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滅成漢之戰

中國東晉永和二年(成漢嘉寧元年,346)十月,左右朝政的安西將軍、荊州刺史桓溫欲乘成漢主李勢繼位不久、臣民不附、不修戰備之機,發兵攻漢。將佐顧慮後趙南下,以為不可。江夏相袁喬認為,方略大事不必待眾議一致而後決;且江防已固,漢比趙弱,宜先取漢。桓溫採納其議,於十一月率益州刺史周撫等西征成漢,以袁喬領2000人為前鋒。三年二月,至青衣(今四川青神)。李勢派叔父李福、從兄李權及昝堅等將率眾自山陽(今四川彭山東)赴合水(今四川樂山東南)拒晉軍。

桓溫滅成漢之戰

正文

昝堅卻自行引兵渡向犍為(今四川宜賓西北)。三月,桓溫至彭模(今四川彭山),集全軍為一路,帶三日糧,輕裝直趨成都。路遇李權軍,三戰三捷,漢將李位都投降。昝堅聞訊率部還救,得悉晉軍距成都僅十里,部眾懼而潰散。李勢全軍出戰,晉軍前鋒受挫,參軍龔護戰死,眾懼欲退。而鼓吏誤鳴鼓進擊,袁喬拔劍督士卒奮擊,扭轉戰局,大破漢軍。晉軍乘勝入成都,李勢逃而後降,受到寬待。桓溫令周撫鎮守彭模,自率師返江陵(今屬湖北)。周撫經兩年盡殲漢軍殘部,蜀地全歸東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