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鈴象甲

2∼3周發育為成蟲,每年2∼10代。 幼蟲始終生活在棉鈴內,破壞棉籽和周圍的纖維。 估計每年可造成300∼500萬包棉花的損失。

棉鈴象甲
boll weevil
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昆蟲,學名Anthonomus grandis。北美洲最嚴重的棉花害蟲。成蟲的大小因幼蟲期取食量的多少而異,但一般約6公釐(1/4吋),包括幾占體長之半的長而彎的喙在內。剛羽化時淡黃色,數周後變成灰色或黑色。雌蟲春季從半冬眠狀態下甦醒,並在棉鈴內產卵約100∼300粒,在大部分棉鈴受侵害之前,不在其他雌蟲已產卵的棉鈴內產卵。2∼3周發育為成蟲,每年2∼10代。幼蟲始終生活在棉鈴內,破壞棉籽和周圍的纖維。因幼蟲和蛹期都在棉鈴內度過,所以此時用殺蟲藥無效。棉鈴象甲遍見於北美洲幾乎各棉區,在1890年代從墨西哥進入美國,造成很大損失。估計每年可造成300∼500萬包棉花的損失。據說正是棉鈴象甲為害,使農民認識到必須使作物多樣化,不能僅依賴棉花。防治方法包括︰及早毀掉棉稈、清理越冬區、處理棉籽、提早播種時間及培育早熟的棉花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