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羊頭

梅花羊頭

梅花羊頭,是一道美食,主要用料是白毛羊頭1個等。

基本信息

主料輔料
梅花羊頭梅花羊頭

白毛頭1 個
澱粉20 克
食鹽2.5 克
醬油36 克
胡椒粉0.5 克
蔥白25 克
生薑10 克
蒜瓣15 克
香油25 克
香菜25 克

烹製方法

1.將羊頭用熱水燙去毛,刮洗乾淨,用刀劃開兩腮,剖開口腔,再在案板上將羊鼻朝下,颳去鼻液,然後用水沖洗粘液,下鍋煮爛撈出,拆去骨頭,取出羊腦和羊眼備用。
2.將羊腦剝去筋膜,放入碗中作為花蕊,將羊眼切成片,取出瞳孔作為花瓣,再加羊頭肉切成長方條擺在上面,用好羊湯100 克、鹽2.5 克、醬油36 克兌湯灌入,蔥切段,姜拍松,蒜切片,放在上面,上籠蒸約1 小時取出,揀去蔥、姜、蒜、潷出原汁,翻扣在凹盤內。
3.鍋坐火上,將潷出的原湯倒入鍋內,加上好羊湯少許,調入胡椒粉,味素,再用水澱粉勾芡,淋入香油,澆在羊頭肉上,盤邊拼香菜,一分為三盤,三盤為三角對稱即可。

工藝關鍵

1.此為花色菜式,要精心製作,形似梅花,生動逼真。
2.湯汁放入鍋內,用水澱粉勾“跑馬芡”,要求芡汁交融,厚薄適中,
又呈流態,食之利口。

風味特點

1.羊頭營養豐富,兼有治多種疾病的效用,歷來為人喜食。如在“全羊席”中,用羊頭的不同部位作主料的菜餚就有18 種之多。元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載:“羊頭,性涼,治骨蒸、腦熱、頭眩、瘦病。”其中有一則“帶花羊頭”,是用“羊頭3 個熟切,羊腰子4 個,羊肚、肺各一具,煮熟切,攢胭脂染,生薑4 兩,糟姜2 兩各切,雞子5 個作花樣,蘿蔔3 個作花樣,佐件用好肉湯炒,蔥、鹽、醋調和。”忽思慧記載的這道元代名餚,是用胭脂染,雞子、蘿蔔做花樣的。
2.“梅花羊頭”是在用羊頭烹製的古典菜餚的基礎上,用羊腦作花蕊,用瞳孔作花瓣,使此菜宛如紅梅做雪,已不同於元朝的“帶花羊頭”,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亦實“非南人有之”,是“高人一籌”的地方風味名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