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渚

桃渚

桃渚,浙東南沿海璀璨的明珠,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市東部,是台州市中心鎮,南接上盤鎮,北靠三門縣,西鄰杜橋、小芝兩鎮,陸域面積129平方公里,海洋面積600多平方公里,海岸線30公里。桃渚旅遊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山、海、城兼勝,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有旅遊單體資源62個,高居臨海之首。擁有“兩國寶、一省級”即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軍事古城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還有中國最美田園風光——桃江十三渚,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龍灣海濱公園,天下奇觀——珊瑚岩等一批獨特景點。近年來,先後獲得“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藤球訓練基地”、“省級衛生鎮”、“省教育強鎮”、“省體育強鎮”、“省旅遊強鎮”和“省級文明鎮”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簡介

基本信息

桃渚鎮位於臨海市東部沿海,南接上盤鎮,北靠三門縣,西鄰杜橋、小芝兩鎮。鎮政府駐地東洋距台州市市區僅30千米,距臨海市市區45千米,總面積129平方公里,下轄行政村80個,共9.2萬人口。桃渚得名於桃渚軍事古城——戚繼光當年為抗擊倭寇而建成的古城。桃渚古城自古來一直為海洋,三面環山,至明初修建衛所起,才漸為海濱集鎮,後當地人民圍墾海塗,於懸渚處廣植桃樹,

桃渚之名即由此來。桃渚城為一石城,始建於明正統八年(1443年),是當地百姓為抵抗日敵入侵而築。現

桃渚桃渚

仍基本完好,城周長400米,高4.5米,三面有城門。北面沿山,東為桃渚港, 城門。北面沿山,東為桃渚港,有烽隧10餘座,呈扇形向海面延伸,地勢險要。以桃渚古城為中心,在近200平方公里範圍內,山海兼備,景觀奇異,城內分布著300餘處名勝景點。桃渚附近有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的珊瑚岩,為罕見的火山熔岩景觀。

景點

桃渚是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山、海、城兼勝,歷史悠久,風光秀麗,有旅遊單體資源62個,高居臨海之首。擁有“兩國寶、一省級”即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軍事古城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此外,還有中國最美田園風光——桃江十三渚,國家AAA級旅遊風景區——龍灣海濱公園,天下奇觀——珊瑚岩等一批獨特景點。目前,正積極爭創國家AAAAA級旅遊區和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推進了桃江十三渚、龍灣海濱公園二期工程(南沙景區)等重點景區建設,同時桃渚境內河網密布,海洋資源豐富,有柑橘2.4萬多畝,花椰菜3萬多畝,生態基礎良好。是我市重要的旅遊、農業和海洋大鎮。

桃渚桃渚

千丈崖、龍門瀑、三折瀑一帶,瀑布與岩柱交相輝映,景色神奇。1989年,國家地質礦產部將這一帶列為中生代火山地質自然保護區,並將建國家級地質公園。在附近岙里村老人家山南坡,1985年後陸續發現了7具翼龍化石,這在中國南方尚屬首例。由抗倭古城桃渚,天下奇觀珊瑚岩,小雁盪武坑,海濱浴場等眾多景觀組成,面積約150平方公里,有200多個景點。宋代文天祥稱為“海上仙子國”,清代馮庚雪贊為“風景直冠東南”。景區集峰、洞、石、瀑、灘為一體,譽為“五絕”風光。抗倭古城位於桃渚鎮,始建於明洪武年間,城高二丈一尺(平均高度4.5米),周圍二里七十步,是明

代浙江東南沿海用於抗倭的四十一個衛所中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個,省級文保單位。抗倭名將戚繼光曾在此屢敗倭寇,戰績輝煌。古城內外,古蹟眾多,風景優美。後所山上有“眺遠”、“鎮海”題刻,有抗倭亭,最高處有敵台,烽火台。城內有抗倭陳列館,古城一條街等。城南二里許為石柱峰,桃江十三渚,再南是武坑風景區,連線著芙蓉、白岩山。集明代古城、億年火山和田園風光為一體。

8000多萬年的火山到底是怎樣噴發的?為什麼會留下如此豐富多彩的火山遺蹟奇觀?明代在浙江修建了41座抗倭衛所,為什麼唯獨桃渚這座中世紀的古城堡依然如故?眾多的謎團等著您來解答。這是一片大有希望的熱土。桃渚依山濱海,既有凝重的文化積澱,又有多彩的自然景觀。置身古堡古街,仿佛讓人回到了抗倭的英雄歲月,而火山噴發後形成的石林、峰林、洞林,又讓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歷史文化

