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桐梓縣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2006-2010年)》的通知

殘疾人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增強為殘疾人服務功能。 10、增強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服務功能。 7、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高為殘疾人綜合服務的能力。

(一)殘疾人康復工作成效明顯
“十五”期間,我縣通過實施“視覺第一中國行動”、“香港健康快車”、“長江新里程計畫”、“國家彩票公益康復項目”和“五個一”康復工程捐贈等活動,使2290名殘疾人功能得到改善。五年來,全縣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482例,聾兒語言康復訓練64名,免費開展麻風畸殘矯治手術10例,假肢裝配64例,桐梓縣假肢站還為全市14個縣、市、區安裝假肢483例,肢體殘疾人康復訓練77名,腦癱兒童康復訓練14名,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46名,低視力配鏡41件,為殘疾人提供用品用具服務供應1356件,培訓殘疾兒童家長146人次。
(二)殘疾人教育、就業工作得到加強
殘疾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得到有效保障,通過實施“扶殘助學”、“西部盲童入學”、“春雨行動”、“彩票公益金助學”等助學項目和社會捐助,使356名殘疾兒童隨班就讀。
職業教育穩步發展。城鎮殘疾人技能培訓196人,農村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620人,盲人保健按摩培訓14人,培訓後就業率達92%以上。城鎮新增就業263人,農村從業13810人。
殘疾人就業狀況進一步改善。全縣城鎮殘疾人就業894人,盲人按摩44人,徵收殘疾人就業保障金62萬元。我縣選送兩名殘疾人參加貴州省第三屆職業技能競賽,獲得了網頁設計第三名。
(三)扶貧解困工作取得新進展
全縣共有16280名農村殘疾人擺脫貧困,其中13300人穩定解決溫飽,殘疾人社會保障進一步加強,2794名殘疾人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貧困救助。
(四)無障礙環境建設步伐加快
海校社區至新華書店段第一條盲道建成後,新華書店至步行街口兩邊盲道相繼建成,河濱大道兩側盲道建設與改建的河濱大道共同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線。目前,全縣盲道、坡道建設正逐步加強,新建、改擴建項目都已按國家標準進行建設。其他無障礙建設如公共場所免費為殘疾人開放、電視台開設行間字幕、視窗行業手語服務、公共場所、廁所和樓梯的無障礙建設等正逐步完善和實施。
(五)宣傳文體日益活躍
殘疾人宣傳、文體體育得到發展和提高。圖書館、體育館等公共場所免費為殘疾人提供方便和服務。殘疾人運動員在省、市殘運會上共獲得金牌7枚、銀牌5枚、銅牌3枚,肢體殘疾人段徐升、婁小龍還被指定參加全國第七屆殘疾人運動會。
殘疾人事業“十五”計畫各項任務的全面完成,有效改善了廣大殘疾人的基本生活,為殘疾人同全縣人民一道實現小康生活打下了基礎。但是,由於客觀條件和殘疾障礙的影響,殘疾人總體生活狀況和社會平均水平還有較大差距,相當多的殘疾人貧困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基本生活難以穩定保障,殘疾人在康復、教育、就業等方面仍存在許多困難,改善殘疾人參與社會環境和條件的長效機制還不健全,建設殘疾人小康生活的任務還很艱巨。發展殘疾人事業,改善殘疾人狀況,促進殘疾人事業與我縣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
二、“十一五”發展綱要的總體目標和指導原則
“十一五”期間,要堅持以人為本和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實現殘疾人事業發展與全縣發展目標相適應,統一標準,兼顧特性,同步實施,大體一致,建立和完善殘疾人脫貧致富的長效機制,改善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的社會環境。
(一)總體目標
殘疾人基本生活總體初步達到小康水平。全面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通過實施重點工程,使5300人(次)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農村貧困殘疾人脫貧,組織實施殘疾人危房改造,改善9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居住條件。將貧困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範圍,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基本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三類”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達85%以上,發展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和高中教育。城鎮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得到職業指導和培訓,就業率達80%。殘疾人文化生活水平提高,體育活動得到普及。依法開展殘疾人工作,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切實改善殘疾人權益保障情況。殘疾人組織體系進一步完善,增強為殘疾人服務功能。
(二)指導原則
堅持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兼顧特點,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殘聯協調、社會支持參與”的工作格局,建立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貫徹“求真務實、持續推進”的方針,以提高為殘疾人綜合服務的能力和提高殘疾人基本生活為重點,多為殘疾人辦好事辦實事。堅持社會化工作方法,充分開發社會資源,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倡導和鼓勵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參與殘疾人事業。充分發揮殘疾人組織和殘疾人的作用。通過規範化建設,形成機構健全規範、隊伍穩定實幹、服務功能完善的殘疾人組織網路。激勵廣大殘疾人樹立“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精神。
