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葉兒·桃腮嫩

《梧葉兒·桃腮嫩》是元代創作的詩詞,作者是無名氏。

作品原文

桃腮嫩,杏臉舒,紅紫間錦模糊。春將暮,風亂鼓,落紅疏。誰肯與殘花做主?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暫無

注釋譯文

緋紅的桃瓣嬌嫩無比,杏花盡情地展示著媚麗。萬紫千紅交雜在一起,就像是花紋模糊的彩色錦疋。春天即將過去,狂風胡亂著力,枝頭落紅漸稀。誰肯把殘花保護憐惜?

作品鑑賞

杏臉桃腮”是人們對美女的形容,以花喻人,而在本曲中,“桃腮”、“杏臉”恰恰用來表現桃杏自身,這就溝通了美感與聯想的聯繫,使讀者從日常對美人的審美經驗中去返視和品味這兩種花品的嬌麗。“嫩”是質地、色澤的綜合印象,屬靜態;“舒”是綻放、呈露的充分表現,屬動態。但無論是靜是動,這兩句都有將無生命的桃花杏瓣擬人化的意味,倍覺生動、傳神。下一句中,“紅紫”代表春天的百花,所謂“萬紫千紅總是春”(朱熹《春日》),作者將這一片百花齊放、芳菲交雜的春景比喻為彩錦,且以“模糊”二字顯示出“紅紫間(間雜)”的紛紜和斑斕,也是十分形象的。“桃腮”、“杏臉”僅是這一片“錦模糊”中的局部代表,這種有點有面的寫法,便充分展示了春天在全盛時期的芳姿。
但隨即小令便出現了轉折。四、五、六三句,從“春”、“風”、“落紅”的三個方面顯示了情況的不幸變化。這三句都是三字的短句,既映合了變化的遽然,又含有不堪多言的喟嘆意味。春天將暮,挽回已無可能;“風亂鼓”,又是那樣的粗暴、蠻橫;而落紅已“疏”,離開吹盡的地步近在咫尺,已到了岌岌可危的最後關頭。因而作者禁不住發出了“誰肯與殘花做主”的吶喊。將這一結尾與起首的悅賞對讀,既可見詩人一往情深的慕春情結,也可見出他無可奈何的惆悵和悲哀。
借自然界的花開花落來抒發對人生好景無常的感慨,這樣的作品數不勝數。但這首小令前半有意鋪陳春日的芳菲,後半驟然推出美景的破滅,並在末句將慘痛的結局推向最高潮,這種急轉直下的抑跌手法,以及言簡意賅、語淺衷深的感情處理,仍是頗為震動人心的。

作者簡介

無名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