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慶日記

內容介紹

這部日記始於光緒四年(1878),終於民國五年(1916),先後總共三十八年。這期間恰好是中國近代社會發生劇烈動盪的年代,各種-勢力,先進的與保守的,革命的與反動的,彼此展開了你死我活、動人心魄的爭鬥。榮慶作為一個“位極人臣”的滿蒙貴族,趕上了這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活動。正因為如此,《榮慶日記》中涉及到許多珍貴的秘聞,諸如有關清代朝廷之典章制度,-外交,官風民情。透過這些記載,均足窺見當時宦海背景,“政局裡層,較之官書文牘的刻板文章,應酬詞句,有所不同。”(《榮慶日記·序言》。)
然而,榮慶又是一個老於世故,小心謹慎的官僚。對於當時的-大事、上層內幕與自己真實的思想活動,諱莫如深,很少透露,因此在日記中只是羅列每天的行止,接待的人物,至於談些什麼,他自己的-態度如何,幾乎盡付闕如。不管是對他擁護、攏絡的權貴,還是對與他格格不入的政敵,他都不加臧否,不予評論。而且愈是到了歷史發生重大轉折的時刻,榮慶愈是能保持驚人的沉默。只有在個別情況下,才以寥寥數字,發泄一點感慨與軍騷。
榮慶的這種拘謹的性格,嚴重影響了這部日記的史料價值,也為我們了解當時的史實與人物增添了許多困難,因此,要了解榮慶其人,除了參酌這部日記之外,還需要翻看與他同時代的函扎公牘,披閱清宮檔冊,才可能勾畫出一個比較完整的輪廓。

作者介紹

榮慶,字華卿,號實夫,正黃旗人,生於鹹豐九年(一八五九),卒於民國六年(一九一七年),終年五十八歲。幼年家境貧寒,讀書亦用功,“歷應芙蓉、潛溪書院課,亦間列前茅”。光緒五年中舉,年僅二十一歲。光緒二十年入翰林院,從此青雲直上,做到山東學政。庚子事變後,榮慶輔佐慶親王處理善後事務,深得慈禧欣賞。此後,歷任軍機大臣、學部大臣、協辦大學士,成為獨當一面的重臣。榮慶親自經歷晚清的時代風暴,且地位顯赫,故其日記有極高的史料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