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月峰

桂月峰(1872~1932) 又名桂明釗,字樹舟 ,清末秀才,雙石人。民國初年在安徽高等學堂加入同盟會,後加入國民黨。1926年,桂月峰在蕪湖任教時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秋,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時負傷,回鄉後在橫溪山被捕,英勇就義。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桂月峰(1872~1932) 又名桂明釗,字樹舟,清末秀才,雙石人。民國初年在安徽高等學堂加入同盟會,後加入國民黨。畢業後,先後在安慶、蕪湖等地任教,接觸柯慶施、胡蘇明、朱蘊山等進步人士,受到新文化、新思想的影響,潛心於教育救困。曾與朱蘊山等在六安創辦安徽省第三甲種農業學校(簡稱六安三農中學),任學監。他嚴謹治校,並以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為辦校宗旨。

1926年,桂月峰在蕪湖任教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軍攻克武漢後歸里,以教書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1929年5月,與袁繼安、桂伯炎、桂傑生等,配合紅三十二師策動六保自衛團起義成功。1930年,皖西根據地初建時,議設興中縣,委桂月峰任縣長。他自編小歌劇,創辦六安六區蘇維埃文化印刷社,編輯出版《火花報》,還為列寧國小編寫課本。1932年秋,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時負傷,回鄉後在橫溪山被捕,英勇就義。

人物事跡

清光緒二十年(1894 年),考入兩江優級師範學堂。畢業後,留學日本,入東京弘文書院。在東京桂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後回國,一度加入中國國民黨,不久即退出,與柏文蔚、常藩侯、朱蘊山、沈子修、劉希平等進步人士均交往甚密。先後在安慶、蕪湖任教。他的叔父要他回鄉做官,他回信說:“晚輩志不在為官,向在為民。當前政治無道,為官雖能光宗,但必卑躬於上,愚民於下,是兩者,皆為晚輩所不欲也”。

民國7 年(1918 年),桂月峰迴鄉度假,見金家寨朱鼎元糧行高價牟利,桂月峰發動市民聯名上告,要求朱按平價出售。朱不肯,桂月峰發動數百市民到朱家糧行強行購買,並乘機搶走糧行糧食數百石。是年9 月,朱蘊山邀請他籌辦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簡稱“三農”),他欣然應允,並將其父增加的租田押金全部捐贈,作為建校基金。“三農”創辦之初,課堂、宿舍、操場分在三處,且相距甚遠。桂月峰身為學監,不論陰晴雨雪天氣,堅持與學生同來同往,常年先學生而起後學生而眠。農事實習,常與學生播種施肥。

民國8 年,參加朱蘊山等人在“三農”發起組織的“中國革命小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民國10 年,他和沈子修等人發起組織“六安縣農會”。“六·二”慘案發生後,他和其他進步教師一起,組織六安學校師生成立“六·二”慘案後援會,並組織六安學生代表團赴安慶,慰問死難者家屬。在反對三屆省議會賄選鬥爭中,他和進步教師一起,領導學生組織“澄清選舉監視團”,揭露六安地方議員賄選醜行。民國11 年,他又和進步教師一起,聯絡六安旅省(會)人士,發起驅逐六安縣知事駱通運動。

民國13 年,隨沈子修到蕪湖任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學監。民國15 年在“二農”加入中國共產黨。為接受國民革命軍北伐,他與沈子修等人返皖西策動民軍兵變,因事泄返回家鄉,以教書為掩護從事革命活動。民國17 年春,協助其子、中共六安縣委委員桂伯炎在家鄉開展農民運動,建立中共特別支部,組建農民協會,改造六保自衛團和大刀會,秘密組織六安縣六區糾察隊、警衛隊共70 多人。

民國18 年,“獨山暴動”後,協助桂伯炎領導古碑沖、七鄰灣、南莊畈、金家寨等地農民武裝暴動。桂月峰不僅自己參加革命,還教育、動員其胞弟桂明田、長子桂伯炎、三子桂尊農、四子桂尊林參加革命,都先後為革命犧牲,被家鄉人民稱為“滿門忠烈”、“桂家五英烈”。

