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北小鯢

極北小鯢

極北小鯢體形適中,長9~13厘米。頭部扁平,軀幹圓柱形,背面略扁,尾側扁,尾梢尖圓。極北小鯢(Hynobius keyserlingii Dybowski)在我國僅見於東北某些地區。關於它的分類、分布和習性,已有報導。小鯢科(Hynobiidae)在有尾兩棲目中的分類位置比較原始,在系統發育方面也是比較重要的。這些特性必然反映在它們的骨骼系統上。極北小鯢在吉林省長春市近郊生產較多,它在動物教學和實驗方面,都可作為有尾兩棲類的代表動物;尤其屬於本地的鄉土教材,更應對它有很好的了解和利用。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極北小鯢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 (Dybowski, 1870) 屬有尾目小鯢科
極北小鯢是小鯢科分布最北部的種類,在國內主要分布於遼寧吉林黑龍江,國外分布於俄羅斯蒙古朝鮮

形態特徵

極北小鯢體形適中,長9~13厘米。頭部扁平,軀幹圓柱形,背面略扁,尾側扁,尾梢尖圓。口裂較大,上、下頜有細齒,左右齒不相遇,舌大而明顯。四肢適中,貼體相向時,指(趾)端相約有一肋溝之寬;指(趾)短而扁平,末端鈍圓,基部無蹼;外側指(趾)短小。體光滑無鱗,體側有肋骨溝13~14條。體背面暗褐色,背中央有一黑色帶狀斑紋。

生活習性

常生活於林間濕地或沼澤地帶,多隱伏在草叢下或泥土洞穴中,在生殖期進入靜水中。

生殖發育

4~5月產卵。每尾產卵150~200粒。卵包在圓條形膠質卵帶內,卵帶長20~30厘米,寬1.5~2厘米,一端附著在水草或其他物體上,一端漂浮水中。約30~35天后幼體長1厘米,當長4厘米時出現前、後肢,當年秋移到土中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