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旅遊區

桃花源旅遊區

省級旅遊區,位於金東區東北部源東鄉境內,距金華市區28公里。由南、北兩片組成,總面積3.78平方公里。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

桃花源旅遊區 桃花源旅遊區 桃花源位於湖南省桃源縣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距常德市34公里。前面有滔滔不絕的沅江,後面是綿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內古樹參天,修竹婷婷,壽藤纏繞,花草芬芳,有石階曲徑、亭台碑坊裝點,宛若仙境。桃花源分桃花山、桃源山、桃仙嶺、秦人村4個景區,其中桃花山、秦人村為桃花源的中心,有桃花山牌坊、桃花溪、桃樹林、窮林橋、菊圃、方竹亭、遇仙橋、水源亭、秦人古洞、延至館、集賢祠等70餘處景點。 
尋訪桃花源,一般乘車至桃花山牌坊下車。桃花山牌坊在公路南側,始建於1943年,後傾塌,1973年按原貌修復,坊上石刻,介紹了桃花山的概況。牌坊橫額上,飾有色彩斑瀾的花和“桃花源”三個遒勁大字。牌坊兩邊的大柱上,有"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對聯一幅,概括了桃花源的主要景致。過牌坊,上桃花山,迎面有一條水流不斷的小溪,這是桃花溪。溪的右側,長著一片茂密的桃林,窮林橋便隱藏在這桃林的深處。桃花溪一帶的景致,有如《桃花源記》中的描述:“忽逢桃樹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若在桃花盛開之時來到這裡,可見桃樹蓋頭,濃淡相間,有的鮮紅如碧血,有的艷麗如姻脂。千樹萬樹,如織就的雲錦,令人陶醉。穿過桃樹林,涉過窮林橋,可以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廊廡環繞的建築,這便是桃花源內著名的菊圃。菊圃是因為附近遍栽菊花而得名的,由於廊中有歷代碑碣林立,所以又叫碑廊。碑廊的盡頭,為明代建造的方竹亭,體態渾厚,風格古樸。方竹亭內,碑碣壁列,多為古人題寫。亭後方竹叢生,濃蔭低垂,蒼翠欲滴,清人唐子木“方竹亭前萬竿竹,夜來時聽隔林鐘”之句,便是寫的這裡。出方竹亭繼續前行,有一小橋名為遇仙橋。遠遠望去,可見橋下霧氣翻滾,橋上濃蔭蔽目。潺潺流過的桃花溪水,宛若琵琶之音輕輕滑落,相傳當年瞿童遇仙,就在此處,過了遇仙橋沿橋頭石級盤繞而上,即到造型別致的水源亭。亭邊有桃花源,水清如鏡。潭的上方,為秦人古洞。秦人古洞相傳是秦時人們躲避戰亂時用來藏身的,洞很狹窄,只有數十寸,穿洞匍匐而過,眼前豁然開朗,舉目所及,但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這大概就是陶淵明的理想世界了。穿過秦人洞,沿著月牙形的山灣,修築著一條長600米的竹廊,令人稱絕。竹廊不遠處,有土地平曠的千丘田和屋舍儼然的豁然亭。在碧波微瀾的千丘池中,聳立著一座小亭,亭內石碑上刻著清朝乾隆皇帝詠嘆桃花源的詩句,因此人們便將此亭呼為“御碑亭”。御碑的對面,有延至館與之隔池汀望,據說當年避亂的秦人筵請武陵漁人便在這裡。離開延至館徑直而上,可達桃花山的最高峰,峰頂有高舉閣雄踞其上,登峰遠眺,只見沅水漂繞如帶,桃源縣城歷歷在目。下山後經過婷婷如蓋的摩頂松,即到淵明祠(遺址)。繞過淵明祠,沿右側山徑而下,即到桃花觀。這是桃花源主體建築,雄踞桃花山主峰,分山門、前廳、正廳三部分,觀門的上方,刻有“桃花觀”橫額,兩邊門坊石柱上有一副"秦時明月,洞口桃花"的對聯。觀旁還有兩亭,觀內藏有歷史文人騷客所題的石刻詩及近代著名書法家的書畫。桃花觀下的集賢祠,供奉有陶淵明、王維、蘇軾、王安石等先賢的塑像。出集賢亭右拐,循林中小徑前行數百丈,即有一六角亭立於森林深處,這是尋契亭。尋契亭下有既出亭,亭下方是向路橋,它與遇仙橋隔山對峙。據傳,當年武陵漁人就是從此進出桃花源的。桃花源還是研究漢詩,臨摹名人字畫的極佳處所之一。由於這裡風景優美,自晉代開始,就修築亭台樓閣,歷代文人學士至此觀賞的人多,現留有各代名家詠桃花源詩900餘首,楹聯匾額及石刻碑碣上100處。
