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盤故城

樂盤故城,樂盤故城遺址,又名季官莊遺址。 位於山東省章丘市棗園鎮季官莊東北350米處。東接巴漏河床,西靠巴漏河堤,處高台地,面積約400平方米。

樂盤故城,樂盤故城遺址,又名季官莊遺址。 位於山東省章丘市棗園鎮季官莊東北350米處。東接巴漏河床,西靠巴漏河堤,處高台地,面積約400平方米。1965年,修大站水庫挖土築堤,發掘出灰陶鬲、黑陶片、鼎足、石斧等;並蒐集到青銅車飾品、小銅鈴、銅馬銜、銅鼎、 黑陶鍋等。1973、1981年文物普查時,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5年9月25至10月15日, 縣博物館協助北京大學考古系3人在該遺址進行實習發掘。共開5×5米探方6個,各方實挖4×4米,加計打隔梁和擴方,發掘總面積115平方米。該文化層堆積較薄,多數文化層厚度不及1米。據所出遺物,可分4個時期,即:大汶口文化。主要器形有細頸駝背、寬折沿瘦腹鼎、藍紋夾沙罐、加高領罐、折沿斜腹大平底盆及甑、澄濾器殘片,觀其面貌,當屬大汶口晚期。龍山文化,主要器形有罐形鼎、盆形鼎、袋足、卷沿平底盆、夾砂罐、環足盤等,皆為“龍山文化”常見器形。岳石文化,可辨器形有?足、泥質舌形足小鼎、小盂、盆罐豆、菌形器蓋提手等。商文化,其陶器以灰陶居多,器表多飾中繩紋,主要器形有方唇折沿分襠矮足尖鬲、折沿深腹盆(甑)、斂口瓮、卷沿瘦腹罐等。從鬲的形態看,其年代大致屬殷墟文化早期偏晚階段。本次發掘,對了解當地古代文化系列、“城子崖遺址”下文化層內涵和對所謂“城子崖”類型的理解,均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