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淮源風景區

桐柏淮源風景區

桐柏淮源風景區位於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山脈中段,是江淮分水嶺所在地。景區內奇峰競秀,層巒疊嶂,森林密布,瀑泉眾多,被專家評價為“比華山高險,與黃山競秀”。景區面積108平方公里,有太白頂、水簾洞、盤古山等主要景點118處。

基本信息

簡介

桐柏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處於北亞熱帶暖溫帶過渡帶,氣候適宜,四季如春。區內峰巒疊嶂,森林密布,森林覆蓋率達95%,山泉瀑布隨處可見,具有完整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和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被專家譽為中原地區天然生物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地理位置優越,處於鄭州、南陽、信陽襄樊武漢等大中城市的中心位置,交通條件十分便利。現已成為豫南鄂北旅遊觀光、度假避暑、科研探險和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一大旅遊勝地。地理位置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位於豫南鄂北交界的桐柏山脈北麓中段,具體坐標是:東經112°47′-113°11′,北緯32°17′-32°29′,景區總面積266平方公里,核心區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縣城3公里,內分淮源、太白頂、桃花洞、水簾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區,各類景觀一百餘處。

景區氣候

氣候屬南北過渡帶,四季分明。這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

地質 構造

景區景區

桐柏山淮源地處桐柏--商城大斷裂帶上,特殊的地質形成過程中,桐柏山淮源使地貌結構複雜,由南向北,溝谷發育,切劃深度較大。因而奇山異石較多,地下礦產十分豐富,初步探明礦藏達60種,原礦價值人均占有量是全國人均數的14倍。這裡有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天然重質純鹼礦,有位居國內四大銀礦之首的露天開採金礦,還有在世界首次發現,被國際礦物質學會命名的“桐柏礦”和“圍山礦”。國際礦物質學會和中科院曾多次派學者到這裡考察,桐柏山被學術界稱為“中國地質之謎”、“地質博物館”、“地質櫥窗”。紅石崖為景區稀有丹霞地貌,崖分上下三層,高數百米,望若紅霞,上多溶洞、瀑布、溫泉,為桐柏山淮源景區不可多得的勝景。

歷史文化

桐柏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

淨土宗佛陀文化

佛教傳入桐柏山則始於隋唐,昌盛於清。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寧遠府紫微山宗林寺大和尚端德來桐柏山創建以桐柏山為主峰、太白頂雲台禪寺為主寺的臨濟宗白雲山系,被尊稱為華光德祖,經歷代法師經營,桐柏山寺院已達二十餘處,香火旺時僧眾達600餘人。因其高僧大德輩出,對佛學不斷研新,一度與浙江普陀山齊名,素有“南方普陀,北方雲台”之稱。清同治年間雲台禪寺方丈馬哈奈奉詔入宮為朝廷作佛事,事畢,獨受皇帝御賜千佛袈裟和金鉤玉環,此物現藏於雲台禪寺作為鎮山之寶。30年代,雲台禪寺一法師在上海徐家匯弘法,與北京達法法師分化南北,時有“南法北達”之說。

雲台禪寺通性大和尚,曾率僧團出訪印度弘法,1958年印度總理尼赫魯訪問我國,曾提出要專訪雲台禪寺,因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如今白雲山系和尚傳至14代,僧徒遍及北京、上海、廣東、四川、河南、港澳台及日本、美國、新加坡、緬甸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如美國大悲院主持如修法師緬甸蓮花寺主持妙智法師、香港青年佛教協會永久導師暢懷法師、印度的如儉法師等,均出家於桐柏山。桐柏山水簾寺與開封相國寺洛陽白馬寺登封少林寺等並稱為“中原四大名寺”。

自然資源

桐柏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

桐柏淮源風景區既有北國山體的雄渾,又有南疆風光的秀麗。因此,奇山異石眾多,山泉瀑布隨處可見,植被完好,動植物各類紛繁,南北交匯,相互滲透。據調查,現有脊椎動物33目76科326種,其中列入國家保護的珍稀動物如金錢豹金雕水獺大靈貓、小靈貓、白冠長尾雉大鯢穿山甲、青羊、紅翅鳳頭鵑等33種。具有良好的過渡帶森林生態系統,植物區系南北兼容,稱為中原獨特的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和自然博物館,自然植被成為景區一大獨特的景觀。

這裡古樹名木眾多,具有千年以上樹齡的漢柏及銀杏等古樹一百多棵,特別是清泉寺現存的千年銀杏樹,堪稱中原第一,樹旁有雍正十一年所立石碑。碑中載:“古剎清泉寺,其廟前銀杏之高大,凡越數千年之遙,觀其形勢,四面環山,相連木成蔭,而眾鳥栖息,竹林茂密,……”。現該樹主幹腰圍9.8米,基圍11米,樹高27.5米,冠幅直徑25.5米。

