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坪鎮

桑坪鎮

桑坪鎮系雲陽縣東北角的一個邊貿農業大鎮,東與奉節建龍鄉為鄰,西同江口鎮接壤,南和大陽鄉連界,北同奉節桃樹鄉相連,全鎮52.98平方公里,鹹池水庫所在地的梅溪河支流從鎮內橫穿而過,四條小河形成水域網路,四面群山擁抱,中間成為盆底--桑坪壩,桑坪鎮也因此而得名。桑坪鎮下轄石灰嶺村、玉皇岈村、嶺崗村、桑坪村、塘岈村、牛毛坪村、張莊村、倉坊村、北灣村、磨溝村、羊奶溝村、三灣村、黃沙村、珠寶溝村、包溝村、涼水泉村、東萬溝村、白土墁村、西萬溝村、橫嶺村等20個行政村,178個村民小組,2.2萬餘人,總面積38.7萬畝,其中林地34.3萬畝,森林復蓋率達38.7%,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豐富,特產豐饒,農產品主要有山芋肉、香菇、木耳、天麻、板栗、核桃、獼猴桃、生漆、油桐、桔梗及無核柿等。

基本信息

河南省南陽市西峽縣桑坪鎮

簡介

桑坪鎮桑坪鎮

桑坪鎮地處西峽縣西北邊陲,系三市(宛、洛、三門峽)三縣(欒川、盧氏、西峽)結合部,豫331(老豫48)線公路橫貫全境。地形以山地為主,鎮政府所在地海拔580米,氣候濕涼濕潤,年均氣溫15℃,降水量8000mm左右。桑坪鎮下轄石灰嶺村、玉皇岈村、嶺崗村、桑坪村、塘岈村、牛毛坪村、張莊村、倉坊村、北灣村、磨溝村、羊奶溝村、三灣村、黃沙村、珠寶溝村、包溝村、涼水泉村、東萬溝村、白土墁村、西萬溝村、橫嶺村等20個行政村,178個村民小組,2.2萬餘人,總面積38.7萬畝,其中林地34.3萬畝,森林復蓋率達38.7%,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豐富,特產豐饒,農產品主要有山芋肉、香菇、木耳、天麻、板栗、核桃、獼猴桃、生漆、油桐、桔梗及無核柿等。礦產品資源主要有大理石、紅柱石、花崗岩、海泡石、石灰石、金、銅、鐵等。林木資源主要以櫟樹為主的落葉林。野生動物資源主要有香獐、草鹿、松鼠、野豬、果子狸及珍稀動物水獺、娃娃魚等;旅遊觀光資源主要有悟空廟等。

具體

桑坪集鎮由嶺崗工業區、北灣蔬菜區和桑坪中心商貿區三部分組成,總面積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3000人,現有東大街、北大街、南大街等5條街道,南環、北環兩路已具雛形,街道全部硬化、綠化,排水 設施齊全。

發展情況

鎮境南朝宋期間始設修陽縣,治在今桑坪鎮塘岈村柴林扒(明稱永樂城)。北魏置修陽郡、修陽縣,郡縣治仍在塘岈村柴林扒。北周時,郡、縣皆廢。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設桑坪保。明清曾設黃沙保,五道河以上歸花山保。民國元年(1912年)屬內鄉縣北四區。民國二十年(1931年)屬內鄉縣第九區。1949年建鄉,屬米坪區。1951年由米坪區析出,建桑坪區,轄13個小區。1956年境內設黃沙、桑坪2箇中心鄉。1958年建桑坪人民公社。1961年恢復區制,轄黃沙、萬溝、桑坪、張莊、黑煙鎮、石界河6個小公社。1963年把黑煙鎮、石界河2公社劃歸米坪區。1969年撤區並社,復為桑坪公社。1983年12月改稱桑坪鄉。1996年12月經河南省政府批准建桑坪鎮。

鎮境地形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518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580米,最大的山峰有摩雲垛,海拔2070米。較大的山峰有青銅山、失馬崖、楊領,海拔分別為1354米、1661米、1501米。 灌河由黃沙村三道河入境,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黃沙、三灣、塘岈、羊奶溝、北灣、桑坪、嶺崗、玉皇岈、石灰嶺9個村、東南入石界河鎮,境內長22公里,主要支流有東萬溝河、西萬溝河、包溝河、珠寶溝河、張莊河、磨溝河。

