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稻黃色單胞菌

從松材線蟲蟲體上分離到螢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和棲稻黃色單胞菌(Flavimonas oryzihabitans),其中螢光假單胞菌占分離到的菌落總數的80%,可以看作是松材線蟲攜帶的主要細菌。

簡介

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的臨床特點和細胞免疫功能.方法自1994年11月~1998年12月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11例,收集了相關資料包括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的臨床表現,潛在的疾病及統計資料等,測定了11株棲稻黃色單胞菌對15種抗生素的體外藥敏試驗,利用流式細胞儀測定外周血T細胞亞群 (CD3,CD4,CD8細胞數和CD4CD8比值)和NK(CD16+56)細胞數.

結果

本組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平均年齡47.64歲(5~69歲);

除1例外所有患者有嚴重的潛在疾病,9(81.8%)例患者為醫院感染,2 (18.2%)例患者為院外感染;8(72.7%)例表現為原發性棲稻色單胞菌血症,胸膜炎,軟組織感染和腹膜炎各1例;

所有菌株對阿米卡星(丁胺卡那),慶大黴素及環丙沙星敏感,而對頭孢唑林,諾氟沙星和青黴素;CD3,CD4, CD4CD8和NK細胞值低於正常(P<0.001);抗生素治療後體溫≤37℃平均為3.5d,所有患者臨床症狀均消失和治癒.結論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是臨床上非常少見的病例,與潛在疾病和外來材料存在有關;免疫功能異常是引起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是黃色的,無芽胞,革蘭陰性,氧化酶陰性和過氧化酶陽性的類似假單胞菌的需氧桿菌,是罕見的致病菌

2.1997年引起感染報導

3,以前雖然它可從人體多種部位被培養到該菌,但並不作為致病微生物,自此之後已有報導4~9可引起多種感染包括菌血症,中樞神經感染,傷口感染,腹膜炎及腦膜炎等.外來材料的存在如留置靜脈導管和人工移植物在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中起主要作用,特別是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表現為原發性棲稻黃色單胞菌血症,表現為腹膜炎,胸膜炎和軟組織感染各1例.所有患者有寒顫發熱, 平均最高體溫為39.5℃. 在8例原發性菌血病中,血培養為棲稻黃色單胞菌陽性,而在其他部位培養陰性或血培養不合併有其他細菌;5例為原發性肝癌,因上消化道出血和寒顫發熱,在血培養前無靜脈通道設備.
例1是5d前有左胸部外傷因寒顫發熱,左胸痛和左側胸腔積液入院,胸水培養棲稻黃色單胞菌陽性而血培養陰性. 例4為SLE患者,在住院期間,潑尼松已服用43d(1mgkg),表現為寒顫發熱和左下肢軟組織感染,膿液培養棲稻黃色單胞菌陽性而血培養陰性.例7因肝硬化腹水入院,次日腹腔穿刺腹水微生物培養陰性,3d後,患者發生寒顫發熱,腹痛和腹水增加,腹水培養示棲稻黃色單胞菌陽性而血培養陰性.

臨床表現

棲稻黃色單胞菌對阿米卡星(丁胺卡那)、慶大黴素及環丙沙星敏感,而對頭孢唑林、諾氟沙星和青黴素;CD3、CD4、CD4/CD8和NK細胞值低於正常(P<0.001);抗生素治療後體溫≤37℃平均為3.5d,所有患者臨床症狀均消失和治癒。

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 是臨床上非常少見的病例,與潛在疾病和外來材料存在有關;免疫功能異常是引起棲稻黃色單胞菌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