桿欄式房屋

桿欄式房屋

乾欄建築是南方少數民族的建築風格,古時流行於南方百越民族的居住區,這種建築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這種建築適合那些居住於雨水多比較潮濕地方的人。現在主要流行於壯族居住的比較偏遠的地區,包括廣西中西部、雲南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其他民族的乾欄也有,但是受到漢式建築和佛教建築的影響較多。

桿欄式房屋簡介

河姆渡居

桿欄式房屋桿欄式房屋
民住在桿欄式房子裡。這是一種木結構的地面建築。

建築原因

為什麼要這樣建

桿欄式房屋桿欄式房屋
呢?浙江地區地勢低洼,潮濕溫熱。我國先民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風和防潮性能,於是蓋造桿欄式房屋 。這種木建築房屋,一般都由若乾木樁圓木木板組成,下部有木柱構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採取打樁的方法建成。樁木打成後,上架橫樑,再鋪板材,然後在木板上立柱構建梁架和屋頂,形成架空的建築房屋。桿欄式建築,既可防蛇蟲猛獸之害,又可避潮濕,下面還可養殖家禽家畜。

採用居住

至今,我國

桿欄式房屋桿欄式房屋
西南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尚採用這種古老建築形式。
桿欄式房屋是河姆渡居民在木結構建築上的一個了不起的創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