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經濟開發區

梅州經濟開發區

梅州經濟開發試驗區是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通過全國開發區的清理整頓,2006年1月經國務院重新審核更名為“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面積核定為7.06平方公里。開發區是梅州市規劃建設的重點園區之一。

基本信息

發展沿革

梅州經濟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區
開發區依託城區,設施完善。開發區與梅州城區西南部接壤,距海關、檢驗檢疫、邊檢等機構僅三公里。出口貨物可梅州封關,深圳、汕頭深圳港裝船。園區內已有110千伏安的馬鞍山輸變電站,供電主幹線路架設完成,可滿足園區企業需要。園區建有東升水廠,採用雙管布線形式,可滿足園區企業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不同需求。園區內公路網已經形成,道路全部為瀝青或水泥路面。園區設立有派出所,專門為投資者保駕護航。

開發區特色明顯,初具規模。2003年前,開發區有入園企業11家。2003年2月後,開發區進入快速發展期,僅此三年多時間,就引進企業69家,投資總額16億元。目前,開發區新老企業共有80家,主要集中在電子信息、機械製造和輕工製藥等產業。其中僅電子信息企業就有30多家,占入園企業總數的40%以上,集群效應日趨明顯。

開發區效益初現,勢頭較好。開發區已有54家企業投產,投入資金10多億元,其中2003年後新進企業43家,投資總額6億多元。預計至年底,開發區實現工業產值可望突破7億元,同比增長50%以上;實現稅收可望突破4000萬元,同比增長30%以上,發展勢頭較猛。

目前,開發區首期開發的土地全部招商完畢,正積極籌備二期開發。同時,開發區正按中央、省、市精神,繼續最佳化投資環境,加大力度招商,力爭把開發區建成一個電子信息產業的生態園區、我市的重點財源工程、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開發區政策優惠,成本低廉。為了加快開發區的建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梅州市市級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若干規定》、《梅州市財政扶持東升工業園蕉華工業園內生產企業的暫行辦法》等優惠政策。明確規定區內企業用地每平方米最高限價40元(三通一平),電價執行廣東電網梅州供電局省網大工業用電電價(免收城市建設附加費),工業用水每立方米不超過0.7元。園內企業還可減免8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

基礎建設

梅州經濟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區
開發區設施完善,初具規模。園區內已有110千伏安的馬鞍山輸變電站,供電主幹線路架設完成,可滿足園區企業需要。園區新建東升水廠已投產,採用雙管布線形式,可滿足園區企業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不同需求。園區內公路網已經形成,道路全部為瀝青水泥路面。園區內已開通程控電話和網際網路。2003年2月以來,開發區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開發區(含南方工業城)已有新進企業67家,投資總額近15億元。其中僅電子信息企業就集聚29家,占入園企業總數的43.2%,其中電路板企業15家,占入園總數的22%。集群效應日趨明顯。

開發區效益初現,勢頭較好。開發區已有36家企業(包括南方工業城10家)投產,投入資金近4億元。今年前8個月,實現工業產值2.59億元,同比增長73%;實現稅收1015萬元,同比增長56%;用工人數4886人,比去年同期增長36%。目前,開發區正積極落實市委市府及市委劉書記的指示精神,加大力度招商,努力完善A、B區首期基礎設施(近期主要工程已完成)。

環境發展

梅州經濟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區
區位優勢不斷增強、投資環境越來越好的梅州經濟開發區(包括東升工業園和南方工業城)進入快速發展期。目前,開發區內的投資企業已達67家,投資總額近15億元。36家投產企業今年1至7月實現產值2.16億元,稅收843.5萬元,吸引用工4746人,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84%、75%和103%。今年開發區預計可實現稅收2000多萬元。現在,開發區企業的集群效應日趨明顯,區內有占入園企業總數達43.2%的29家電子信息企業和占入園企業總數22%的15家電路板企業。

據《梅州日報》報導,近日,記者在東升工業園區看到,園區內新樓迭起,到處是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園區內A、B區首期基礎設施主要工程已基本完成,所有空地都已招商完畢,除3家企業仍在設計、鑽探外,其餘企業全部動工。開發區正按照市委書記劉日知提出的“10月底前要將首期1800畝土地填滿企業並爭取建成投產”的要求,加班加點加緊建設。目前,開發區建設已形成相當規模,已開發出的土地基本建起了企業廠房,一些投資企業正在等待新開發土地入園辦廠。