桑坪鎮氣候濕涼濕潤,年均氣溫13.9℃,年平均降水量732mm,全年無霜期227天。

鎮地處北部深山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林地面積34.3萬畝,人均林地15畝多,森林復蓋率96.6%,木材蓄積量50萬立方米。林木種類多達300餘種,以栗樹、櫟樹、青岡樹、松樹、榆樹、楸樹、漆樹、楊樹、桃樹、核桃樹、桑樹、椴樹、楓楊樹、冬青樹、山萸肉樹較多,珍稀林木有七葉樹、紫荊樹、銀杏樹、杜仲樹、合歡樹、杜鵑樹、紅豆杉、塔杉等。野生動物油金錢豹、香樟、草鹿、野鹿、羚羊、野豬、狐狸、松鼠、八哥、飛鼯、黃鶯、錦雞、野鴨、鹰鵰、斑鳩、杜鵑、貓頭鷹、百靈、啄木鳥、野豬、娃娃魚等,農副產品主要有山芋肉、香菇、木耳、天麻、板栗、核桃、獼猴桃、生漆、油桐、柿餅、無核柿、猴頭菇、羊肚菌、桐籽等,主要的中藥材有桔梗、二花、連翹、柴胡、靈芝、辛夷、金釵石斛、杜仲、五味子等。

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大理石、紅柱石、花崗石、海泡石、石灰石、金、銅、鐵等。紅柱石年開採4500噸,大理石年開採20萬立方米,鎮境有全省最大的雪花白大理石礦,具有質地優良上乘,色澤純白無瑕,結構緻密、質地堅硬、抗壓強度高、吸水率很小、耐磨性優良、耐腐蝕性強、抗凍性很好、耐久性和裝飾性均好等特點。儲量在1.5億立方米。

鎮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觀光資源主要有蓮花山大聖廟、六羊山、鴿子洞、神仙洞、青銅山等。

鎮山深地僻,自古交通比賽。西漢時期形成的西峽——靈寶的人馬馱道,為西峽北山的重要通道。1939年4月修通西坪花園關——黃沙公路,全長約40公里,為西坪、寨根、桑坪之間的重要通道。1963年至1965年,將雙龍至黃沙段的人馬馱道闢為公路(省道331線),從此溝通了伏牛山南北南陽、三門峽的交通線。1975年至1983年,修通萬溝——橫嶺、嶺崗——牛毛坪、東萬溝——白土曼等鄉村公路,至此全鎮20個村全部通汽車。1981年架設桑坪鎮灌河公路大橋,加強了灌河兩岸人民的聯繫,1990年架設黃沙灌河公路橋、三灣灌河鐵橋,又陸續架設了嶺崗灌河大橋、北灣灌河大橋、石灰嶺灌河大橋、塘岈灌河大橋等。2005年開始啟動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20個村莊全部實現村村通公路。現正修建的三門峽——淅川的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鎮民間文化豐富多彩,傳統文化有戲劇、獅子舞、旱船、民樂、腰鼓、秧歌等。富有強烈地方特色的桑坪鎮獅子舞粗狂、奔放,可在13個桌子上表演,可爬上11米的天梯,聞名數百里,年年在元宵節參加縣組織的民間文化藝術展,曾參加新鄉百泉全國醫藥交流會,舞紅豫西南,先後到四川、湖北、貴州、瀋陽、福建等地參加演出,受到各地普遍歡迎。

鎮境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人口多數由外地遷入,以明清時江南人遷入俱多,部分風俗習慣仍保持著江南人的遺風。鎮共有115個姓氏,前十大性分別是余、楊、王、張、李、周、應、劉、朱、徐。桑坪鎮人才輩出,名人主要有:河南省郵政局局長楊漢振;北京市桑達利機械工程公司董事長、全國五一勞動模範費春寶;鄭州大學新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楊中華;鄭東新區地稅局局長余世欽;中鐵二十三局副總經理楊鑫;長春市16軍副師長袁紅鋼;武警總部政治處辦公室幹部、作家徐準;北京市鐵路局副局長餘澤西;鄭州市建設銀行副行長王小虎;濟南藝術學院戲曲學院黨總支書記張琰;南陽市臥龍區常務副區長餘澤厚;西峽縣人大副主任張學亭;西峽葉逢春野蜂蜜酒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逢春;西峽多爾瑪副食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余世虎等。

