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根朽病

梨根朽病

河北省棗區有廣泛分布。此病能引起地下部的根部腐朽,地上部枯萎、葉片枯黃早落,最後導致整株樹死亡。該病除為害棗樹外,還為害桃、核桃、蘋果、梨、葡萄、板栗等,寄主範圍較廣,是常見的根部主要病害之一。

信息

中文學名:梨根朽病
..

拉丁學名:Armillariellatabescens(Scop.exFr.)Sing.
病原中文名:發光假蜜環菌
病原分類地位:擔子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梨
主要為害部位:根頸部和主根

為害症狀

主要侵害根頸部和主根,病部皮層內、皮層與木質部之間充滿白色菌絲層,呈扇狀,有濃厚的蘑菇味。新鮮病組織在黑暗處可顯現淺藍色螢光。高溫多雨季節,在病樹根頸酃或露出土面的病根上,常有叢生的蜜黃色蘑菇狀子實體長出。

症狀表現

主要危害根頸和主根,初期病部水漬狀,紫褐色,皮層腫脹鬆軟,有時溢出褐色汁液。皮層內及皮層與木質部之間充滿扇狀分布的菌絲層,初為白色、淡黃色,老熟後呈黃棕色至棕褐色。後期,皮層分離為多層片狀,木質部多腐朽,具有濃厚的蘑菇氣味。新鮮菌絲層在黑暗處可發出藍綠色螢光。高溫多雨季節,在病樹根頸部或露於地面的病根上叢生蜜黃色蘑菇狀的子實體,菌蓋3~11cm,柄長4~9cm,無菌環。當病部環繞根頸後,導致病樹死亡。
樹上部症狀,初期葉小而黃,新稍生長緩慢,隨著病情逐漸加重,枝葉逐漸凋萎,生長極度衰弱,最終全樹死亡。

病原

病原為發光假蜜環菌Armillariellatabescens(ScopetFr)Singer屬擔子菌亞門假蜜環菌屬。

發病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樹根部或隨病殘組織在土壤中越冬。病菌主要靠病健根互相接觸在株間傳染,
..
也可由工具活流水使病殘組織轉移而傳染。病害在果樹生長期間均可發生,在適溫高濕條件下病害加劇發生,高溫乾旱抑制病菌擴展。果園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壤長期潮濕粘重板結,有利於病害發生。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以菌絲體、菌索在病根或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果園擴展主要依靠病根與健根的接觸和病殘體的轉移。樹勢衰弱、積水、砂質土和肥水較差的果園常發病重。

防治方法

1.平整樹盤,防治積水,增施有機肥和綠肥,改良土壤。解凍後扒土晾曬根頸,夏季將土返回。病樹不留果或少留果,以利恢復樹勢。
2.在病、健樹之間挖溝隔離,防止病菌蔓延。
3.刮除根頸部病斑,用10波美度石硫合劑活30%腐爛敵40倍液消毒傷口。
4.對根周圍土壤澆灌40%甲醛100倍液或45%代森銨水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株大樹澆灌藥液20~25L,幼樹酌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