三、任務目標
(一)康復工作
1、社區康復。將殘疾人社區康復納入城鄉基層衛生服務範圍,依託社區醫療機構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力爭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的比例增加,其中:城鎮達80%以上,農村達70%以上。全面推進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工作,使2770人(次)得到不同程度康復服務。
2、視力殘疾康復。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770例,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34名,家長培訓10人,對盲人進行定向行走和生活技能訓練服務13名。
3、聽力語言殘疾康復。實施項目救助貧困聾兒8名,聾兒聽力語言訓練33名,聾兒家長培訓41人。
4、肢體殘疾人康復。肢體殘疾人康復訓練33名,肢殘兒童康復訓練6名。
5、智力殘疾康復。智力殘疾兒童康復訓練33人,智力殘疾兒童家長培訓17人。
6、殘疾人輔助器具供應服務。普及型假肢裝配32例,輔助器具供應服務1178件,輔助器具配發253件,矯形器供應7件。
7、開展殘疾人預防知識宣傳,採取有效措施,減少殘疾發生。
8、繼續抓好“長江新里程計畫”、“視覺第一中國行動”二期項目、“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康復”、“余彭年光明行動”等重點康復項目工作。
9、增加康復經費投入。按國家規定和康復工作的發展,康復經費按轄區覆蓋人口,每人每年不少於0.3元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逐年增加。
10、增強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服務功能。建立健全和規範村(社區)殘疾人服務網路,每年舉辦1-2期殘疾人康復管理與技術人員培訓班。
11、通過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確保符合條件的貧困殘疾人得到醫療救助,促進康復專項救助制度建設。
(二)教育工作
1、基本普及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接受特殊教育7至15歲的視力、聽力語言和智力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85%以上。建立和完善隨班就讀保障體系,啟動殘疾兒童學前班。
2、積極推廣漢語拼音盲文、中國手語。為盲人、聾人接受義務教育創造條件,提高特殊教育水平。
3、搞好有就業需求的殘疾人技能培訓。根據市場需求和殘疾人自身特點,對1200名殘疾人進行技能培訓,實現培訓就業率80%。根據實際、實用、實效原則對農村有勞動能力的800名殘疾人進行實用技術培訓。增加對職業技能、實用技術培訓的投入。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按規定比例用於殘疾人職業培訓支出。
(三)就業與社會保障
1、依據國務院頒發的《殘疾人就業條例》,依法推進殘疾人就業,全面推進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政策的執行,採取積極有效措施,建立規範殘疾人就業服務體系。加強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力度,規範管理,合理使用,充分發揮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殘疾人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2、殘疾人就業人數增加,完成城鎮殘疾人新增個體就業230人,按比例就業40人,集體就業105人,盲人按摩就業7人。推進殘疾人職業培訓,使有勞動能力和就業需求的殘疾人通過培訓,就業率農村達90%,城鎮達80%以上。
3、落實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促進城鎮殘疾職工按規定參加社會保險,擴大自謀職業殘疾人社會保險覆蓋面。將殘疾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分類救助,做到應保盡保。
(四)扶貧工作
1、殘疾人扶貧工作。繼續將殘疾人扶貧開發納入扶貧工作整體規劃,幫助7900名農村低收入殘疾人基本解決溫飽。對700名有勞動能力的農村貧困殘疾人進行實用技術培訓。
2、殘疾人危房改造。幫助90戶農村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危房改造。
3、採取多種方式扶貧。堅持走扶貧開發的路子,結合地域、產業及殘疾人特點,以多種形式發動社會幫助農村低收入的貧困殘疾人解決溫飽,選擇並落實能夠使殘疾人直接受益的項目,爭取公司加農戶、基地扶持等方式,繼續實施“一幫二”扶貧,動員社會力量對貧困殘疾人開展“幫、包、帶、扶”活動,使各項扶持措施真正落實到殘疾人戶。
(五)文化體系
1、社會公共文化機構為殘疾人提供服務。針對殘疾人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民眾性文化活動,社區(村)開展文藝等活動對應安排適合殘疾人參加的項目。
2、培養發現殘疾人藝術人才。選拔並重點培訓一批特殊藝術人才,每2-3年舉辦一次殘疾人藝術匯演,建立殘疾人藝術人才庫。
3、加大新聞宣傳力度。報紙、電視等新聞媒體要大力支持並減免費用,開辦手語新聞和殘疾人專題節目,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4、提高殘疾人體育運動水平。縣體育場館、各鄉鎮體育場所、設施要為殘疾人體育訓練提供方便。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殘疾人達10%,其中參加特奧運動的智力殘疾人增至7人。全國、省、市殘運會的人數有所增加。
(六)組織保障工作
1、建立組織網路。每年按20%的比例推進、並最終完成90%的鄉鎮、80%的村殘疾人組織建設,實現機構健全規範目標,建立服務功能完善的殘疾人組織網路。
2、健全完善各類殘疾人專門協會,發揮“代表、服務、維權”作用,做到有經費,有活動場所。
3、健全殘聯領導班子。加強各級殘聯領導班子建設,培養、選拔優秀殘疾人幹部。
4、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殘疾人工作。組織志願者開展文化、科技、法律助殘,為殘疾人提供志願服務。
5、建好殘疾人工作者隊伍。造就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穩定實幹的殘疾人工作者隊伍。每年對鄉鎮殘聯專乾培訓一次,提高基層殘疾人組織為殘疾人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6、規範和完善《殘疾人證》的核發與管理,完成80%的《殘疾人證》核發任務。