遊覽桃花源,不僅可以貪圖陶淵明所描述的“桃源仙境”,還可以品嘗這裡著名的擂茶。據有關史料記載,桃花源人喝“擂茶”的風俗,起於東漢時期。擂茶的原料主要有生薑、生米、生茶葉等,另加芝麻和鹽。製做時將米炒熟,把上述各種原料按既定的比例調配好,加水泡脹,爾後盛在一個陶製的擂缽內,用當地產的一種中藥材樹製作的木擂搗成糊狀的"擂茶腳子",先用少許冷水化開,接著衝上沸水即成。這種茶,甜、鹹、辣兼有,色、香、味俱全。當地人喝擂茶,除了要求趁熱外,還要備些炸黃豆、綠豆、花生、蘿蔔乾等,邊喝邊吃,喝後有肚脾舒適、神志昂然之感。據說長年累月地喝,可以收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從桃花源西去30餘公里,還有一個新開發的遊覽點夷望溪。夷望溪是10年前修建電站攔河大壩而形成的高峽平湖,這裡碧水平若明鏡,碧波漣漪,兩岸群山起伏,青松翠竹鬱鬱蔥蔥。抬頭山環水,低頭水映山,山水相連,倒影重重,令人心曠神怡。特別是冬季若降瑞雪,那滿山翠竹,晶瑩透亮,好一幅幅銀雕玉刻。更令遊人叫絕的是,雪後晴天,泄洪閘站一開,飛瀉而下的河水激起巨大的浪花,高達50餘米,漫天水霧通過陽光折射,五彩繽紛,蔚為壯觀。從夷望溪進入沅水,遊客還可觀賞到桃花源的“外八景”:潼舫洲夕照、潯陰古寺鐘罄、梅溪煙雨簾幕、漳江閣瓊樓玉宇等。
推薦景點:
忘歲園:以元代詩人傅若金“聞說避秦地,花開忘歲年”句得名,位於五柳湖東側,為桃花源六大花園中的一絕。忘歲園內設別墅、娛樂城、遊樂園。園內花池、水榭、樓台、假山和仙人棋座,無不別具一格,令人賞心悅園。園內花木以梅為主,間植蒼松翠柏。待到飛雪迎春,滿園花開,仙風爽骨,香雪照人。
桃花溪:為桃花源內八景之一,名“桃花流水”。源於千丘池,流經桃花山的千丘田,於水源洞前跌入桃花潭,而後沿“真面目岩”蜿蜒飛瀉,經方竹亭過窮林橋出源後,入地伏流數十米,水復冒出成溪,相繼注入五柳湖沅江。傳說武陵漁郎所逢之桃花林,即指此溪兩岸。每當桃花盛開,紅雲飄然浮,赤霞騰飛,與沿溪松濤、竹風映照,瑰麗多彩。可謂“桃花流水杳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五柳湖:因陶淵明別號五柳先生而得名。位於桃花山和桃源山毗鄰之處。湖岸迂迴,周可行車。湖垂翠柳,波映紅桃,二橋飛越,一亭獨秀。湖中有田田蓮葉,亭亭荷花,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遇仙橋:橋原系橫臥澗上的天然巨岩,傳為漁郎遇仙處,桃花源內八景之一。明天啟年間(1621—1627),桃源主薄孫廷蕙於此建石拱橋;清初,湖廣提督俞益謨於橋上建遇仙橋。橋端葛蘿低垂,菖蒲叢生,松竹覆蔭,溪流嘎玉。遊人至此,恍然如入仙境。 
桃花源:位於泰山西麓,古時因桃花滿谷而得名。這裡山青樹綠,水靜沙明,自然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醉人,遊人至此猶如進入人間仙境。元代道士張志純有詩云:“流水來天洞,人間一脈通。桃源知不遠,浮出落花紅”。桃花源辟有索道,乘索道可直達岱頂。
秦人宅:因劉長卿“洞中時見秦人宅”句得名。建於桃花觀西竹樹幽深處。宅內緊依岩壁構廬一座,高與躡風亭並,曰“憩廬”。置身館內,溪流盈耳,幽篁向榮,白雲出岫,新鶯出谷,悠然意遠。
秦人古洞:相傳為武陵漁郎“從口入”處,即桃花源入口處。交通臨仙澗與秦人村。東洞口嵌“秦人古洞”古匾,為民國初桃源知縣楊瑞譚所題。洞門半啟,“初極狹,才通人”。洞內有疑洞8個,迷離往復,煙嵐四合。出西洞門則“豁然開朗”,別有天地。
碑廊:位於菊圃右側。千百年來,騷人墨客游桃花源者,多覽物興懷,寫景抒情,碑碣傳世頗多,惜為風雨剝蝕。1982年特建碑廊,集唐以降古碑十七方,所存唐代詩人杜牧、胡曾、李群玉以及明代袁宏道、江盈科等各家石刻,雖幾經滄桑,尚可摩讀,彌足珍貴。
方竹亭:原名“桃川八方亭”,為桃花源現存最古之建築。明萬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湖廣右參政陳性學修建,為八方形三門四窗磚石結構。亭方六米,牆厚一米,上覆琉璃瓦,內為穹窿頂,有古今石刻六方、亭側方竹,漪漪滴翠,為桃花源珍品之一,亭即以此得名。更兼芝蘭叢生,馨香襲人,溪澗流水,淙淙悅耳。置身其間,神清氣爽。
 