民國20 年,桂伯炎、桂明田在張國燾錯誤肅反路線中先後被殺害。他雖極其痛心,但革命信念從不動搖。民國21 年,在第四次反“圍剿”中,他雖年逾花甲,仍隨紅四方面軍日夜轉戰,被戰士們稱為“不老松”。紅四方面軍西撤後,他帶領一部分傷病員由英山回家鄉橫溪山治療,在回家籌糧途中被捕殺害。

革命歷程

桂月峰,原名月釗,字樹丹,1872年出生於六安縣金家寨。其父經營鹽店生意,在鄉下又有田產,家境頗豐。
桂月峰從小進入私塾,好學上進,16歲即考中秀才。甲午戰爭後,他目睹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懷著濟世利民的志向,考入兩江優級師範學堂。為尋求富國強民之道,他從師範學堂畢業後,又東渡日本,就讀於東京弘文書院。在日本期間,他加入了同盟會,成為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積極參加者。
辛亥革命發生後,桂月峰迴到國內,與皖籍民主人士交往甚密,並加入國民黨。後見國民黨內派系林立,各懷私見,紛爭不斷,不久即從國民黨組織中退出,一心從事教育工作。親朋好友多次勸他出來做官,都被他斷然拒絕。1918年,他接受安徽著名民主人士朱蘊山的邀請,到六安縣城創辦安徽省立第三甲種農業學校,任三農學監。沈子修任校長,朱蘊山任文牘(秘書)兼修身課教員。在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下,他們聘請思想進步的人士擔任教師,在學生中傳播科學、民主思想。在回響五四運動、聲援安慶“六二”慘案、“反賄選”等鬥爭中,桂月峰親率學生走上鬥爭第一線,在當地產生很大影響。1923年,蕪湖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六安籍學生,社會主義青年團員周範文(1926年任中共蕪湖特支首任書記)來到三農,指導幫助該校進步學生組織“青年協進會”,宣傳馬克思主義。始終追求進步的桂月峰也受到很大影響,思想認識發生質的變化。他告訴長子桂伯炎:我半生的理想,現在才算看到了希望。
1924年,沈子修改任蕪湖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校長。桂月峰跟隨他來到二農,任學監。當時,二農是蕪湖革命力量雲集之地,蕪湖最早的中共黨、團領導機構都曾設在這所學校。桂月峰在二農全力支持進步師生,並積極參與蕪湖的革命運動。1926年,桂月峰在二農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把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黨領導的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之中。北伐戰爭開始後,桂月峰奉命秘密返回皖西,策動兵變。後因事情泄露,被迫返回家鄉,繼續從事革命運動。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皖西地區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中。目睹國民黨反動派殘酷迫害共產黨人的罪惡行徑,桂月峰燒掉自家的房屋、財產,以示義無反顧、革命到底的決心。他利用自己的聲望協助中共六安特委委員桂伯炎發動農民,成立農民協會,建立地方黨組織和革命武裝,舉行武裝暴動,為皖西革命根據地形成作出了貢獻。
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設定“興中縣”,桂月峰任縣長,為紅軍籌糧籌款,輸送兵源,同時為開展土地革命和蘇區建設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久,興中縣撤銷,重建六安六區。當時他已年近六旬,就仍然留在六區負責宣傳教育工作。1931年秋,張國燾在鄂豫皖蘇區大肆迫害革命幹部,桂月峰的長子桂伯炎、弟弟桂明田相繼遭到殺害。桂月峰仍以黨的事業和革命大局為重,竭力克制自己。他不顧年老多病,在四次反“圍剿”中,隨部隊日夜轉戰,鼓動戰士奮勇殺敵,充分表現了一個共產黨員的寬廣胸襟。
1932年秋,桂月峰帶領部分傷病員回到家鄉,在橫山溪隱蔽治療。為了解決同志們的吃飯問題,一天夜晚,他帶領一名戰士回家搞糧食,不幸被當地反動民團發現,將他包圍逮捕。由於對桂月峰極端的害怕和仇恨,他們將桂月峰在押解的途中殺害。
其後,桂月峰的另外兩個兒子也為革命事業獻出了生命,被家鄉人民稱為“桂家五英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