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琴[演員]

楊雅琴[演員]
楊雅琴[演員]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楊雅琴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山東濟南人,1944年7月出生。是中國電影事業、電影演員中承上啟下的人物。她在60、70、80年代為我們塑造的一系列個性鮮明、極具時代特徵的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地雷戰》中的田嫂,《苦菜花》中的娟子,《偵察兵》中的孫秀英,《第二個春天》中的劉之茵,《青春似火》中的梁東霞,《蒙根花》中的蒙根花,《心靈深處》中的李堅……無不給我們以心靈的教育和美的感受。她是跨越文革前後為數不多的既有內在才華、又有外在美貌的著名演員。

基本信息

生平簡介

楊雅琴的電影劇照楊雅琴的電影劇照

楊雅琴,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山東濟南人,1944年7月出生。16歲時考入濟南軍區話劇團,曾在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任話劇演員,後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任演員。曾主演過電影《地道戰》、 《苦菜花》、《蒙根花》、《青春似火》《第二個春天》、《西子姑娘》、《遠方》等影片。

楊雅琴在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任演員期間,被八一電影製片廠前來山東膠東拍攝影片《地雷戰》的導演一眼看中。於是,這部電影中的游擊隊員田嫂便成了楊雅琴的第一個銀幕角色。緊接著,在八一廠“文革”前的最後一部電影《苦菜花》中她便成功地飾演了這部電影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娟子”。這也是她真正第一次在銀幕上的光彩閃現。

後來在北影廠拍攝的《青春似火》、 《偵察兵》 和《第二個春天》三部影片中,她分別出演了三個“工農兵”的主要形象。靠著這三個在當時影響甚廣的女主角,楊雅琴終於在那個特殊年代裡,登上了“幸運女神”的寶座。由於特殊的原因,楊雅琴過早地離開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在八一廠提前辦理了內退手續,離開了戀戀不捨的廣大電影觀眾。隨丈夫前往香港定居。1980年她回到了闊別16年的北京。 1997年9月29日無情的病魔奪去了楊雅琴年僅53歲的生命。

楊雅琴同志的骨灰於1997年10月31日安放在北京昌平鳳凰山陵園。

演藝生涯

楊雅琴的電影劇照 楊雅琴的電影劇照

1944年7月1日,楊雅琴出生在山東省濟南市的一個普通的回民家庭里,兄妹四個,雅琴經常吃不飽穿不暖。兩歲時,母親就因病去世。長期孤寂的生活,缺少家庭的溫暖,使雅琴養成執拗孤僻憂鬱的性格

1959年,濟南軍區前衛話劇團招考演員,16歲的她陪著同學去考試,別人沒考上,導演偏偏看中了她。在《戰鬥里成長》 、《血淚仇》、《霓虹燈下的哨兵》、《青春之歌》等劇目中擔任過主要或重要角色。

1961年,18歲的楊雅琴初上銀幕,在《地雷戰》中飾演田嫂,不久在經典影片《苦菜花》中又成功地飾演了娟子。

1965年,她正式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工作。

1973年至1974年,她先後拍攝的影片主要有《偵察兵》中扮孫玉英、《第二個春天》中飾劉芝茵、《蒙根花》中飾蒙根花等。

近10年來,陸續在《我的十個同學》(飾方敏)、《鏇渦里的歌》(飾李堅)、《西子姑娘》(飾老師)等影片和《大河情》、《黑紅領帶》、《普通人家》、《劇務》、《野火之路》、《天堂行》等10餘部電視劇中擔任了主要角色。此外,還擔任了電視劇《琴舟》的導演(合作)和數部譯製片的配音工作。曾為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和中國穆斯林文化學會理事。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

參與影片

楊雅琴的電影劇照楊雅琴的電影劇照

遠方 IN A REMOTE PLACE(1984)

西子姑娘 A FAIR GIRL(1983)

心靈深處 DEEP IN HEART(1982)

漩渦里的歌 SONG IN WHIRLPOOL(1981)

蒙根花 MENG GENHUA(1979年1月)

我的十個同學 MY TEN CLASSMATES(1979)

青春似火 (1976)

第二個春天 (1975)

偵察兵 (1974)

苦菜花 (1965)

地雷戰 (1962)

人物評價

楊雅琴的電影劇照 楊雅琴的電影劇照

楊雅琴是我們一代人喜愛的優秀電影演員,她曾經為我們塑造了許許多多難以忘懷的銀幕形象。這些極具時代特徵的人物形象,曾經教育過我們的心靈,美化過我們的情感,也是這一代人所見到的第一個美麗的電影演員,因而在我們心中留下了無法替代的印象。

雅琴獨特的魅力——波瀾壯闊的美、英姿颯爽的美、堅忍不拔的美、剛毅犀利的美、奉獻犧牲的美——那樣的與眾不同,那樣的震撼人心,那樣的使人振奮! 楊雅琴在74年至79年連續主演了《偵察兵》、《第二個春天》、《清春似火》、《蒙根花》、 《我的十個同學》等多部影片,這在當時的電影女演員中是絕無僅有的,因此在一代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楊雅琴不僅具備一名演員外在的美貌,也具備了一名演員特有的表演才能,仍是那樣執著地投入和進取。

她最大的遺憾是沒有繼續她自己曾經輝煌而過早人為放棄的電影表演事業,她最大的自責是單一地為了尋找和追求個人的情感和幸福,而狠心拋下曾經深愛她的萬千觀眾。但惟一值得告慰的是她年輕時代的銀幕形象,依然如故,這已成為了一種廣大觀眾永久的慰藉和不盡的思念,同時也是停留和定格在中國電影發展史上某一個階段的不朽一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