佳致碑:“桃源佳致”碑在桃花源賓館左側。為唐代詩人劉禹錫貶朗州司馬時(約公元806—816年)游桃花源所題。原碑歷久剝蝕。現碑為明萬曆三年(1575)湖廣巡撫趙賢補書,字型古雅蒼勁。清光緒十八年(1892)知縣余良棟重立。1980年重建碑亭。亭周綠樹成蔭,阡陌縱橫,意趣盎然。
菊圃:明萬曆年間湖廣按察司分巡湖北道副使劉之龍在此始建靈仙之府,崇禎時,縣人羅其鼎改修淵明祠。後因紀念陶淵明愛菊,遂改名菊圃,並按我國江南園林風格改建。菊圃四圍環以垣牆,牆上數處開窗,整個建築分前後兩層,前層為桃花石大門,入門為魚池,池旁繞以迴廊。池左隨地形高下,亦繞以迴廊,雕欄疏欞,別有特色。池上石橋縱跨,獅象猴麟,分蹲左右。池後為花圃。正中豎一豐碑,前刻淵明像,神彩飄逸;精舍,雕樑畫棟,耀碧流丹,金彩輝煌。菊圃在桃花源建築群中,獨具一格。置身其間,悠然生清雅之氣。
八仙亭:雲關之外,小蓬萊東有亭一個,它建於七十年代,取名八仙。其實,此處本有古亭遺址,《仙都志》“小蓬萊……參政四明樓公鑰大書‘小蓬萊’三字,刊於碑,以亭覆之。仿廢。”可惜,小蓬萊碑已不知去向。
常德米粉歷史悠久,聞名三湘。到常德千萬要嘗一嘗。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經過特殊工藝製成潔白、混圓、細長且有彈性的粉條,只要用開水燙熱,加上作料後即可食用,吃起來潤滑可口、風味獨具。

圖片列表

門票價格
  • 門票:
    旺季:75元/人,淡季(每年11月到次年2月):65元/人 
交通提示
  • 乘飛機可達距桃花源景區34公里的常德桃源機場;也可以乘列車先到常德,從長沙始發的K552次列車,早上8:18發車,10:44即到常德。從常德市南站坐車前往桃縣北站,票價6.5元,約1個小時車程。到站後可坐面的進入縣城,票價1元。從桃縣北站前往桃花源,票價3元,約半小時車程。
相臨景點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