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霞[京劇演繹]

楊春霞[京劇演繹]

楊春霞(1943年——)女,浙江寧波人,工旦。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初習崑劇旦角,得朱傳茗、方傳芸之傳授。1959年改學京劇,師承言慧珠、楊畹農。1961年畢業,入上海青年京崑劇團。1973年調入北京京劇團《杜鵑山》劇組,主演柯湘,在唱念表演上都有新的發揮。她的嗓音清醇,扮相俊秀,唱法宗梅派、張派。常演劇目有《白蛇傳》、《鳳還巢》、《狀元媒》等。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楊春霞楊春霞

楊春霞,1943年生於上海,京劇旦角演員。祖籍浙江寧波。他父親是當地一家機器廠的職員,母親是個會計

教育經歷

1955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初習崑劇旦角,得朱傳茗方傳芸傳授。

1959年改學京劇,師承言慧珠楊畹農

演藝歷程

1961年從上海市戲曲學畢業,入上海青年京崑劇團。同年隨團赴香港演出神話京劇《白蛇傳》、傳統京劇《楊門女將》,由於她扮相俊美,演唱動人,反響強烈,受到當地媒體的高度評價。

1964年,她隨中國藝術團訪問西歐義大利、法國等6國,擔任《拾玉鐲》主演。這次演出也使她在上海的名聲大振。

1973年調入北京京劇團《杜鵑山》劇組,主演柯湘,在唱念表演上都有新的發揮。她曾在電視劇《西遊記》中扮演白骨精。

1981年,楊春霞和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袁世海赴瑞士、前西德演出《霸王別姬》再次獲得好評。她的嗓音清醇,扮相俊秀,唱法宗梅派、張派,其演唱聲情並茂,表演細膩清新。獲得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1987年4月18日,農曆丁卯年三月廿一日:1987年天津梅派藝術展覽演出第八場
1987年4月19日,農曆丁卯年三月廿二日:1987年天津梅派藝術展覽演出第九場
1989年,農曆己巳年:第六屆中國戲劇梅花獎揭曉
1989年12月29日,農曆己巳年十二月初二日:人民大舞台建場80周年紀念京劇專場舉辦
1989年12月29日,農曆己巳年十二月初二日:上海人民大舞台建場80周年紀念京劇專場舉辦
1992年2月4日,農曆壬申年正月初一日:1992年文化部春節電視晚會播出
1992年2月11日,農曆壬申年正月初八日:紀念《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50周年上海京劇精品展演舉行
1994年4月29日,農曆甲戌年三月十九日: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開台祝賀演出舉行
1998年10月3日,農曆戊寅年八月十三日,晚:1998年金秋京劇電視演唱會舉行
1999年2月15日,農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1999年10月2日,農曆己卯年八月廿三日,19時30分:慶祝國慶五十周年優秀京劇劇目精粹展演第一天
1999年10月3日,農曆己卯年八月廿四日,19時30分:慶祝國慶五十周年優秀京劇劇目精粹展演第二天
2000年2月4日,農曆己卯年十二月廿九日:2000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2年10月,農曆壬午年:中國京劇院藝術指導委員會成立
2003年1月31日,農曆壬午年十二月廿九日:2003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3年2月1日,農曆癸未年正月初一日,19時30分:中國京劇院“2003年新春演出季”第一天
2004年1月21日,農曆癸未年十二月三十日:2004年春節戲曲晚會播出
2004年12月22日,農曆甲申年十一月十一日,晚:第十五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揭曉
2005年5月19日,農曆乙酉年四月十二日:中國京劇院紅色經典劇目佛山巡演活動舉行
2005年11月6日,農曆乙酉年十月初五日,10時:譚鑫培陵墓修復工程揭幕和祭掃儀式舉行
2006年8月26日,農曆丙戌年閏七月初三日:紀念紅軍長征70周年“京劇名家名段”專場舉行
2006年11月18日,農曆丙戌年九月廿八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第七場
2007年1月4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十六日,晚:2007張家口新年戲曲晚會“中國京劇院紅色經典優秀劇目張家口巡演”舉行
2007年4月20日,農曆丁亥年三月初四日,19時15分:高一鳴作品演唱會舉行
2007年5月14日,農曆丁亥年三月廿八日:梅葆玖收嚴慶頻為徒
2007年6月8日,農曆丁亥年四月廿三日:第八屆中國藝術節倒計時150天專場演出——大型現代京劇交響樂演唱會舉行
2007年10月3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廿三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一場
2007年10月6日,農曆丁亥年八月廿六日,13時30分:跨越時空的京昆情緣——迎國慶慶回歸京昆合演重現經典系列演出第二、三場
2007年11月12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初三日:第三屆中國地方戲曲節舉行
2008年2月12日,農曆戊子年正月初六日,13時30分:梅蘭芳大劇院2008年雪災賑災義演
2008年5月29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廿五日,晚:四川汶川地震全國戲曲界抗震救災義演舉行

代表作品

常演劇目

《白蛇傳》、《鳳還巢》、《狀元媒》、《霸王別姬》、《玉堂春》、《四郎探母》、《望江亭》、《宇宙鋒》、《販馬記》、《遊園驚夢》等傳統劇目和《王昭君》、《錦車使節》、《颯爽英姿》、《南海長城》、《杜鵑山》等新戲。

影視劇

《西遊記》

演出軼事

接演現代戲
楊春霞楊春霞
楊春霞第一次主演現代戲是在1964年,把海政話劇團的《海防線上》改編為京劇《颯爽英姿》,由她擔任劇中女主角——民兵連長巧姑。1971年5月她被中央一紙調令召到北京排練《杜鵑山》。《杜鵑山》是講一位叫做柯湘的女游擊隊隊長在舊社會領導窮人翻身鬧解放的故事。楊春霞的出色演出獲得巨大成功,並使她在中國出了名,一時間,楊春霞上街被認出後就會有觀眾圍觀,請她簽名,姑娘去理髮店理髮也要請理髮師理柯湘式髮型。20多年後的今天,她還經常被一些晚會組織者請去演唱《杜鵑山》片斷。

楊春霞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有了《杜鵑山》,才有我楊春霞。有了我楊春霞,人家必然要說《杜鵑山》,我和《杜鵑山》是分不開的。”

1978年,她來到中國京劇院擔任主演。1981年,楊春霞和中國著名京劇藝術家袁世海赴瑞士、前西德演出《霸王別姬》再次獲得好評,演出結束,掌聲經久不息,仍下不了場,只好又加演一段。前西德一位導演十分感慨地說:“我到過許多國家,導演過歌劇、芭蕾舞,這次看京劇,感到太好了。我不是語言學家,但從你們的表演中,我完全看懂了,這正是京劇迷人的藝術魅力。”
1986年版《西遊記》中有很多角色其實是“大明星”扮演的:周濤扮演了小白龍化身的侍女;何晴扮演了文殊菩薩化身的憐憐;趙麗蓉扮演了車遲國王後;馬蘭扮演了唐僧的母親;而楊春霞演的是白骨精。對於這個角色,楊春霞似乎不願提及,她說她願意和大家多說說柯湘,因為那是英雄形象呀。白骨精畢竟是反面角色,總不能和小孫女在一起的時候說——奶奶就是白骨夫人吧。楊春霞說:“那天導演楊潔在她家門口等了3個小時,原本不想演的,但是這樣一來就沒有辦法推辭了。加上楊導‘夸’她有‘女王氣質’,所以就糊裡糊塗地成了白骨夫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