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垛鎮

梁垛鎮

梁垛鎮---江蘇省東台市南部十公里處。相傳在唐開元年間即有灶民在此燒鹽。明初設定鹽課司,有九橋十三巷三十六個廟堂之說。舊時“梁垛八景”,曾使遊客流連忘返。梁垛鎮總面積70平方公里,耕地57500畝,下轄29個村,193個村民小組,1個街道辦事處,4個居委會,45976人。這裡水陸交通便捷,204國道、安時公路、新長鐵路穿鎮而過,南距南通港120公里,北至鹽城機場僅70公里,通榆河、串場河南北貫通。這裡是東台市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省政府批准的對外開放重點衛星鄉鎮之一。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梁垛鎮梁垛鎮
一望平川的東台市境內素有“三山”之美談,唯梁垛鎮的“土山”是真山。從市區南下10公里,“土山即歷歷在目。山腳下的梁垛鎮系東台市強鎮之一。梁垛鎮現轄29個自然村、1個街道辦事處和4個居委會。該鎮南北長9公里,東西寬8公里,總面積65。3平方公里,總人口為4.76萬人.貫穿南北的204國道、通榆運河、串場河與西傍的安時公路、安時河以及越境的新長鐵路,自然組成了兩個“川”字形的水陸通道,由此連線大江南北和全國各地。地理交通條件和潛在的發展優勢,使梁垛鎮成為蘇中沿海地區的咽喉重鎮。

“木車吱吱過青石”是古老集鎮運鹽送貨的寫照,如今的梁垛已是鎮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梁垛鎮古稱“南梁”,相傳成陸時乃一望斥鹵之地,隅有一帶垛。唐開元(713)時始有徙民“就垛結盧,網漁煮鹵,聚居生息”。洪武元年(1368)建場設課,謂“梁垛場”,屬泰州轄下十場之一。至嘉慶時(1796)有灶戶7225家,灶丁20474人,鹵池1560口,灶房1161所。鹽業興盛,商賈雲集,徙來定居者不絕,或經商,或工藝,集市大興,集鎮形成。時“大市通衢,蕃以磚石,南北三里”,在九橋十三巷、三十六廟堂和古堰觀濤、長橋望月、賢祠古蔭、柳浪聞鶯、玉井流甘等名勝,垛築土山(又名湧泉墩)至今尚存,土山高三丈余,頂寬十餘丈。相傳古無此山,近垛地有一泓積水窪地,水味甘美,天旱不涸,取之不竭,似有湧泉。遠近灶民多到此擔水飲用,清順治年間,灶民浚塘壘土成墩,名曰“湧泉墩”。上建觀音閣,以感觀音賜水之恩。嘉慶十四年,灶民公捐重建土山,上建大殿三楹,前殿三楹,西廂四楹,進山牌樓一座,遍植松柏銀杏,名曰“觀音山”,至此稱“山”。山下三面環水,銀塘疊翠,山頭廟宇聳立,鐘鼓常鳴。山山水水,交相輝映,實為古梁垛之一大勝景。

梁垛鎮梁垛鎮
自古幽境多雅士。明嘉靖二十四年,范文正公嫡傳十代孫時新公遷居南梁,其子孫譽端為先人建祠十八間(現梁垛鎮梁東村四組),稱之“范公享堂”。清嘉慶名士周庠,著有《海燕堂詩集》四卷,東台市區內文昌閣(即魁星樓)之《建文昌閣記》亦為所撰。揚州八怪之一鄭燮(鄭板橋)亦曾駐足梁垛。清名士吳嘉紀墓(號野人)在鎮南1公里開家舍(現梁垛鎮梁南村六組)。其友程岫(字雲家)善詩工畫,與世人多有詠和,著《江村詩》,並有“蒹葭並立圖“傳世,圖中繪吳程二人。近代名士盧少薌借詩罵世:“看爾才得吹灰力,便覺輕狂欲上天”。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駐馬尼拉領事館主事盧秉樞先生(即盧少薌之子),拒為日軍募集捐款,為國殉難,後安葬於南京菊花台。現代著名地理學者、美籍華人江映澄教授,心繫華夏,為子女取名為“念華”、“慕唐”。1972年,日本與我國領土釣魚島主權歸屬發生爭端,以江教授為首組成“中國人民保衛釣魚島主權行動委員會”,用確鑿的證據為維護祖國領土完整作出了不懈的努力。

