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瓜

棒槌瓜

棒槌瓜,別名苦藤,棒槌瓜,棒棰瓜,棒錘花,穿山龍,屬於植物界,被子植物門,木蘭綱,五椏果亞綱,堇菜目,葫蘆科,藏瓜族,翅子瓜亞族,棒錘瓜屬,花期11月。分布於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省區;越南、菲律賓也有。生於低海拔疏林或密林中。

物種信息

棒錘瓜棒錘瓜
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Cogn.) Hutch. 棒錘瓜
別名:
苦藤,棒槌瓜,棒棰瓜,棒錘花,穿山龍,

分類系統位置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五椏果亞綱 Dilleniidae [Cronquist系統]
堇菜目 Violales [Cronquist系統]
葫蘆科 Cucurbitaceae [Cronquist系統]
藏瓜族 Trib. Fevilleae [Takhtajan系統的葫蘆科Cucurbitaceae]
翅子瓜亞族 Subtrib. Zanoninae [Takhtajan系統的葫蘆科Cucurbitaceae]
棒錘瓜屬 Neoalsomitra [Takhtajan系統的葫蘆科Cucurbitaceae]
棒錘瓜 Neoalsomitra integrifoliola [Takhtajan系統的葫蘆科Cucurbitaceae]

形態特徵

草質藤本;卷鬚分2叉。葉鳥足狀5小葉,小葉長圓形或披針形,全緣,中間一片長5—10cm,兩側的較小,基部有1對腺體。花雌雄異株,圓錐花序;雄花序柔弱,長7—20cm,被黃褐色長柔毛,有時有退化的葉;雌花序長約10cm,花少,被短柔毛。蒴果圓筒狀,形似棒槌,頂端截平,種子有星狀尖頭和1薄的長翅。花期11月。

地理分布

分布於台灣、廣東、廣西和雲南等省區;越南、菲律賓也有。

生 境:

生於低海拔疏林或密林中。

毒 性:

莖、葉和果實有毒,能引起劇烈腹瀉,嚴重時手足抽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