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陽

戰國時期,棘水是楚國和秦國的界河,河東屬楚,河西屬秦。 棘水東側有城,近黃棘,因位於棘水之陽,故名棘陽。 秦滅楚後,以棘陽歸南陽郡,屬荊州。

今河南新野境內,有一條南北流向的河叫溧河,歷史上稱棘水。戰國時期,棘水是楚國和秦國的界河,河東屬楚,河西屬秦。楚懷王二十五年(公元前303年),楚懷王與秦昭王在楚境邊界處之黃棘(址在今新野溧河鋪鎮江黃集附近)有過一次會盟,雙方都出於自身利益之考慮,向對方作了一些外交讓步,此後兩國曾相安了一段時間,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重大事件“黃棘會盟”。棘水東側有城,近黃棘,因位於棘水之陽,故名棘陽。秦滅楚後,以棘陽歸南陽郡,屬荊州。西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封杜得臣為棘陽侯。關於棘陽,概括《辭海》、《辭源》、《中國古今大辭典》、《南陽市地名志》、歷代信史之《地理志》、《郡國志》、《水經注》、《讀史方輿紀要》、《元和郡縣圖志》、《元一統志》、《太平寰宇記》、《路史》、《風俗通》、《明嘉靖南陽府志》、當代版《南陽地區志》等專著文獻的解釋:棘陽,古縣名,西漢置,在棘水(今溧河)東側,治所在今新野縣城東部偏北十餘公里處,在漢之湖陽縣(今屬唐河縣)與新野縣之間。以此定位,結合出土之地下文物,棘陽縣治的遺址在今新野前高廟鄉之前張樓村附近(此地距古黃棘甚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