桑坪集鎮由嶺崗新型社區、北灣新型社區和桑坪中心商貿區三部分組成,總面積2.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5000人,現有人民路、建設路、三官廟街等6條街道,近幾年,正在大力開發建設集鎮南區切已具雛形,街道全部硬化、綠化。街道兩旁高樓林立,集鎮每月二、五、八逢集,農曆四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為傳統物資交流大會,是西峽北部山區土特產的重要集散地。集鎮電力、通訊、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服務設施齊全,商業貿易發達。

重慶市雲陽縣桑坪鎮

簡介

桑坪鎮系雲陽縣東北角的一個邊貿農業大鎮,東與奉節建龍鄉為鄰,西同團壩鄉接壤,南和大陽鄉連界,北同奉節桃樹鄉相連,全鎮52.98平方公里,鹹池水庫所在地的梅溪河支流從鎮內橫穿而過,四條小河形成水域網路,四面群山擁抱,中間成為盆底——桑坪壩,桑坪鎮也因此而得名。桑坪鎮屬高中山丘陵地區,南以無量山為屏,北依長龍山支脈為靠,南北高,東西低。最高處南星村磨盤寨海拔1374米,鎮政府駐地桑坪壩海拔750米最低。四面環山,形成盆形。北面山脈呈一溜水斜坡式,起伏不大,形成四溝,南邊無量山坡度高達60度。土壤以中性沙壤土為主。氣候屬亞熱帶濕潤小盆地氣候,立體氣候比較明顯,全年氣溫較低,常年平均氣溫13.2℃,無霜期約290天,年日照時數1440小時,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降雨1160毫米,氣候溫和,植被保護極好,森林復蓋率近45%,牧草地144.30公頃,森林1967.75公頃,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土地805.16公頃。楠竹面積5000多畝。野生日常動植物較多,水質清澈,空氣清新,是休閒納涼的好去處。

全鎮農戶數為5193戶,現有人口18503 人,其中農業人口18088 人。有黨支部12個,10個行政村,39個村民小組 ,均系漢族。隨著近幾年來的小集鎮建設,農業人口逐漸轉移,外出務工及從事第二三產業人口達7000多人。

詳細介紹

桑坪鎮是一個傳統的農業鄉鎮,以種養業為主。現有耕地面積10283畝,其中水田6239 畝。旱地3440 畝,其中坡度25。以上耕地550 畝。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馬鈴薯、紅苕、小麥、油菜及其他多類蔬菜。特別是馬鈴薯,數量多,品質好,是低山鄉鎮更換種薯的好去處。經濟作物有油菜、黃豆、綠豆、豌豆、胡豆、花生、蘑芋等。

經濟林木種類繁多,主要有板栗、核桃、柿子、梨、蜜猴桃和杜種、黃白、銀花、天麻等中藥材以及毛茶等。蔬菜有黃花、竹蓀、海椒等幾十個品種,特別以黃花和竹蓀最為有名。副業以養羊、牛、豬、雞、鴨、兔為主,桑坪山羊遠銷江、浙、鄂、渝等幾大省市。

養殖種植

境內有四大溝流匯成的穿不得流而過的梅溪河支流,有良好的水資源。建有小型水電站一座,沿溪河養鴨極多。有小型水庫3座,山平塘、山灣塘223口,加上近幾年來修建的人飲池,全鎮基本實現自流灌溉。2003年,全鎮糧食總產7602噸,畝產432千克。藥材種植面積達700畝,產量235噸。經濟作物面積達2850 畝,蔬菜作物播面3705畝,產量3872 噸。2004年該鎮山羊飼養量26345隻,人均飼養山羊達1.5隻,山羊出欄9736隻,山羊存欄 16609隻(其中能繁母羊 2612隻),20隻以上大戶200多戶。

以牛為主的大牲畜出欄1538頭,存欄9165頭,肉產量148噸,生豬出欄12853頭,存欄7359頭,肉產量1092噸。雞鴨為主的家禽出欄37067頭,存欄22897隻,肉產量90噸,禽蛋產量57噸。兔出欄2145隻,存欄4469隻,肉產量6.5噸,產毛3噸。楠竹面積7500多畝,並形成良好的發展態勢;有栽桑養蠶的傳統,現有桑園470多畝,可養蠶1500張以上,產繭可達40噸。各村主導產業突出,主要有中藥材種植,板栗、銀杏等乾果產業,黃花、竹蓀等特色蔬菜和遲熟玉米、煙燻臘肉等土特食品具有相當規模。

