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墓

梁祝墓

作為中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的“梁祝”有著廣泛的流傳性,被歐美稱之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梁祝的墳墓全國就有七處,讀書處有三處,“梁山伯廟”有一處。由於年代久遠,又缺乏權威的記載,究竟在哪兒至今並不能完全確定。

簡介

梁祝墓是梁祝故里的一個主要景點。梁祝故里是梁山伯與祝英台愛情故事的發生地,位於汝南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相傳,在我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台,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於草橋結拜為兄弟,後同到紅羅山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英台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後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台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台被迫含憤上轎。行至山伯墓前,英台執意下轎,哭拜亡靈,因過度悲痛而死亡,後被葬在山伯墓東側。
一千多年來,梁祝愛情故事久傳不衰。這一東方版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不知被多少文藝作品作為經典愛情題材競相傳揚。小提琴協奏典《梁祝》可謂人間仙樂,千古絕唱,聽來盪氣迴腸,餘音不絕,多年來一直蜚聲海內外。以這一故事為背景的地方戲、民間小調、評書小段、剪紙、繪畫以致民風民俗流傳甚廣。逢年過節,當地民眾都會到梁祝墓焚香燒紙,舉行各種文娛活動,以示紀念。
1997年中央電視台“文藝採風”欄目又以《千古絕唱出中原》為題對梁祝故里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報導,該台著名節目主持人周濤與軍事天地節目主持人張莉曾來此採訪。
2005年12月,汝南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梁祝之鄉”。2006年6月,汝南梁祝傳說又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梁祝文化,擴大駐馬店和汝南在全國的知名度,汝南縣特申請馬鄉鎮更名為梁祝鎮。2007年4月3日,河南省民政廳下發檔案:“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汝南縣馬鄉鎮更名為梁祝鎮”。原馬鄉鎮行政區域,整體劃歸梁祝鎮管轄。這是我國首個也將會是唯一一個以梁祝命名的地方行政區
7月19日,梁祝故里河南省汝南馬鄉鎮更名為梁祝鎮揭牌慶典儀式在當地舉行。來自全省各地研究梁祝文化的專家學者,駐馬店市、汝南縣有關方面的領導,外地客商和當地乾群2000餘人冒雨參加了慶典儀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