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啟華

楊啟華,男1921年生,山西省繁峙縣白坡頭人。他於1937年10月參加繁峙縣犧盟會。

基本信息

1、龍巖烈士-楊啟華

楊啟華(1901-1934),福建省羅源縣西蘭鄉磹石村人。1934年參加革命鬥爭,時任坑裡鄉蘇維埃政府主席,參加了羅源革命根據地的土地革命鬥爭和連羅(連江、羅源)蘇區的反“圍剿”游擊戰爭。1934年在磹石反“圍剿”鬥爭中被敵保全第11團抓捕,隨後在羅源縣城關被敵殺害,壯烈犧牲。

2、原雁北地委黨校教研室主任-楊啟華

楊啟華(1921-)男,山西省繁峙縣白坡頭人。他於1937年10月參加繁峙縣犧盟會。同年加主中國共產黨。1938年冬調到晉察冀二分區政治部工作,不久調到軍區民運部工作,任通訊營電話隊黨支部書記。1945年春調到山陰縣委宣傳部工作。1955年夏,調任雁北地委宣傳部理論教員。後到中央黨校學習,學習期滿後調任雁北地委黨校教研室主任,兼任黨委委員。他曾於1959年黨的廬山會議後,因同情彭德懷觀點,被批鬥長達一年之久,1996年在任城市"四清"工作隊隊長時執行劉少奇路線再次挨批鬥。之後送"五七"幹校接受再教育。後來組織為其平反昭雪,恢復名譽。1971年調任朔縣師範學校黨委副書記革委副主任。1981年調任大同商業學校校長至離休。五十多年來,他先後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建設。在戰火烽飛的年代,為救國救國,他出生入死,不怕犧牲(身上留有彈痕)。為黨和人民做出了一定的貢獻。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各個歷史時期他經受了各種運動的鍛鍊與考驗。他擁護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工作中他勤奮學習、努力工作,為人正直、光明磊落,堅持原則、謙潔奉公兩袖清風,艱苦樸素平易近人。曾先後三次在提級提薪中,讓級於級別低生活困難的志。他經常教育子女,生活水平向低的看齊,學習工作向高的看齊......附:楊培森同志於1997年7月不幸病逝。享年76歲。

3、研究員-楊啟華

楊啟華 理學博士,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97 東北師範大學化學系獲博士學位。1999-2003 分別在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國家基礎重點實驗室,法國國家科學院LCOMS-CNRS/CPE實驗室及日本豐田中央研究所進行博士後研究。
主要學術任職:
遼寧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功能材料化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石油化工>>編委會委員
<<無機材料學報>>編委會委員
獲得獎勵:
第十二屆國際催化大會獎(12th ICC Congress Prize,2000,西班牙)
第九屆全國青年催化學術會議優秀論文一等獎 (2003,上海)
2002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工程”
2007年獲第六屆遼寧青年科技獎
主要研究領域:
二十一世紀是材料化學的時代,在新興領域如納米技術及生物工程中不斷需要具有不同物理和化學性能的新材料。單一組成物種製備的材料很難同時滿足各種需要。有機-無機雜化材料是一類功能複合材料,其性質主要取決於材料各微觀組分的性質以及各組分間相互結合的方式。針對不同套用背景實現材料結構和功能的定向控制合成是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和難點。我們通過在分子以及納米尺度上對材料結構單元以及各單元間的結合方式的精細調變進行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的可控合成研究並開展它們在催化、分離及生物等領域的套用研究。目前主要開展的研究方向有:
1)有機-無機多孔催化材料的合成方法研究;2)有機-無機手性納米孔材料的合成及其在多相不對稱催化及手性拆分中的性能研究;3)新型固體酸催化劑的設計、合成及酸催化性能研究;4)固載酶及酶催化研究;5)新型有機-無機雜化光電複合材料。

4、清徐縣-楊啟華

人物生平

楊啟華(1893—1936),徐溝東南坊村人。民國十幾年(準確年份待考)任徐溝縣財政局長,任至民國18年6月,後由史良相接任。啟華出身富商家庭,其父楊健年輕時學商,供職於北京自成信票號。當東家受冤蒙難,眾人叛離時,楊健忠心耿耿、殫精竭慮,使票號渡過難關,因而知遇於東主人,升任大掌柜並成為股東。自成信分號遍布直隸、山西、河南等數省。楊健去世前一次就匯回12萬兩白銀,楊家成為徐溝屈指可數的富戶。民國初年徐溝人有“數了天祿堂,就數楊啟華”,(方言華讀音huang)的說法。(見清徐政協文史委編白尚賢撰-《徐溝古城》,北嶽文藝出版社,2008年10月版,第219頁。)啟華努力守成並謀發展,他獨力投資在徐溝開設義泰恆糧店,開設四義誠錢莊,分布於榆次等地,又在太谷開設信義恆錢莊、協義恆綢布店,並與太谷張姓合資開設廣茂新藥店。在晉商已趨衰落的民國初年,慘澹經營了二十多年。

相關事件

啟華在東南坊任街長多年,在徐溝縣為四大鄉紳,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任縣支應局、財政局局長和商會會長等職。他任街長等職不僅沒有薪水,有時還得捐資助款。民國18年(1929)劉文炳編纂《徐溝縣誌》時,他任財政局長兼任縣誌局董事會董事,盡力籌資支持修志,民國25年(1936)冬啟華患肝癌去世。
啟華初配大寨梁氏,生三子:楊炳、楊煜(字光遠)、楊炤(字逸青,以字行),繼娶西南坊廣德堂王氏,生子楊熹。楊煜、楊炤為20世紀30年代徐溝縣教師,本縣學界名人。楊炤受知於侯星南。侯解放初任中共徐溝縣委書記後,即多次致函楊炤,請為縣教育事業貢獻力量。楊炤於1953年8月至1954年4月任清徐縣文教科副科長,《中國共產山西省清徐縣組織史資料》載名楊逸青。
異說:楊逸青任教育科副科長的時間,本文系據《中國共產黨山西省清徐縣組織史資料》第274頁。但據白尚賢先生記憶,楊逸青逢“三反五反”運動,投井自殺。則其任職時間恐未到1954年4月,供參考。(《清徐縣財政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