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根朽病

根朽病屬於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特點是根莖部腐爛的皮層內布滿白色扇形菌絲層,受為害的根先腐爛,然後向根莖部擴展,造成根莖部皮層腐爛。根部受傷是發病的主要條件。特別是施肥位置不當,施肥距主幹太近或施肥過量,造成根部肥害,皮層腐爛,病菌侵入為害。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梨樹根朽病
中文別名:根腐病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敗育假蜜環菌[Amillariellatabescers(Socp.exFr.)Singer]和小蜜環菌[Armillariamellea(Vahl.)Fr.]擔子菌亞門
危害部位:主要為害梨樹的根部與根頸部。

侵染循環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田間病株及病殘體上越冬,病殘體腐爛分解後病菌死亡。病健根的接觸、病殘體隨園內農事活動的移動及漂移是該病的主要傳播方式。

發病條件

舊林地及河灘地改建的果園易發病,樹勢衰弱時,病情發展迅速,易致全株死亡。

危害症狀

該病初發部位不定,但發病後均迅速擴展至根頸部,再由根頸部向周圍蔓延。根朽病的主要特點是:皮層與木質部之間及皮層內充滿白色至淡黃色的扇形菌絲層,新鮮菌絲層在黑暗處可產生藍綠色螢光,腐爛皮層有濃烈的蘑菇味。受害較重的梨樹,白色菌絲層可從根頸部擴展到主幹基部,甚至向上擴展至2m以上。初期皮層變褐、壞死、腐爛;後期木質部也朽爛破碎。多雨季節,在病樹基部及斷根處可長出成叢的蜜黃色蘑菇狀物。梨樹受害輕時,地上部無明顯表現;隨病情加重,地上部漸顯各種生育不良症狀,如葉色變黃、葉形不正、葉緣上卷、展葉遲、落葉早、頂部或外圍枝條枯死等;最後全株乾枯死亡。根朽病病勢發展較快,從發病到全株死亡一般不超過3年。

防治方法

1、注意前作,避免選用舊林地及樹木較多的河灘地改建果園。否則就要徹底清除樹樁、殘根、爛皮等病殘體,同時還要對土壤進行灌水、翻耕、晾曬、休閒等,促進病殘體腐爛分解。另外,也可用200倍福馬林澆灌土壤進行薰蒸殺菌,待福馬林充分散發後再定植苗木。有條件的還可用聚乙烯薄膜覆蓋土壤過夏,利用太陽熱能,殺死病菌。
2、及時治療病樹:局部樹皮腐爛者,徹底刮除病組織,整條根腐爛者,要從基部鋸除並將病根徹底挖出。同時病組織要徹底集中燒毀,不要隨意拋棄;清理患病部位後,要在傷口處塗藥保護,防止病情復發。塗抹傷口可用40%福美砷可濕性粉劑50-100倍液、或2-3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2%硫酸銅溶液等;直接樹下灌藥治療輕病樹。方法為:樹冠下每隔20㎝左右打一孔徑為3㎝左右、孔深30-50㎝的孔洞,每孔灌200倍福馬林液100mm,灌藥後用土封閉灌藥孔進行薰蒸。注意,弱樹及夏季高溫季節不宜灌藥治療。
3、挖封鎖溝發現病樹後在其周圍挖深50-60㎝、寬40-50㎝的封鎖溝,切斷病健樹的聯繫,防止病害傳播。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