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市

榆次市,位於中國山西省。面積1327平方千米,人口46.71萬。野生動物主要有金錢豹、土豹、狍子等。名勝古蹟有貓兒嶺古墓群、城隍廟、清虛閣。

基本信息

榆次市
位於中國山西省腹地,晉中盆地的東北邊緣。1990年人口46.71萬。漢族為主,有回、滿、蒙古、壯等16個少數民族。面積1327平方千米。秦王政元年(前246)置榆次縣。北魏、北齊、隋時曾易名為中都縣。1948年7月19日析置榆次市,不久即廢。1954年再次析置。1958年榆次縣、壽陽縣併入。1960年壽陽縣析出復設。1963年改為榆次縣。1971年復析置榆次市。1983年榆次縣併入。礦產有煤、鐵、石灰石、水晶石、石膏、紅白砂石、磨石等。野生動物主要有金錢豹、土豹、狍子、山豬等。野生植物有荊條、松柳、牡羊草、隱芝草、酸棗等。土特產主要有陳醋、堡子酒。名勝古蹟主要有貓兒嶺古墓群、城隍廟、清虛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