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

枯萎

乾枯萎縮,乾枯萎謝。多發生在開花結果初期,病株先由下部葉片枯黃,大量脫落,病莖和病根的表皮縊縮,易鬆脫,木質部亦變褐。有時病部只在莖地一側發展,沿縱莖形成一壞死條斑,地上部莖葉迅速凋萎全株枯死。縱剖根莖可見維管束組織變褐,根系不發達,根尖有枯死現象。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或藍綠色霉狀物。宋朝蘇軾《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之二,“兒曹莫淒慟,老眼欲枯萎。”清朝俞樾《茶香室續鈔·蘇州感勝寺柏堂》,“感勝寺有千餘年柏,久枯萎,骨如龍虎狀。”巴金《家》十四,“不要像那小草,霜一來就倒下去枯萎了。”

基本信息

症狀

枯萎枯萎

多發生在開花結果初期,病株先由下部葉片枯黃,大量脫落,病莖和病根的表皮縊縮,易鬆脫,木質部亦變褐。

有時病部只在莖地一側發展,沿縱莖形成一壞死條斑,地上部莖葉迅速凋萎全株枯死。縱剖根莖可見維管束組織變褐,根系不發達,根尖有枯死現象。潮濕時病部產生白色或藍綠色霉狀物。

一般蔬菜都會發生枯萎病和青枯病,如西瓜、甜瓜、黃瓜、冬瓜、蠶豆、豇豆、辣椒、番茄、馬鈴薯等會發生枯萎病;辣椒、番茄、馬鈴薯、茄子和一些豆科蔬菜既會發生枯萎病,也發生青枯病。這兩種病害在蔬菜上很常見,而且,發生又嚴重,常給蔬菜造成3-5成的損失,甚至絕收。因此,正確地區分和識別這兩種病害,並有針對性地採取相應措施進行防治尤為重要。

發病條件

病菌通過土壤、雨水、灌溉水傳播。病菌發育適溫為24~28℃,最高37℃,最低17℃。重茬地、雨後積水、土壤過酸、缺鉀肥或線蟲多有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種抗病品種

(2)實行隔年輪作。

(3)選擇偏沙性土壤高燥地塊種植,防止田間積水。

(4)種子處理:播前種子用100毫克、千克農抗120浸種6小時後,催芽播種。

(5)床土消毒:床土鋪好後,用70%甲基拖布津1000倍液將床面噴濕,覆蓋塑膠膜2~3天,揭膜後2天播種。

(6)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農抗120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或用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灌根,每株0.2~0.3升,7~10天噴灌一次,可灌2~3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