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棉鈴象甲

墨西哥棉鈴象甲

墨西哥棉鈴象甲是美洲的最嚴重的一種棉花害蟲。據美國農業部就部,美國每年因鼓蟲嚴重為害造成棉花減產達20一40%。這種害蟲能夠隨棉產品傳播,因而在國際上把它列為植物檢疫對象。目前此蟲雖然僅限手美洲,但因國際間的貿易日益頻繁,危害逐步擴大。

基本信息

生物學特徵

形態特徵

墨西哥棉鈴象甲墨西哥棉鈴象甲
成蟲:雌蟲體長4.5mm,寬2.2mm,長橢圓形,體紅褐色至暗紅色,被覆粗糙刻點和茸毛。頭部圓錐形,眼相當突起。喙細長,從兩端到中間略收縮,觸角嵌入處較雄蟲的遠離端部,喙基部有稀疏茸毛。觸角索節7節,索節2長於索節3,索節3-7等長,觸角棒3節,索節和棒節顏色相同。前胸背板1.5倍寬於長,最寬處在中間,兩側從基部到中間幾乎直,后角直角形。前端不縮窄、圓形。背面相當隆起,密布刻點。鞘翅長橢圓形,基部稍寬於前胸背板,向後逐漸加寬。兩側邊前端2/3幾乎平行,其餘部分逐漸收縮成圓形。鞘翅行紋刻點深而且互相接近,行間稍稍凸起,奇數行間和偶數行間等寬,但行間4基部有多態現象,一些個體鞘翅第4行間正常,一些個體行間4基部比正常的變窄,一些個體的行間4基部有間斷(間斷程度不等),一些個體兩鞘翅中一個鞘翅的行間4是正常的,而另一鞘翅第4行間基部可變窄或者有間斷。這種多態現象與地理分布有關,特別在德克薩斯、美國南部一些州和委內瑞拉採集的標本中常見。後翅無明顯斑點。臀板外露。雌蟲的腹部腹面只有7節,第8節被前臀板遮蓋。前足腿節特別粗大、棒狀,有兩個粗大的齒,內側的齒長而粗大,外側的呈尖銳三角形,兩齒基部合生。中、後足腿節不如前腿節粗大,只有1個齒。脛節粗,前端內側有二曲波紋,後端直。跗節發達,爪離生,前足跗節的爪有雌雄異態現象,雌蟲的爪內側具較細長而尖銳的齒,其長几乎等於爪。體腹面的茸毛濃密。雄蟲體長5mm,寬3mm,體色較淺。喙較雌蟲的略短粗,喙的兩側邊近於平行,刻點大,觸角嵌入處位於末端到眼之間的1/3處,和雌蟲比更加靠近喙的末端。爪內側的齒較雌蟲的粗大,端部不那么尖。雄蟲腹部腹面為8節,第8節不被前臀板遮蓋。亞種野棉鈴象甲Anthonomusgrandisthurberiae和墨西哥棉鈴象的區別如下:野棉鈴象甲觸角索節和棒節的顏色不同;它的前胸背板前端略縮窄;中足股節具有兩個齒;主要危害野棉花。另外這兩個種雌性受精囊開放一端連線附屬腺的硬化管有很大差別:墨西哥棉鈴象的硬化管從短到很短,而野棉鈴象甲的硬化管則要長得多。使用受精囊上硬化管得大小比過去所使用的其他特徵更容易將這兩種象蟲區別開來。卵:白色橢圓形、長0.8mm,寬0.5mm。幼蟲:老熟幼蟲體長略大於8mm,身體白色,被覆少數剛毛、無足,頭部淺黃褐色。體型C形,腹部氣孔二孔形。蛹:裸蛹、乳白色。
該種可依成蟲的特徵分為以下3個種群:①東南區棉鈴象A.grandisgrandis②野棉鈴象A.grandisthurberia③中間種:墨西哥棉鈴象

發生消長規律

在適宜的條件下,東南區棉鈴象完成一個世代僅需17-21天,在美向棉花帶的最南端,該蟲1年可發育7代。成蟲在滯育前產卵作用不大,但30日齡的滯育成蟲在滯育前所產卵常可繁殖。在德克薩斯州,越冬代成蟲的活動高峰出現在5月中旬。它們取食發育中的棉花葉片,雌蟲在棉花花蕾上產卵,卵單產。象甲種群密度高和缺少花蕾時,在1朵花蕾上可產2-3粒卵;因在每1朵花上只能供1頭象甲發育成熟,故在每朵花蕾上的產卵數量沒有什麼意義。在花蕾後期,成蟲可產卵在花蕾和幼期棉鈴上。卵的孵化期為3-5天;30℃時卵發育的最短時間為50-51小時。

危害範圍及特點

寄主:墨西哥棉鈴象甲的主要寄主是棉花,包括海島棉Gossypiumbarbadense、陸地棉G.hirsutum和野生棉花屬植物Gossypiumspp.,也可危害茼麻屬Abutilonspp.、木槿屬Vibiscusspp.的野生種類、桐棉Thespesiapopulnea、Thubaristhespesioides、Cienfuegasiaaffinis、C.heterophylla、C.sulphurea,秋葵Hibiscusesculantus、蜀葵Althaearosea。
傳播途徑:幼蟲成蟲可隨棉、棉子、棉子殼的調運而遠距離傳播。墨西哥棉鈴象的蛹室質硬色深,外形酷似棉子,但比棉子稍粗短些。蛹室內可存在待化蛹的老熟幼蟲,蛹或初孵化尚未鑽出的成蟲。部分幼蟲還可鑽入棉子內做蛹室,加大了害蟲隨棉子、子棉傳播的危險性。
為害特點:成蟲和幼蟲都可造成危害。成蟲在棉花現蕾之前,危害棉苗嫩梢和嫩葉,現蕾之後,成蟲用它的長喙嵌入取食棉蕾或棉鈴的內部組織,致使被害棉蕾或裂開,或逐漸變黃並死亡。大量穿孔的棉鈴及幼嫩棉鈴易脫落,或乾枯在棉枝上,被穿孔的較大棉鈴不脫落,但在幼蟲穿孔的地方不能正常發育,棉花纖維變成切斷的,被污染或腐爛。有的因幼蟲蛀食棉蕾或棉鈴,危害發育的花,使花不能開放,或只產生具有少量纖維的種子。經濟影響:從19世紀90年代墨西哥棉鈴象從中美洲傳入德克薩斯後,它毀壞或降低棉花的品質而造成的損失達幾十億美元。

控制方法

預防:(檢疫方法)鑒於子棉和棉子對傳播此蟲有很大的危險性,對疫區,特別是從美國墨西哥中美南美、國家進口的棉子、子棉必須進行嚴格的檢疫,要嚴格控制數量、貨主需出具官方的熏蒸證書,確保無活蟲存在。在進口檢驗中,如發現活蟲,必須用溴甲烷進行滅蟲處理。皮棉雖然攜蟲可能性小,但也要經過檢驗,防止可能夾雜帶蟲的棉子。檢查中如果發現棉子,同樣要經過熏蒸處理。檢疫方法:鑒於子棉和棉子對傳播此蟲有很大的危險性,對疫區,特別是從美國、墨西哥、中美、南美國家進口的棉子、子棉必須進行嚴格的檢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