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侯氏

梅州侯氏

梅州侯氏開基世祖安國公,先閩寧化縣人也,據侯氏第四修族譜所載:一世安國公,系師聖公八世孫,先居福建汀州寧化,系以宋淳祐間鄉進士,寶祐間授廣東梅州教諭。因見其風俗淳美,地僻人稀,遂留於城東攀柱坊(今梅城下市角楊桃墩、東山狀元橋一帶)居焉。公治春秋,登宋湻祐進士,見紀邑乘。值元兵侵攘,塋所俱闕,即祖妣塋所亦闕。

梅州侯氏

梅州侯氏開基一世祖安國公,先閩寧化縣人也,據侯氏第四修族譜所載:一世安國公,系師聖公八世孫,先居福建汀州寧化,系以宋淳祐間鄉進士,寶祐間授廣東梅州教諭。因見其風俗淳美,地僻人稀,遂留於城東攀柱坊(今梅城下市角楊桃墩、東山狀元橋一帶)居焉。公治春秋,登宋祐進士,見紀邑乘。值元兵侵攘,塋所俱闕,即祖妣塋所亦闕。贊曰:
公本閩產,肇跡奧東。梅州敎授,化被春風。
網常身任,節義全忠。儒宗共仰,鄉宦尊崇。
征徭免役,史冊銘功。佑啟我後,世代興隆。
清順治甲午間,文宗錢諱朝鼎準公崇祀鄉賢,按:邑讀,公以春秋授邑,門人蔡蒙吉了其大義,年十二登宋童子科賜進士第,德祐二年易正大之變(指元兵攻餡梅州城,當時全城居民遭到屠殺),吉能以身任網常,成忠臣之名者,公實教之也。又按邑乘謂,安國公,宋鄉貢進士,邑人以蒙吉春秋受之安國忠義淵源。世稱梅州文風之蔚起,實由安國公所倡。
二世:安國公生四子:山長公、學諭公、教諭公(名諱俱缺)、德升公;
三世:德升公生七子:世華公(元至正鄉進士)、世遠公、世通公、世達公、世文公、世顯公、世美公(後六子後裔無考); 
四世: 世華公生居仁公和直學公;
五世:直學公生惟吉公,為梅州百夫長,到灣下、泮坑一帶開墾;
六世:惟吉公生南波公(諱名珪)、名琿公;
七世:南波公生九子:長文爵公,裔孫居藍塘、芹菜洋;次文勛公,裔孫居金盤圍、西洋渡背;三文命公裔孫最多,居待詔坑灣下鄉;四文教公、五文端公、六文瑞公、七文俊公、八文盛公、九文質公,後裔居地分散。
八世:文命公生碧公、琳公、琥公、璽公、鏋公,
九世:琥公生振綎公、振絟公、振公、振紃公、振綰公、振綨公,
十世:振絟公生鑾公、金公(梅江公)、錦公、列公;
十一世: 列公生繼承公、繼聖公、繼賢公;
十二世:繼聖公生子林公(諱一乾);
十三世:子林公生宦公、宰公、寵公;
十四世:宦公生明卿公、元卿公、鴻卿公、顯卿公;
十五世:鴻卿公生乾生公(諱汝翰)、連生公;
十六世:乾生公生世貞公、世元公、世文公、世綸公、世盛公、世良公(孝裕公)、世忠公、世芳公。
現在梅州侯氏基本上都是南波公後裔,解放前曾在梅城建有南波公祠和侯家祠。今侯氏人數居梅州姓氏第26位,主要分布在灣下、三龍、梅塘(梅江公之後)、西門(由梅塘遷出)、十甲尾(由梅塘遷出)、藍塘、古田、長沙鎮、滸洲嶺、荷樹崗等地,在市外則有子林公與梅江公後裔遷居花縣、陸豐等地,在港澳台地區的也不少,在海外則廣布於泰國、緬甸、印尼、新加坡、美國等地,泰國、緬甸等地還有宗親會、宗祠等組織。侯氏先輩曾有一首溯源之詩,凡姓侯能識此詩者皆為同宗子侄,不過今天已鮮為人知。詩曰:
安國遷居始粵東,德升遺下世華榮。
居仁直學傳惟吉,六世南波萬古隆
(作者:侯 聞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