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瀚嵩

梁瀚嵩

梁瀚嵩(1886--1949)愛國將領。字浩川,廣西賓陽人,壯族。清末就讀於賓陽簡局師範、廣西省立初級師範。辛亥廣西獨立後,參加廣西學生軍北伐援鄂。1916年畢業於保定陸軍講武堂。在桂軍中歷任營長、團長、副師長、代理師長,廣西民團中將副總指揮,南寧區、武鳴區民團指揮官等職,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邕欽前線前敵總指揮、戰工團團長,第四戰區賓陽民團指揮官、賓陽縣長等職。抗戰勝利後和李濟深等反對蔣介石獨裁和發動內戰,1947年春與中國共產黨廣西地下組織建立聯繫,掩護中共黨員,支持武裝鬥爭。1948年2月加入國民黨革命委員會。1949年5月被國民黨軍殺害於賓陽縣新梁村宅第中。1984年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

基本信息

梁瀚嵩(1886—1949)字浩川。陸軍中將,廣西賓陽人。
1914年入保定軍官學校學習。
1916年起在陸榮廷部先後任連長、營長和南寧造幣廠廠長。
1924年在李宗仁部任團長,北伐戰爭中晉升師長。
1930年任廣西民團副總指揮兼南寧區民團指揮官。
1936年被撤廣西民團副總指揮職,之後歷任南寧、桂林、武鳴等區民團指揮官兼行政督察專員。
1938年共產黨員 莫西凡、鄧楚白、 李沛星被國民黨廣西特警逮捕,出面營救獲釋。
1939年6月,中共中央南方局的10多輛汽車運載華僑捐贈的通信器材與藥品,由越南海防運往延安,途經南寧,其以南寧區民團指揮部的名義保護安全過境。11月日軍入侵南寧,在民團指揮部建制下成立戰時工作團,掩護中共在邕寧、隆安等縣開展抗日活動,組織民團。梁任欽邕前敵總指揮,成立戰時工作團組織抗日後被撤南寧民團指揮官職務,調任第五戰區軍事校閱團團長。
1940年被免職。在他未離職前,安全轉移戰工團的先進分子,保存了共產黨的力量。
1943年12月國民政府任命為陸軍少將。
1944年日軍第二次入侵廣西,出任賓陽區民團指揮官,後兼賓陽縣長,期間掩護中共組織和領導民眾抗擊日軍。同意安排一批共產黨員和進步青年到指揮部和賓陽縣臨時政府工作,宣傳和領導民眾抗日。抗日戰爭勝利前夕,國民黨廣西當局以“用人不當”為名,撤掉梁瀚嵩的賓陽區民團指揮官和賓陽縣長職務,保留少將高參空名,委以 有職無權的軍委會桂林辦公廳高參。
1946年12月國民政府復任命為陸軍中將。同年在南京受到中共代表董必武的接見,到上海參與籌建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為民革廣西籌備小組成員。後退役回鄉,將新梁村自家住宅作為中共地下組織、武工隊活動據點,並把部分槍枝、彈藥交武工隊使用。
1949年5月29日,國民黨廣西綏靖公署派兵千餘包圍新梁村,其與武工隊組織民眾奮起抵抗。次日下午新梁村被攻下,犧牲。
1984年自治區人民政府追認為革命烈士,在新梁村為其建造紀念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