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梅飲

梨是善治肺燥咳嗽,乾咳少痰。 還有一種涼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一種類型,常見於深秋之時。 對待燥咳,千萬不可用發汗的藥物。

簡介

中醫認為糖尿病的病因病機主要是內熱耗氣傷津,造成肺、胃二髒氣陰兩傷所致。而在中醫學中,梨是性涼的,味甘微酸,入肺、胃二經。用梨代替湯藥,既能清解胃熱,又能益氣生津,止咳止渴,久而服之,病自然就好轉了。
其實糖尿病患者並不是不可以吃梨,要分兩種情況,一是什麼樣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二是什麼梨比較適合糖尿病人吃。
梨的糖含量比較高,只有病情穩定,血糖基本控制的患者才可以吃。一般說來,空腹血糖7.8毫摩爾/升以下(140毫克/分升),餐後2小時血糖在10毫摩爾/升(180毫克/分升)以下,以及糖化血紅蛋白7.5%以下,病情穩定,不常出現高血糖或低血糖的患者,可以在指導下食用。
糖尿病患者宜選用含糖量低、味道酸甜的梨,比如鴨梨、蘋果梨。
其實味道酸、不甜只是我們選擇的一個方面,還有一個方面大家可能不太清楚。
我給大家推薦的這兩種梨都是含纖維素很高,且多為非可溶性纖維素,糖尿病人適當地增加食物纖維的攝入量,有三個好處:
其一,高纖維食物可以降低餐後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減少胰島素的用量以及降低血脂的作用;
其二,能減緩糖尿病人的飢餓感;
其三,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
服法和用量,這點很重要,也是中醫的特色。中醫講究炮製,就是通過一定的加工方法和過程,去除不需要或不利的因素,保留有用的成分。一般古方劑中多將梨蒸或煮後服用就是這個意思,糖尿病患者吃梨,也可以採用這種蒸煮的方法,減少果糖的不利影響,充分發揮梨的滋陰潤燥,止咳生津的作用。
不是所有的梨都有藥用價值,有藥用價值的常見的梨,如鴨梨,它糖度較低,清甜爽口,善解油膩;雪花梨個大,清肺熱,有較高的醫用價值,具有清心潤肺,利便,止咳潤燥,醒酒解毒等功效。
現在很多人注重保健,喜歡艾灸,足療等等,做完治療後常有口乾舌燥的感覺,吃點梨就能夠抑制這種燥渴。冬天泡完溫泉、吃完火鍋燒烤以後,也非常適合吃點梨,生津潤燥。
梨的根、花——有潤肺、消痰、清熱、解毒之功效。梨花入藥主要用於美容。用梨花配伍桃花、杏花等研末,每日用於洗臉洗手,百日可以使皮膚光潔如玉梨花能去面黑粉刺。
梨籽——梨籽含有木質素,是一種不可溶纖維,能在腸子中溶解,形成像膠質的薄膜,能在腸子中與膽固醇結合而排除。
我們平時在家用榨汁機做果汁或者果泥的時候,千萬不要把梨核和梨籽扔了,可以一併打碎。梨子含有硼可以預防婦女骨質疏鬆症。硼充足時,記憶力、注意力、心智敏銳度會提高。
梨果皮——甘、澀、涼、無毒;入肺、心、腎、大腸經。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滋腎、補陰功效。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治暑熱煩渴,咳嗽,吐血,發背,疔瘡。
用梨皮可以本著三久的原則:
一是久咳傷津,梨連皮入中藥煎熬或共均漿取飲;
二是久熱煩渴,一隻梨連皮,與蓮心3克,一起煎熬分飲。
三是久腫不消,取梨皮一隻加黃連4克搗碎外敷,取效果速捷。
梨的“生津”與與烏梅肉的“生津”是有不同的。
烏梅肉:酸、澀,平。歸肝、脾、肺、大腸經。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久痢滑腸,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特點是斂肺澀腸,治久嗽,瀉痢。這裡“生津”,更多的是側重於“斂”,即防止津液因久咳、久瀉、久痢等而流失。
梨是善治肺燥咳嗽,乾咳少痰。有潤燥清肺之功,是直接生津,通過生津而潤燥。它沒有收澀之能,虛實皆治,以實證為佳。且梨性偏瀉,可用來治療大便乾燥,有通便的作用。
而烏梅只有收斂的作用,二者作用截然不同。
吃梨對肺,對咳嗽確實有好處,但是不是所有燥邪引起的咳嗽都有效,這點請大家要特別注意。大家是不是有過這樣的經歷,老咳嗽,用個民間的偏方煮點梨水喝,或者把川貝和梨一起蒸著吃,有時好像管用,有時就不太管用呢?
我們中醫講究辯證論治。秋天的燥咳,有溫燥涼燥之分。一般以中秋節為界線,中秋以前天氣尚有暑熱的餘氣,不是太涼,燥咳故多見於溫燥;中秋之後,秋風漸緊,寒涼漸重,故多出現涼燥。
溫燥咳嗽是燥而偏熱的一種類型,常見症狀有乾咳無痰,或者有少量粘痰,不易咯出,咳的厲害了甚至可見痰中帶血絲;兼有咽喉腫痛,皮膚和口鼻乾燥,口渴心煩,舌邊尖紅,苔薄黃而乾等一系列症狀。初發病時,還可有發熱和輕微怕冷的感覺。溫燥會傷人津液,令津液蒸發,導致津液不足。這種類型的咳嗽吃梨就很對路子。秋梨甘涼濡潤,起到了潤肺生津,止咳平喘的功效。
還有一種涼燥咳嗽,是燥而偏寒的一種類型,常見於深秋之時。病發時怕冷,發熱很輕,頭痛鼻塞,類似風寒感冒,但本病又有津氣乾燥的現象,象咽喉發癢或乾痛,咳嗽,咯痰不爽,口乾唇燥,舌苔薄白而乾。這是肺感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損而出現的涼燥症狀。涼燥往往容易與感冒混淆,如頭痛、惡寒、發熱,但無汗無痰。《重訂通俗傷寒論·秋燥傷寒》就說:“秋深初涼,西風肅殺,感之者多病風燥,此屬燥涼,較嚴冬風寒為輕。”這種涼燥咳嗽,是屬於受涼受寒的性質,再吃性味偏涼的梨就不太適合了。涼燥是因為受涼引起的,根本原因不是津液不足,而是津液不能輸布到全身,所以要用溫熱之藥,要用辛通之品,使津液生髮,讓它正常地流通到全身。應該用一些辛開溫潤的藥物,使咳嗽“氣燥自平而愈”。
涼燥咳嗽可以選用杏仁5枚,桔皮半個,生薑2片,加水200ml打成汁飲用。
對待燥咳,千萬不可用發汗的藥物。因為從中醫理論來說,燥傷陰津,人體因為津液缺少,肺部乾燥才會發病。如果用發汗的藥物,體內的津液會嚴重損失,不但不會有治療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這也是燥咳病人不能自行服用感冒藥物的一個主要原因。盲目用不相干的感冒藥、抗生素等,會逐漸損耗人體正氣,加重病情。用止咳藥如複方甘草片等來止咳,則是治標不治本,往往會掩蓋病人的症狀,以致耽誤治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