》第22屆1985楊惠姍《我這樣過了一生》
第23屆1986張艾嘉《最愛》第24屆1987梅艷芳胭脂扣
第25屆1988鄭裕玲《星星月亮太陽》第26屆1989張曼玉《三個女人的故事》
第27屆1990林青霞《滾滾紅塵》第28屆1991張曼玉《阮玲玉》
第29屆1992陳令智《浮世戀曲》第30屆1993吳家麗《赤祼的誘惑》
第31屆1994陳冲紅玫瑰白玫瑰第32屆1995蕭芳芳女人四十
第33屆1996蕭芳芳虎度門第34屆1997張曼玉《甜蜜蜜》
第35屆1998李小璐天浴第36屆1999李麗珍《千言萬語》
第37屆2000張曼玉花樣年華第38屆2001秦海璐《榴槤飄飄》
第39屆2002李心潔《見鬼》第40屆2003吳君如金雞
第41屆2004楊貴媚《月光下,我記得》第42屆2005舒淇最好的時光
第43屆2006周迅如果‧愛第44屆2007陳冲《意》
第45屆2008劉美君《我不賣身.我賣子宮》第46屆2009李冰冰風聲
第47屆2010呂麗萍《玩酷青春》第48屆2011葉德嫻桃姐
第49屆2012桂綸鎂女朋友·男朋友第50屆2013章子怡一代宗師
第51屆2014 陳湘琪 《回光奏鳴曲第52屆 2015 林嘉欣百日告別
第53屆 2016 周冬雨/馬思純
 《七月與安生第54屆
2017惠英紅  《血觀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