商業

桑坪鎮商業起步很早,至80年代初就已成為雲陽縣東北的邊貿鎮。政府所在地距縣城102公里,距奉節縣城78公里,距渝巴路最近公路線26公里,現有集鎮面積22.838公傾,集鎮街道路總長3.3公里,已硬化2.2公里,有居民近900戶、4200人,個體工商戶100多家,私營企業3家,鄉鎮企業1個,以山羊、藥材為主的農副產品市場名響川陝及江浙幾大省市。集鎮已建成以山羊為主的農副特色產品商貿集鎮。在集鎮區中部建有一占地0.63公傾的牲畜交易專業市場,享譽渝、陝、鄂、湘幾大省市,牲畜、乾果、藥材等商品成交量居全縣之冠。1996年,由鎮人民政府牽頭,以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為依託,組建了渝、陝、鄂羊業交易中心,有信用社及其它社會服務和執法機構,集鎮內有錄像室、歌舞廳、旅館等休閒娛樂場所,開通了聯通、移動及G網通訊,程控電話復蓋率90%,電網實現了農網改造,已改建集鎮供水站,自來水用水率到達100%。

到2003年人均純收入達到1667 元,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351000百元,其中農業收入130800百元,牧業收入51500元,工業收入50500百元,建築業收37500百元,運輸業收入27800百元,商飲業收入29100百元,服務業收入20550百元。農民外出勞務收入78000百元。可分配淨收入總額307743百元。 通過改革開改後這近二十年的發展,社會事業有長足進步,鎮內公路總長153公里,與鎮外連通公路9條,村村通公路,90%的組已通公路,貨客運車100多輛,其中客車六輛。投資85萬改建集鎮供水工程,全鎮小型水庫3座,223口山灣、山坪塘;集鎮電網得以改造,各村通電,並正在實施農網改造;已開通移動、聯通通訊和133網,程控電話裝機1000多門,實現電話村村通,90%組通電話。

98年投資72萬元,新建鎮中學校舍和教師宿舍1200平米,投資90萬元新建國小教學樓和教師宿舍1550平米。幾年來投資60多萬元新建改建梨坪、茅坪、大堡、長樂村校和村辦公室。2003年,投資近60萬新建了集鎮幼稚園,新建青獅村小和村辦公室200平米。現有教師81人,學生近3080人。2000年投資20餘萬新修衛生院門診樓400平米,增添了衛生醫療設施,基本開齊了各科門診室,建立完善了各村的醫療衛生點,有近10家個體醫藥店,從業人員近40人;廣播電視復蓋率70%,以學校為中心組建了文娛服務隊,民眾文化生活水平提高。87年新建了桑坪鎮敬老院,現住有老人24人,孤兒一人,基本能解決鎮內無兒無女戶的養老問題。

桑坪鎮以三大戰略全力打造三大基地,即基礎設建設戰略,農村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戰略,小集鎮建設戰略,著力打造萬畝竹海,優質山羊生產基地,蠶桑基地,建設商貿型邊貿集鎮,形成以基地為基礎,以集鎮為視窗,以個體私營經濟為龍頭的產供銷一條龍發展型格局。

桑坪農特產品

桑坪山羊

——山羊是桑坪鎮傳統養殖產品,肉質細膩,膻味小,營養價質高,產量大,已成規模。目前山羊飼養量26345隻,人均飼養山羊達1.5隻,山羊出欄9736隻,山羊存欄16609隻(其中能繁母羊2612隻),板皮也得以迅速發展。

桑坪熏臘肉

——該鎮生豬是傳統養殖項目,在農村有自然熏制臘肉的習俗,桑坪臘肉選取以非飼料養殖的生豬,取肉塊在加熱的炒溫的鹽中炒,後置於大木桶中漬,然後取出,以柏樹枝、核桃殼、柑桔皮等不完全燃燒的濃煙燻乾製成。其味鮮香,色澤鮮艷,炒燉均可,入口生澤,回味無窮。2003年桑坪鎮生豬出欄12853頭,肉產量達1092噸,臘肉近40噸。

桑坪竹蓀

——桑坪竹蓀色澤雪白剔透,網眼細密,肉質肥厚,入口細滑,為桑坪鎮天然楠竹在自然狀態下自發生長的純天然環保食品。因系天然生長,現在該鎮產量約可達到500公斤,因其營養價質較高,產量較少,市場價高達400元/公斤。

桑坪黃花

——桑坪黃花主產地在梨坪、茅坪、長樂、三合等村,目前黃花種植面積廣,品質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