文化積澱

桐柏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

古文化太陽神文化在積澱沉厚。此外,明嘉靖年間吳承恩曾在桐柏鄰縣新野作過縣令,期間多次到桐柏山遊覽,後根據“禹王鎖蛟”的故事及結合此地的水簾洞、通天河、放馬場、太白頂、花果山、老君堂等地名完成了傳世名著《西遊記》。魯迅先生在其《中國小說史略》中亦明確指證“巫支祁就是孫悟空的原型”,桐柏山淮源景區為“西學”提供了起源。這在國內景區文化中也是十分罕見的。

景區文化底蘊厚重,各種文化相輝映。淮源文化淵源流長:“秦並天下,始建淮祠”,自此歷代帝王親自或遣臣來此祈福祭淮;明朱元璋、清康熙雍正乾隆等撰文刻碑於祠內,乾隆親書《淮源記》。佛道文化飲譽海內外:全國佛教五大宗派之臨濟宗白雲系祖庭,雲台禪寺素有“南普陀,北雲台”之盛譽:“金台觀”為全國五大道觀之一

“盤古開天地,骨節為山林,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是人類始祖盤古的仙棲之地。紅色文化跌宕起伏:是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三軍會師舊址;八十年代根據《桐柏英雄》故事拍攝的著名電影《小花》主要外景就在這裡。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還飽含濃厚的蘇區文化。黨和國家劉少奇李先念、王震、楊靖宇彭雪楓王樹聲等都曾在這裡戰鬥和工作過。從1925年到1947年22年間,這裡先後建立過6個省級、5個地級、12個縣級黨政軍領導機構,原中原軍區、中共中央中原局都曾設在這裡。1945年10月24日“桐柏三軍會師”在我國解放戰爭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原國家主席李先念為“桐柏英雄紀念碑”和“桐柏革命紀念館”題詞。桐柏已成為對後代人進行教育的重要基地。

景區開發

水簾寺水簾寺

近幾年來,景區在保護資源的基礎上加大了開發建設力度,完善了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功能,逐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娛”一條龍旅遊服務體系,先後贏來了國家、省、市領導人的視察和讚譽。

在加強開發建設的同時,還加大了宣傳推介工作的力度,除了在電視報紙等媒體上宣傳外,2007年4月26日,冠名為“桐柏山淮河源”號的K448/447次西安深圳快速列車正式開通,同時還藉助一些大的活動,提升景區的知名度,如2006年10月30日中國民協在桐柏舉辦 “全球華人首次祭祀盤古大典”、 2007年5月18日團中央在桐柏舉辦 “保護母親河——中國青年河南淮河之源文化旅遊節”、2007年6月國家體育總局在桐柏舉辦“全國越野機車比賽”,通過這一系列活動,不僅提升了景區的知名度,而且也讓更多的人領略了桐柏的靈山秀水。

景區景點

水簾洞水簾洞
水簾洞:

水簾洞是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的主要景點之一,居挺翠峰48米高的絕壁上。洞寬10米,深5米,中有猴王石像,通天河水飛流直下,掩遮洞口,雨則嘯,晴則遊絲斷珠;洞內一泉捐滴,匯於一石缽內,其水甘甜凌冽,四季不涸,周有石桌石凳可供小憩。透過如雪飛簾,盡可遠眺太陽城等山色寺景,“水簾掛雪”是明清以來桐柏八景之一。
洞下水簾寺:
是聞名海內外的中原佛教聖地,宋代元祐年間曾修葺過此寺,1984年桐柏縣政府又重修新建,現有大雄寶殿、毗廬殿、玉佛樓、天王殿、僧房樓、功德堂、禪林院羅漢堂、華藏圖書館各類殿堂房舍120間,各類佛祖菩薩像120多尊,大型木刻金剛經12面,日本版大正藏兩部經書二萬餘冊。梅花、松雲二溪寺前交匯,呈雙龍捧珠之勢,終日晨鐘暮鼓、佛氣氤氳。寺旁還有竹林精舍、觀音禪林、妙法寺石盤寺尚元寺等,一地多寺,寺寺相連,堪稱“中州一絕”。水簾洞西側峻岭上有一臥佛,首南足北,仰天而臥,頭枕元寶垛,腳蹬花果山,身長綿延6公里。佛的髮髻及眉、眼、口、鼻清晰可辯,十分神秘、逼真。
桃花洞
桃花洞位於太白頂西側的大峽谷內,峽谷兩側峻峰擎天,古木森森,岩石壁立,大小七十二洞分布其上,其中西壁有一大洞,即桃花洞,傳為桃花仙女居住之地。桃花洞寬丈二、高九尺,深逾七丈,深處有井叫“龍池”。東壁有“觀音洞”,供有石雕觀音和十八羅漢;北有“孫臏洞”,上下兩層,縱深數丈,傳說孫臏曾在此著書立說;南有“鑼鼓洞”,在洞中擊石,聲如鑼鼓,奇妙異常。桃花洞前的普化寺,是中原標準的窟寺文化代表,已有260多年的歷史,峽谷底巨石磊磊,溪流叮咚,是澧水的源頭,流入長江。桃花洞一溪連三潭,下有桐柏著名的“仙人擺布”景觀,其間的神話傳說,更是妙趣橫生,內有天橋寺、鐵佛寺“漢蛟望淮”等景觀。陽春三月,桃花洞前漫山桃花盛開,花紅十里,香溢滿谷,宛若朝霞,瑰麗妖嬈。“桃洞鋪霞”為桐柏明清古八景之一。
太白頂:

淮源井淮源井

太白頂位於桐柏縣城西十五公里的國營陳莊林場境內,是桐柏山主峰,海拔1140米,山勢峻峭,景色奇秀,雄偉壯觀,遠近聞名。登頂遠眺,北視中原,南閱楚天,萬山俱下,極目千里。頂上有名剎雲台禪寺,為佛教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堪稱中原的布達拉宮。寺東側有大淮井,是淮河源頭;井東南30米遠石壁間有張良洞,傳說張良功成身退,辟穀於此;還有松月台、老虎洞、小淮井等景觀。太白頂山頂四周林木遮天蔽日,1982年闢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41種,且南北兼容,現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特色線路

桐柏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

1、 盤古神文化游線路
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地造化的自然奇觀----雄跨豫鄂兩省的盤古神,首南足北,仰面而臥,身綿長6000餘米,其髻、眼、鼻、胸清晰可辯,雨則雲托,晴則霧罩,神態惟妙惟肖,其特點為男人頭、女人身。該線路沿途還有摩崖石刻“盤古”,魚蝦相戲的混沌池、玄機奧妙的五行盤、精緻別樣的日月廊、瀑潭碧影的龍虎澗,妙趣可愛的四疊瀑

2、《西遊記》神話仙境游線路
該線路有眾多與《西遊記》描述地點相吻合的景點,有千年雨露天的水簾洞,十里畫廊一溪流的通天河,憨態可掬的白龜石以及再現神話場景的人文景觀,有普渡通天河的師徒群像、金猴拜觀音、承恩草堂等景觀。

3、 南山不老松生態環保線路
該線路為一塵不染的原生態區,有“空氣中維他命”之稱負氧離子高達3萬個,被專家稱為長壽區。該線路自然風光絕美,移步換景,有天然氧吧原始森林,飽嘗風霜的不老松、婀娜多姿的仙人擺布,桐柏古八景之一的“桃洞鋪霞”以及自然之中融合著美麗傳說的情人谷,殉情崖、還魂坡、龍女潭等景點。留戀該線路可聽松濤、臨清風、嬉溪水、逗魚蟹、“蘸”滿目綠色。

旅遊指南

桐柏淮源風景區桐柏淮源風景區

住宿:
桐柏淮源風景名勝區住宿:住宿十分方便,高,中,低檔齊全。

娛樂:
桐柏淮源風景名勝區節慶活動:南陽民間歌曲有數千年的積蘊,又分布在寬約110公里,長約150公里的十三個縣(市),有山歌、號子、田歌小調、燈歌、兒歌、以及風俗歌、叫賣調等,品種繁多,風格多樣,各異,其區劃自然呈現出紛雜多變的局面。南陽民歌伴隨著民間歌舞,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演變發展著。民歌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伴侶,婀娜多姿,繁榮昌盛。每逢佳日,於是“齊僮唱分列趙女;坐面歌兮起鄭舞”、“春日司牧,迎春於東郊,社民管弦前導,官民皆簪彩花,兒女鮮衣,競觀土牛,老農察形色以占牧,元宵沿戶張南陽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節慶活動:南陽在陰曆三月的上巳日舉行禊祓祭祀活動,南陽有對水旱諸神的祭祀風俗。

購物
當地特產:地毯、獼猴桃唐酥梨南陽玉雕山茱萸板栗,其它時令山果。

交通:
交通十分便利。312國道、寧西鐵路穿境而過,有4個主景區點綴在交通幹線上。東去信陽火車站84公里,西去南陽火車站和飛機場120公里和100公里。
門票:景點大門票
車輛:上山小巴

優惠信息
半票:60-69歲老人(老年證或身份證,)大,中,國小生(學生證),教師(教師資格證)。
免票:1.2米以下兒童、殘疾人、離休人員、革命傷殘軍人、省部級以上勞模、英模憑有效證件、70歲以上老人、記者等憑相關證件給予優惠。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