交通運輸

梅州經濟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區
面積7.06平方公里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區不僅交通便利,物流暢通,而且政策優惠,成本低廉。梅湖路從區內穿過,距205和206國道、廣梅汕和梅坎鐵路梅州站、梅揭和梅河高速公路梅州出口、梅州飛機場僅10分鐘左右車程,園區內有梅坎鐵路及廣梅汕鐵路的散貨場和貨櫃貨運場,可以承辦公路、鐵路和海運的聯運業務。為了加快開發區的建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梅州市市級工業園區招商引資的若干規定》、《梅州市財政扶持東升工業園、蕉華工業園內生產企業的暫行辦法》等優惠政策。明確規定區內企業用地每平方米最高限價40元(三通一平),電價執行廣東電網梅州供電局省網大工業用電電價(免收城市建設附加費),工業用水每立方米不超過0.7元。園區企業還可減免87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目前,園區內已有110千伏安的馬鞍山輸變電站,可滿足園區企業需要;新建了東升水廠,可滿足園區企業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的不同需求;公路網已經形成,道路全部為瀝青或水泥路面;已開通程控電話和網際網路。

梅州經濟開發試驗區是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級經濟開發區,近年來通過全國開發區的清理整頓,今年2月經國務院重新審核更名為“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面積核定為7.06平方公里。開發區也是我市規劃建設的四個市級重點園區之一。開發區交通便利,物流暢通。梅湖路從區內穿過,距205和206國道、廣梅汕和梅坎鐵路梅州站、梅揭和梅河高速公路梅州出口、梅州飛機場僅10分鐘左右車程,園區內有梅坎鐵路及廣梅汕鐵路的散貨場和貨櫃貨運場,可以承辦公路、鐵路和海運的聯運業務。

招商引資

梅州經濟開發區梅州經濟開發區
為了能使梅州經濟開發區的招商引資工作實現跨越式發展,市招商引資辦公室專門抽調一名副主任專職抓招商,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有針對性地制訂出具體的時間表,逐一落實責任領導和責任科室,逐一事項對照督促落實,逐一聯絡客商做工作。市招商辦在加強招商與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指定行政服務中心和園區辦兩個專業科室專門加強對入園企業的服務,使企業不僅能生存、壯大、發展,更樂於充當以商招商角色。優質服務,引來了眾多客商落戶開發區。今年,開發區通過入園企業介紹引進或增資的企業就有3家。廣東梅州經濟開發區作為我市招商引資的主要平台之一,經過半年多時間的大力度招商引資和精心準備,目前各項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園區面貌煥然一新,盛裝迎接省第四屆“山洽會”召開。

從今年3月份以來,開發區管委會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到該區調研時提出的要求,緊鑼密鼓做好開發區基礎設施完善和招商引資工作。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招商引資。管委會專門抽調一名副主任專職抓招商,制定出具體的時間表,逐一地塊落實責任,逐一事項對照督促落實,逐一客商聯絡做工作。同時,利用駐深圳、東莞廣州3個招商引資辦事處及印尼雅加達、泗水、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新加坡5個招商引資聯絡處,積極開展外出招商工作。管委會指定行政服務中心和園區辦兩個專業科室,專門加強對入園企業的服務。目前,首期1800畝所有空地都已招商完畢,且全部企業都開始動工建設。

二是全力以赴抓好園區建設,各施工單位克服雨季連續降雨和三次颱風強降雨、夏收夏種引起的勞工緊缺、夏季高溫高熱環境帶來的“三大困難”,確保了工程進度。至10月底,“山洽會”前必須完成的十一項工程全部提前或如期竣工。如今,園區內水泥或瀝青路面寬闊潔淨,邊坡碧綠、路樹蔥鬱、廠房林立,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

三是全力以赴抓產業集群。管委會在加大招商力度的同時,加大開發區產業集群培育力度,注重引進技術含量較高的電子類企業進入開發區,在嚴把“環保三條紅線”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畫地培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目前,開發區已集聚電子信息類企業30多家,超過入園總數的40%,產業特色非常明顯。

至今年9月底,開發區已有企業近80家。其中2003年以來新引進企業67家,投資總額20多億元。預計全部企業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60億元,稅收2億元。目前,開發區已有48家企業投產,其中新引進企業投產的有37家。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工業產值3億元,同比增長75%;實現稅收1200萬元,同比增長60%;吸納用工近4000人,同比增長35%。

相關條目

欽州港經濟開發區桂林市西城經濟開發區柳州古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南寧經濟技術開發區

參考連結

http://www.mzw.com.cn/html/MZ_zsyz/2007-2/6/02062322232395.html
http://www.gd.xinhuanet.com/dishi/2006-09/04/content_7950209.htm
http://www.gd.gov.cn/govpub/dfzw/0200611130019.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