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榮諫征

榮曰。 楊榮說。 楊榮說。

原文

明楊榮、字勉仁。成祖時。同直文淵閣七人。榮最少。警敏。一日。寧夏報被圍。帝示以奏。曰。寧夏城堅。人皆習戰。奏上已十餘日。圍解矣。夜半奏至。圍果解。帝謂榮曰。何料之審也。征阿魯台時。或請調江西民兵。榮曰。陛下許民復業。一旦復征之。非示天下信也。帝從之。

翻譯

明朝有個大臣楊榮。表字勉仁。當成祖皇帝的時候。一同直宿文淵閣里的有七個大臣。楊榮的年紀最小。可是算他最機警。最敏達。有一天。有個報告、說是寧夏城給敵人圍住了。皇帝就把這個訊息的奏章給他看。楊榮說。寧夏的城。是很堅固的。況且那地方的人民。個個都很勇敢。能夠戰爭。這個奏章已有了十多天的工夫了。照我想起來。這時候恐怕已經解了圍的。到了這一天的半夜。果然有個奏章上來。說圍已經解了。皇帝對楊榮說。你怎么料事這樣的明白確當呢。後來朝廷里要去征伐阿魯台。有人主張調用了江西的民兵。楊榮說。皇上已經答應了百姓。恢復他們的職業。給他們安息。現在再去征了他們去當兵。這不是對天下表現著有信用的道理呵。皇帝就聽了他。

解釋

許:答應
審:明白
信:信用
從:聽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