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薊馬

桑薊馬

桑薊馬是一種夏秋季刺吸桑葉汁液的重要害蟲。纓翅目,薊馬科。成蟲體長1毫米左右,紡錘形,淡黃色,觸角8節,口器銼吸式。雄蟲交尾後3-5天即死,卵期5-7天,蛻皮3次,共經10-13天羽化。

基本信息

名車

桑薊馬(mulberry thrips)
一種夏秋季刺吸桑葉汁液的重要害蟲。纓翅目,薊馬科。學名

桑薊馬桑薊馬
Pseudcden drothrips mori Niwa

形態

成蟲體長1毫米左右,紡錘形,淡黃色,觸角8節,口器

桑薊馬桑薊馬
吸式。翅細而狹長,灰白色透明,邊緣具長毛。雌蟲腹部末端狹長,產卵管短,向下彎曲,兩側有鋸齒狀突起,翅僅達腹末。雄蟲體色較深,腹末節鈍圓,翅蓋過腹末跗節2節,末端具兩爪及可伸縮的圓胞。

生活習性

桑薊馬一年發生10代左右,以最後1代成蟲在枯枝落葉、樹皮裂隙、雜草中越冬。越冬成蟲於第2年春葉萌發時即開始活動,在葉背為害,爬行時常把尾端上舉,一遇驚動,即翹尾而逃。雄蟲交尾後3-5天即死,卵期5-7天,蛻皮3次,共經10-13天羽化。

分布為害

桑薊馬在中國各省蠶區和日本都有發生。在桑樹上的蟲口密度自春至夏逐漸上升,夏伐時集中在春伐田塊及補缺桑株上,夏伐株新梢抽長後,蟲口重又回升,7月中旬起各種田塊蟲口密度均較高,為害普遍嚴重。晚秋蠶期蟲口密度又再度下降。通常上代若蟲在4-8片葉上吸汁,下代成蟲又有新梢嫩葉上產卵,隨著新梢的持續向上生長,造成不斷由下而上,分層受害的現象。因此,各期秋蠶適熟葉乾、萎、褐、銹、無可利用,嚴重地影響了蠶繭生產。

防治

在發生數量多時,可噴用40%樂果乳油15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2000倍液、或20型洗衣粉200倍液,均有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