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第四中學

桂林市第四中學

桂林市第四中學(Guilin No.4 Middle School)創建於1956年,是一所市直公辦學校,廣西自治區一級學校。後掛名桂林市田家炳中學。校園位於灕江東岸、七星公園北端、與屏風山為鄰。學校據2015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18個高中班,總計2000餘名學生,在職教師130人,占地52畝。

基本信息

辦學歷史

又名田家炳中學又名田家炳中學
1956年,該校創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學校秩序混亂,教學無法安排。1968年底,“複課鬧革命”,學校開始上課。政治課一般學習毛澤東著作、語錄和黨中央關於“文化大革命”的檔案。語文課以部分毛澤東著作和詩詞以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紅旗》雜誌的社論文章為主要教材。早讀改為“天天讀”,學習“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體育課改為軍事體育課。音樂、圖畫改為革命文藝課。
1978年開始,二年制高中畢業班(二年級)實行文、理分科教學,文科班不設理、化課,理科班不設歷史、地理,增加數學科的教學內容。1980年,取消農業基礎知識課,恢復圖畫、音樂課。各中學開始使用全國統編教材,數學科課本分為代數幾何、三角,政治課改為初一、二年級授《青年修養》和《政治常識》,初三授《社會發展史》。
1987年7月,根據市教育局《桂林市中學思想政治課改革實驗的初步計畫》的規定,從1988年秋季起,該校初一年級統一開設《公民》課,初二開設《社會發展簡史》,初三開設《社會主義建設》;該校高中一年級統一開設《共產主義人生觀》課,高二年級仍教《辯證唯物主義常識》,高三年級開設《政治常識》課。
1990年秋起,按國家教委對歷史科加強國情教育的指示精神,高中歷史課由原來只在高一年級每周開設3課時,改為在高一、二兩年級開設,每周開設3課時,增加中國近代史的教學內容。
2006年2月,該校更新了體育設施。
2008年4月,該校成立了學術委員會。
2010年12月,市物理教學專業委員會年會在該校召開。

辦學條件

師資力量

據2015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專任教師130人,其中,國家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人,自治區級培養對象2人,特級教師1人,高級教師32人,一級教師68人,桂林市21世紀園丁工程A、B、C各類人才9人,在讀研究生45人,桂林市教學能手10人,市優秀教師6人,所有教師都擁有國家規定學歷。
該校優秀教師名單(部分)
姓名 職稱
李勸 自治區級特級教師
李明 自治區級特級教師
覃華 自治區級骨幹教師
劉萍 自治區級優秀教師
郭麗玫 自治區級優秀教師
劉曉安 自治區級優秀教師
李潤姣 市級優秀教師
陳琪 市級優秀教師
石燕 市級優秀教師
馬翠 園丁工程C類

硬體設施

據2015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科研大樓和教學大樓,配有多媒體教學設施;學生微機教室、語音教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美術畫室、音樂教室、閱覽室、圖書館、體育館、塑膠跑道運動場、人工草皮足球場等。

