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婚俗節

梁祝婚俗節

第一屆中國梁祝婚俗節由鄞縣人民政府和寧波市旅遊局聯合主辦,從1999年12月29日開始到2000年元月9日結束。內容包括K啤百合婚慶、開幕式暨利群玫瑰婚典、“蝶之戀”大型遊藝活動和系列文化活動。

發展

當地政府在新世紀來臨之際,舉辦梁祝婚俗節,賃藉梁祝千年情話,演繹永恆愛情主題,旨在通過“寧波梁祝”打響婚俗文化這一旅遊品牌,以此帶動旅遊經濟的發展。

時代不同了,婚俗要改革,但忠貞不渝的梁祝情義永遠不會過時,因為這是民風純樸,家庭幸福的思想基礎,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而梁山伯為官清正,造福於民的官德,這無論在任何時代都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因此,在新的世紀,新的時代,去梁山伯廟拜一拜還是有必要的,見智見仁的中國梁祝婚俗節也還有值得肯定之處的。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故事自東晉以來,盛傳不衰,它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並列為我國四大民間故事而鼎足於文壇。但因為梁祝故事在浙江、江蘇、山東、甘肅、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均有流傳,梁祝故事到底發源於哪裡 日前,經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批覆同意,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落戶寧波鄞州區,這意味著,寧波作為梁祝故事發源地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20世紀30年代,研究梁祝文化的鼻祖錢商揚老先生認定,梁祝廟、墓在寧波西門外十里許的九龍墟,即現在的梁祝文化公園處。

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先生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對“梁祝”文字的來源做了考證,根據民間傳說,共得出10處地方: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考證發現,梁祝墓在全國有多處,而惟廟只寧波一處。加之宋代以後,所有的志書記載,都指明了埋葬地在寧波。80年代莫高先生認證了梁祝故事是地地道道的浙江傳統“土特產”。

內容

至1987年,江、浙、滬三地的民間文學家、歷史學家在寧波召開了梁山伯與祝英台研討會,出席的50多位專家一致認為,梁山伯、祝英台確有其人、其事,梁祝故事發源地就在寧波。

1997年7月,梁祝文化公園 原梁山伯廟 內出土了一座晉代墓葬,雖然沒有出現能確認墓主人身份的墓志銘,但從“前堂後室”墓的規格和隨葬器物的豐富程度,結合晉代的墓葬制度,可以推斷,墓主人是一位出生於寒門的下品官吏。這與眾多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填補了寧波是梁祝故事發源地之說的實物資料。

中國梁祝文化研究會在寧波的“落戶”為梁祝文化公園今年的進一步開發帶來契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