桃渚桃渚

桃渚乃是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九月專為抗倭設定的千戶所,當年

是台州府重要的海防前哨兼駐軍基地,最初並不在今天的位置,而是在東面的下舊城,後來遷到中舊城。1439年,倭寇大批入侵,攻破原桃渚衛所,燒殺搶掠,以致城野蕭條。朝廷有鑒於此,派戶部侍郎親臨督建,於1443年建成了一座"高二丈一尺,周圍二里七十步"的石城,為新的桃渚衛所,也就是今天的桃渚古城。 桃渚古城是目前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抗倭古城,保存著全部城牆和東、西、南三座古城門,城高號稱二丈一尺,實際平均高度4.5米。東西南三座城門內都設有瓮城,以加強防守功能。城北的山崗名後所山,上有明代摩崖石刻"眺遠"、"鎮海",還有天后宮,祭祀著當地信奉的天后娘娘(運氣好的話,碰巧遇上天后娘娘生日,那可就爽呆了,當地人肯定會拉上你白吃白喝,從第一天開始一直延續到第二天上午,正餐加上下午茶宵夜什麼的,給人的感覺就是吃完了再吃,剛喝完又喝,那個幸福呀,嘖嘖,簡直就是豬過的日子。以後大家可要算準了再去喔)。後所山的最高處有敵台和烽火台,附近有點將台,站在城牆上向遠處眺望,桃江十三渚和石柱峰歷歷在目,風景優美。走在桃渚古城裡,腳下是明代的老街,兩邊多的是清代古宅,城內還有抗倭陳列館,陳列著明代抗倭史跡和周邊景區介紹,供人參觀。

大堪頭珊瑚岩群

桃渚桃渚

大堪頭珊瑚岩群在距桃渚十餘公里的大堪頭,分布著國內罕見的珊瑚岩景觀。珊瑚岩的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80年代,在這裡發現了距今七千萬年至一億八千萬年之間的翼龍化石,這在江南屬首次發現,在國內也為數甚少,對研究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古代氣候以及地質地貌都有很高價值。 武坑位於桃渚近處的連盤鄉,屬億年前火山熔岩形成的台地、峰叢、孤峰,宛如瓊台玉閣,人間仙境。山不高而峰奇,路不陡而崖峻,小巧中顯奇秀,平緩間見雄壯。絕壁環布,溝谷清幽,幾十處峰岩既高又怪,老虎、烏龜、展旗峰、仙人擔等各種形態,維妙維肖;聯輝、主幢、玉鏡等洞穴各有特色,火焰山一線瀑、珍珠瀑等更是美不勝收。

據地質學家描繪,大約在八千萬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淺海礁林。一天,海底深處的岩漿突然聚集,相互擠搡,以無可抗拒的力量衝破地殼,噴出萬千火流。海水退卻了,山體兀現了。浩浩蕩蕩的火山熔漿冷卻後,形成漫山的六邊形柱體,地質家稱為柱狀節理。因為其形狀有如珊瑚,俗稱珊瑚岩。幾經滄海桑田,這裡保留了一千五百多萬根六邊形岩柱,其造型和發育在地質史上都稱得上典型,足以跟夏威夷和愛爾蘭的同類岩柱相媲美。這裡傳遞著八千萬年前後地球的信息,這裡蘊藏著火山噴發的原始資料。

武坑玉界

桃渚桃渚

武坑玉界景區有二山、八洞、十二峰、三十六奇岩,素有“小雁盪”之稱,宋文天祥航海過桃渚,讚美武坑曰:“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畫圖裡,千崖玉界中。”清人馮賡雪描繪武坑:“大海浮於東南,群巒出沒,一望無際。周圍20里中,奇岩秀壁,玉立去垂,綺橫翠錯,其洞府之勝,為天台、雁盪所未及也。”代表景點有:仙人擔、石柱峰、玉壺岩、將軍岩、孔雀開屏、漏月洞等。

龍灣海濱

桃渚桃渚

龍灣海濱共有兩片沙灘:北沙和南沙。這裡海岩曲折,岬灣齒錯,礁石嶙峋,海蝕洞窟和石崖遍布。漲潮時,驚濤拍岸,巨浪排空,氣勢壯觀遊人除了游泳、衝浪等活動外,也可以踏沙觀潮,趕小海、吃海鮮,晨看日出,夜賞“月明如水水如天”的景色。退潮後那被海水涌退留下的稜稜沙良,構成美麗的圖案,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絢麗奪目,海闊天空,心曠神怡! 海中有山,山中有海。山上樹木茂盛,怪石林立。金色沙灘, 海岸曲折,岬灣齒錯,礁石嶙峋,海蝕洞窟和石崖遍布。 漲潮時,驚濤拍岸,巨浪排空,氣勢壯觀。遊人除了游泳、衝浪等活動外,也可以踏沙觀潮,晨看日出,夜賞月明。退潮後,52 萬畝的海塗,遼闊平坦,令人恍若置身百萬雄兵麈戰的古戰場,自感“寄蜉游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