辦學規模

據2015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18個高中班,23個國中班,2000餘名學生,占地面積52畝。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15年,該校一本上線12人,二本上線156人,上線率達62%。
2010年,該校270名考生中一本上線7人(不含體藝生);二本上線79人,二本上線率29.3%;三本上線162人,三本上線率60%。高2007級(2)班全體同學考上本科。
2013年高考上線名單(部分)
學類 姓名 高考成績 備註
理科 陳於超 491 2本
吳麗娜 491 2本
李青霞 490 2本
湯漫 480加10 2本
羅文 486 2本
張華真 475 2本
曾傑 463 2本
陳軻 456 2本
劉美紅 438加5 2本
莫倩媛 432加10 2本
唐贇科 435 2本
秦修田 425加10 2本
雷鵬 421加10 2本
李春花 428 2本
龔樹豪 425 2本
陽艷芳 423 2本
吳俊蓉 420 2本
李浩 419 2本
俸乾承 417 2本
蘇倩 414 2本
李艷麗 414 2本
文科 龍翼翔 515 2本
曾沁柯 511 2本
譚麗玲 509 2本
楊雯 507 2本
劉明美 502 2本
王麗佳 485 2本
梁秀玲 464加10 2本
黃麗 472 2本
陽先智 472 2本
熊小妹 462加10 2本
彭瑩 462加10 2本
學科競賽
2008年全國國中數學競賽該校獲獎學生名單
名次 姓名
全國一等獎 周曉燕
全國二等獎 李佳蔚、黃曉婷
全區一等獎 彭夢蘭、陳暉、桂傑威、陸月清、張雲帆
2008年廣西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該校獲獎學生名單
姓名 獲獎作品 獲得名次
譚斌斌 《救生游泳帶》 二等獎
鄧傲然、曾佳敏、石川 《灕江的水哪裡去了》 二等獎
粟陽揚、黃文基、李佳燕 《桂林水資源調查及治理建議》 二等獎
劉基宏、周菲菲、王亞斌 《南方植物雪後的生存狀態》 三等獎
曾曉菲、鄒宇、吳薇、李欣 《我們的天文知多少》 三等獎
素質教育
學生舞蹈隊排演的舞蹈《高原讚歌》在廣西自治區中學生文藝匯演中榮獲一等獎;
高三學生白夜同學被中央電視台選上參加“三星智力快車競賽”。
學生代表隊參加桂林市歷年舉辦的校園文化節活動中曾榮獲辯論賽一等獎、詩歌朗誦比賽二等獎、服裝表演二等獎等。

教師成績

校園一隅校園一隅
劉萍,多次獲桂林市化學教學競賽一、二等獎,多篇論文獲區一等獎,參加了“十一五”廣西A類重點課題《開展青少年創新活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的研究》和桂林市B類重點課題《普通中學有效化學課堂教學的實踐探究》的研究。[12]
李勸,自治區多項課題研究參與者,“十一五”教育科研A類課題負責人,市教科所兼職教研員。桂林市高中物理新教材、新大綱解讀主講教師,第二期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研修基地導師,多篇論文發表或獲獎。
覃華,桂林市教育科研B類重點課題負責人,多篇論文在國家級、自治區級、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曾獲自治區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比賽課一等獎,桂林市教學能手比賽二等獎。
劉曉安,桂林市高中化學實驗創新比賽一等獎;全國高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優秀輔導員;參加多項市級教育科研課題的研究,多篇論文獲區、市級獎。
馬翠,桂林市21世紀園丁工程C類優秀學員,桂林市教學能手,廣西中學生奧林匹克物理競賽優秀指導教師,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指導教師,獲中國物理學會表彰,指導學生參賽獲全國二等獎。

學校榮譽

截至2005年9月,該校被評為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科研實習基地、廣西師範大學教育系心理健康實驗基地,桂林工學院外語系實踐基地,桂林市中小學生小發明小創造實驗基地,桂林市21世紀園丁工程教育教學研究基地,廣西21世紀園丁工程研修基地。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李山 校長
李勸 黨委書記
覃華 副校長
文驊 副校長

文化傳統

學校文化

校風:愛國、守紀、嚴謹、奮發
教風:求實、創新、教書、育人
學風:勤學、好問、多思、向上
校訓:團結、服務、創新 

文化活動 

歌唱比賽歌唱比賽
該校歷年舉辦的活動有:
2011年3月15日,桂林四中黨總支舉行黨員“我愛我校我愛我生”演講比賽,全體教職工觀看了這次活動。
2011年5月10下午,該校舉行“愛祖國誦黨恩”詩歌朗誦比賽活動,學校高一高二、初一初二各班學生通過詩歌朗誦,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
2010年11月24日,該校與桂林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聯合,舉辦“紅星閃耀照南國——八路軍辦事處與抗日戰爭”展覽進校園活動,並分年級安排學生和組織全體黨員教師參觀,讓師生們加深了解中國革命歷史,學習革命前輩的崇高愛國精神和英雄事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