7、加強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高為殘疾人綜合服務的能力。縣殘聯綜合服務設施要為殘疾人接受康復和職業培訓、就業指導和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提供服務;積極爭取上級補貼資金,建設符合要求、規模適度的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
(七)殘疾人維權工作
1、根據修訂完善後的《遵義市關於殘疾人優惠政策的若干規定》,修訂完善《桐梓縣殘疾人優惠政策實施細則》。
2、爭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殘疾人合法權益保障情況進執法檢查和視察。
3、加大法制宣傳力度。把殘疾人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納入“五五普法”內容,搞好法律援助,為殘疾人提供優先、優質、優惠的法律服務和援助。
4、認真貫徹《信訪條例》,暢通信訪渠道,為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大局服務。
5、推進無障礙設施建設。城市道路和公共建設在建、新建和改擴建項目中,應按國家規定的設計規範進行建設,配合市殘聯開展“全國無障礙城市”的創建工作。
6、重視發展信息交流無障礙。採用盲文、手語、字幕、特殊通訊設備等輔助技術,為殘疾人接受和傳播信息、參與社會生活創造條件。
(八)信息化工作
1、積極配合市殘聯辦好“中國·遵義”遵義市殘疾人聯合會網站,推動殘聯繫統公眾信息網建設,實現殘疾人事業資源共享,促進政務公開,為殘疾人提供方便快捷的網上服務。
2、統一標準整合現有資料庫,逐步建立完善殘聯繫統綜合業務數據管理系統。
3、配備專職信息員,並定期培訓。
四、完成“十一五”任務的措施
(一)切實加強對殘疾人工作的領導
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殘疾人工作的領導,把殘疾人工作擺在重要議事日程,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配合、殘聯協調、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將殘疾人事業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籌規劃,同步實施,兼顧特點,加大投入,加速發展,建立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長效機制。
(二)殘工委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分工合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財政部門要將殘疾人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加強殘疾人事業經費管理、監督,努力提高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率。民政部門要完善社會救助體系,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權益,加強社區建設,指導社區組織做好殘疾人康復、就業、教育、文體生活、無障礙環境建設等各項保障工作。教育部門要將特殊教育發展的目標和途徑落到實處,切實保障殘疾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努力建立健全特殊教育事業發展的保障機制。衛生部門要在殘疾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級醫療康復機構,加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康復工作,組織配合協助開展好殘疾人康復項目工作。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把殘疾人就業和社會保障納入全縣勞動保障工作規劃中,統籌考慮,並建立長效機制,促進殘疾人就業,做好殘疾人社會保障,保障貧困殘疾人的基本生活,依照《勞動法》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殘工委其他成員單位要按照《綱要》規定的任務和要求,認真抓好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
(三)多渠道籌集資金,為“十一五”綱要完成提供保障
加大財政對殘疾人康復、教育、就業、扶貧等各項工作的投入,促進各項任務完成。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參加,繼續搞好“五個一”康復工程捐贈、教育、扶貧等項目的實施,獲得更多資金支持。依法徵收、管理、使用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財政部門要加強對殘疾人事業費的審批、管理、使用監督,確保有限的資金用在殘疾人和發展殘疾人事業上。
(四)加強殘疾人組織規範化建設
全面加強完善縣殘聯、鄉鎮殘聯及村(社區)殘協建設,建立以縣殘聯為主導,形成機構健全規範、隊伍穩定實幹、服務功能完善的殘疾人組織網路。按照《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章程》規定,堅持好殘聯組織代表大會制度。加強基層殘疾人組織建設,城市社區和鄉鎮要結合“四民社區”和“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建立完善殘疾人組織,鄉鎮殘聯要有一名殘疾人專職委員,已整合的社區要全部建立殘協和基本配備殘疾人專職委員,本著資源共享的原則,80%的社區要有殘疾人活動場所,提供必要的工作經費,加強殘聯幹部隊伍思想、作風建設,造就一支恪守“人道、廉潔、服務、奉獻”職業道德、高素質的殘疾人工作者隊伍,提高殘疾人工作者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五)營造好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發揚人道主義精神,弘揚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把扶殘助殘作為創造文明城市、文明行業、文明單位、文明村寨的重要內容,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的宣傳,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殘疾人事業。宣傳媒體要不定期開展專欄、專題宣傳報導殘疾人工作和助殘先進事跡和典型。
普遍開展志願者助殘活動,切實為殘疾人提供服務。深化實施青年志願者助殘行動,壯大助殘志願者隊伍,確立幫扶關係,為有需求的殘疾人提供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