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虎天牛

桑虎天牛

桑虎天牛, 鞘翅目動物,又名虎天牛、虎斑天牛。天牛科的動物,分布在全國主要桑蠶區。幼蟲蛀食桑樹枝幹,嚴重影響桑葉產量、質量。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桑虎天牛
【別名】 虎天牛、虎斑天牛
【學名】 Xy10trechus chinensis Chevrolat
【 目 】 鞘翅目
【 科 】 天牛科
【寄主】 桑、蘋果柑桔葡萄
【為害特點】 幼蟲蛀食桑樹枝幹,致隧道寬大,樹皮龜裂,養分、水分傳送受阻,使桑樹枝細葉小,產量降低,嚴重的大量枯死。近年該蟲在北方老桑園中為害猖撅,有的寄生率高達60一80%。嚴重影響桑葉產量、質量。

【特徵描述】

成蟲體長16—28mm,形似胡蜂。觸角短,僅達鞘翅基部。前胸背板近球形,有黃、赤褐、黑色橫條斑。鞘翅基部寬闊,翅上生黃色和黑色相間的斜帶。雌蟲前胸背板前緣鮮黃,腹部末端尖,裸露鞘翅之外。雄蟲前胸背板前緣灰黃色至褐色,腹部末端被鞘翅蓋住。卵長5mm,長橢圓形乳白色。末齡幼蟲體長80mm,淺黃色,圓筒形。頭小,藏在第一胸節內。第一胸節膨大,背面前緣及兩側各生一褐色塊狀斑紋。腹部各節背面、腹面具黃褐色步泡突。裸蛹長30mm,紡錘形,淺黃色。

【發生規律】

遼寧、山東3年發生二代,以幼蟲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開始活動,5月上旬—6月下旬老熟幼蟲陸續化蛹,6月上旬開始羽化、交配產卵,6月下旬一7月上旬進入羽化高峰期。成蟲出孔後很快交尾產卵,孵化後的幼蟲蛀食至11月上旬即越冬。第二年春季繼續為害至7月下旬到8月間,成蟲羽化出孔,完成l代;前後共14個月。成蟲再產卵後孵化的幼蟲要越二次冬,在第4年的6月再羽化,共經22個月才又完成一個世代,因此完成2個世代,約需3年。該蟲世代重疊十分明顯。卵期10.6天。幼蟲蛻皮5—6次,幼蟲老熟後調頭向上蛀食7—8cm,在隧道一側蛀1橢圓形蛀入孔。老熟幼蟲經蛀入孔深入木質部,蛀成“7”形隧道,並咬很多木屑堵住隧道上方形成蛹室,化蛹在蛹室里,蛹期21天。成蟲羽化出來後把木屑和蟲糞扒開,從原蛀入孔再咬開表皮而出孔。雌蟲把卵產在樹幹的裂口或縫隙內,每次產1粒,每雌可產104粒。雌蟲壽命18.6天,雄蟲24.8天。品種間受害程度有差異:秋雨、鐵把、劍持、湖桑等品種受害重於大白條、西昌、嘟嚕桑等。地桑、無乾的密植桑不受害。樹齡大受害重,樹齡小受害輕。生長旺盛、樹皮裂縫少、枯死組織少受害輕。天敵有啄木鳥。

【防治方法】

(1)6月上旬—8月上旬捕捉成蟲。(2)刺殺桑皮內的幼蟲。(3)挖除的枯死株,要求在5月下旬以前燒毀。(4)全力養護新栽幼桑,樹皮上有油浸狀小黑點時,及時捕殺樹內幼蟲。夏伐後要再仔細檢查一次。(5)必要時用毒簽插入最下蛀孔或用80%敵敵畏乳油10倍液浸漬的棉球堵塞蛀入孔。也可用50%殺螟松乳油l00倍液於夏伐後噴灑樹皮。(6)注意保護天敵。

【地理分布】

分布在全國主要桑蠶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