資源產業

梁垛鎮梁垛鎮
梁垛鎮是一個農副產品資源十分豐富的鄉鎮,每年產糧30000噸,棉花l400噸,油料l300噸,出欄生豬40000頭,出籠菜禽70萬隻,產繭300噸,水產品400多噸,生產食用菌l00多萬方。各類專業大戶不斷湧現,專業村已成規模。種植業上,堤東以旱糧、蠶桑為主,堤西以水稻、棉花為主,通榆線以蔬菜、藥材、花卉等特經作物為主。多種經營上,形成了蠶繭每骨雞、山羊、生豬、禽蛋、青蝦、大棚蔬菜、果園、花卉藥材、食用菌等十大種養基地。

梁垛鎮是東台市工業發展先進鄉鎮,也是蘇中、蘇北“建材強鎮”。已初步形成以建材為主體,化工、輕紡、冶煉、機械等為支柱的工業格局。全鎮企業主產品有:425#、525#矽酸鹽水泥、紅標磚、各種精鑄件、氯化芋、2.4——2.6苯甲醛、對氯苯甲醛苯甲醯氯乙氯頻吶酮、3A、4A級自廠絲、拉鏈、粘膠絨毛尼龍絨毛、各種砂輪製品、金銀提煉等。現有工業企業40多家。其中鹽城磊達建村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1.1億元,主產建築材料、精鑄件、編織袋等。梁垛年產水泥90萬噸,紅標磚1.l億塊。公司年銷售2億元,利稅3000萬元。“梅花鹿”水泥為省鄉鎮名牌產品,獲IS09002質量認證。其他企業的產品產量,如自廠絲近l00噸等。

梁垛鎮大力推行“鳳還巢”工程,吸引能人回鄉創業辦廠,先後吸引26名在外創業有成人員,興辦企業19家;大力推行“引資造血”,主攻經濟發達地區、外商密集區等重點區域,突出大項目、高新技術項目、產業配套項目和高利稅項目,全面出擊,重點突破,抓出成效,促進了一批新項目投產達效。先後引進資金8165萬元,引進項目12個,其中已有10個項目投產運行。

招商引資

梁垛鎮梁垛鎮
在招商引資、項目推進過程中,梁垛鎮突出培育產業特色,形成產業群體,梁垛鎮新辦服裝加工企業4家,縫紉設備有1000台套。永聯服飾公司在原投資1000萬元基礎上,又引進外資50萬美元迅速壯大企業實力,通過與國內知名服裝企業龍達飛真維斯公司的業務合作,僅外銷成衣就達60萬套;美倫服飾公司西班牙參怡公司聯營,引進先進的電腦排料系統實施擴能增效,一批新產品迅速打入歐美市場,年產外貿服裝150萬件,實現銷售8000萬元,創匯1000萬美元。精密鑄造是梁垛鎮的特色產業,原來只有東威精密鑄造“一花獨放”。近年來,該鎮抓住製造業涌動機遇,以東威公司為龍頭,充分發揮產業優勢,鼓勵專業技術人員與民間資本結合,用“母雞下蛋”的方式,實現“二次創業”,拓展市場空間,形成了精密鑄造生產的規模效應。梁垛鎮已有12家精鑄企業,預計年產鑄件9000噸,銷售超億元,稅收總量僅次於建材產業。

首期投資500萬元的農業招商引資項目----通源苗木花卉產業化基地建設在東台市梁垛鎮正式開工。基地由東台市通源建築工程公司投資建設,首期投資500萬元,預計總投資1500萬元。基地租用土地共600畝,一期開發300畝,建成標準鋼架大棚100畝,全部採用穴盤育苗,主要種植高中低檔苗木花卉上百個品種。項目建成後,預計可年產2000萬株各類苗木花卉,實現銷售5000萬元。基地的建成,是梁垛鎮繼成功建設梁南蠶桑高效農業基地和如意無公害大棚蔬菜基地兩大產業化示範基地後,第三個特色高效農業示範基地。

城鎮建設

梁垛鎮小城鎮建設有了長足發展。集鎮沿204國道分為西部舊區和東部新區。建成區2平方公里,集鎮總人口,9150人。鎮區形成了“四縱四橫”的道路骨架。政府、金融、建設、電信、公安、廣電、計生、教育、衛生等近20棟大樓近年來全部東遷至集鎮新區,個體私營園區、市場貿易區正加快招商引資和建設步伐。整個集鎮新區高樓林立、道路寬暢、布局合理、功能明晰、設施配套、環境優美。“一帆風順”的鎮標激勵梁垛人民意氣風發,眾志成城,昂首邁向新世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