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淨蛉蛾

梵淨蛉蛾

梵淨蛉蛾,昆蟲綱鱗翅目蛉蛾科節肢動物,主要分布在貴州。

基本信息

梵淨蛉蛾(Neopseustis fanjingshana Yan)蛉蛾科,鱗翅目。為極珍稀的蛾類。分布於亞洲和南美,以知僅4屬12種,我國占其半數。物種被《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簡介

(圖)梵淨蛉蛾梵淨蛉蛾

中文名稱:梵淨蛉蛾
命名人中文名字:楊集昆
命名人英文名:Yang chikun
種 名:Neopseustis fanjingshana Yang
科 名:蛉蛾科 Neopseustidae
目 名:鱗翅目Lepidoptera
國內分布:貴州(梵淨山)

特徵

雄體長約6毫米,翅展約17毫米。頭部黃褐,具倒伏的棕褐色鱗毛;複眼圓凸,無單眼,具毛隆;觸角細長,約76節,下顎須5節,下唇須3節為前者的一半長,上顎較弱,喙微弱。胸部棕褐色,足黃褐色,後足脛距2對。前翅基半部淡褐色,散有不規則的褐色至黑褐色斑,翅端半部白色,沿翅緣有一系列褐斑;後翅稍短,白色,僅基部淡褐色,有不規則的褐色緣斑;脈序前後翅相似,徑脈均為4條,中室狹小,前翅亞前緣脈分叉,臀區基部隆起1個大兜。腹部較粗短,黃褐色,疏生褐鱗,第7腹板具一舌狀中突,第8腹板缺中突;雄性外生殖器大部分外露,1對小三角形的鉤形突與背篼癒合,背篼側葉細長而突伸成鉤狀,尾突為瘤狀,額形突堅硬呈大鉤狀,抱瓣極寬大而頂角成指狀突伸。蛉蛾科昆蟲口器有上顎,前後翅脈序概同,有翅軛連鎖等一系列原始特徵,為極珍稀的蛾類。

分布

亞洲和南美,以知僅4屬12種,我國占其半數。

保護措施

物種被《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