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壩村[湖北省黃梅縣濯港鎮下轄村]

桂壩村[湖北省黃梅縣濯港鎮下轄村]
桂壩村[湖北省黃梅縣濯港鎮下轄村]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桂壩村位於湖北省 黃梅縣濯港鎮,北接考田河,西依太白湖,東臨105國道,南連百里平川。河水穿村而過,村莊分列兩岸,橋連東西,水添秀色。全村四個村民小組,218戶,1098人,黨員43人,現有耕地面積1218畝,漁池100餘畝。

基本信息

經濟發展

桂壩村充分利用自身優勢,以班子建設為核心,以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為目標,著力培育新興產業,抓好農民教育,提高農民素質,促進鄉風文明和管理民主,精心規劃,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程,村容村貌大為改觀。全村實現了硬化、香化、美化,家家門口水泥路,綠樹成蔭,環境優雅,生活富裕,民風純樸。2006年被黃岡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2007年被湖北省愛衛辦授予湖北省衛生村、2008年被黃岡市委授予“五個基本”建設先進村黨組織、“示範村級組織辦公場所”、“社會主義新農村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

基礎建設

近年來,桂壩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重點圍繞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水利設施、生態環境、村民活動陣地、家庭衛生保潔等,促進農民民眾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提高民眾生活質量。一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80多萬元,新建55千瓦電力排灌站兩座、30千瓦電力排灌站一座,修建U型槽5000米,襯砌渠道2300米;投資38萬元在村中心建起了一幢3層1400平方米的村綜合辦公樓,綜合樓集農家書屋、便民超市、村衛生室為一體,配備相應的辦公服務設施,農家書屋已添置2000餘冊書籍;分別投資6萬元和10餘萬元建成了面積約15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和 3000平方米的休閒廣場,安裝了籃球架、健身器材、石桌石凳、16個垃圾桶、15盞路燈和修建了一個公廁。二是全面推進“五通”。即通水、通電、通路、通訊、通廣播電視。投資100萬元基本解決了民眾交通出行難的問題,修建通村公路2000米(其中油路1000米,水泥路1000米),硬化通組公路2000米、通戶路3000米,修建跨河大橋一座(長80米寬6米),橋面護欄全部刷白,橋頭兩邊道路平整;投資20餘萬元建起了一座小型自來水廠,實行24小時供水,全村100%的村民吃上了安全衛生的自來水;投資11萬元建沼氣池,50%的農戶用上了清潔的沼氣能源,有線電視、電話入戶率為100%。三是開展村容整潔行動,全面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同時實施綠化工程。堅持農民為主、幹部幫扶建設新農村原則,駐村國家幹部深入村組幫扶新農村建設,加強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指導並組織村里制定簡單實用、便於操作的《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等(包括制定“門前三包”責任制以及村道養護、庭院保潔等制度)引導村民切實加強自我管理,形成建設新農村的合力及維護村容村貌整潔的自覺性。村里新建了垃圾集中堆放處,實行集中定時清掃。全村五橫十八縱居民房前屋後修建花壇500餘個,栽種花樹5000餘株。在抓環境衛生的治理時,著力整治“五亂”,即柴草亂放、垃圾亂堆、糞便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養,開展區域衛生評比活動。按村級建設規劃房前6米(陽台1.2米,水泥路3.8米,綠化帶1米)範圍內禁放雜物,亂貼的一律撕毀,亂畫的一律刷白。先後共拆除房屋65間,清除路障289處,整治亂貼亂畫513處,電力、電信、廣電部門分別整治空中“蜘蛛網”3507米、2638米、3000餘米。

桂壩村將一如既往地按照黨中央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針和縣委、縣政府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整體部署,堅持以發展農村經濟為中心,堅持以人為本,著力解決農民民眾生產生活中最迫切的實際問題,同時,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調動各方面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促進村經濟社會和諧快速發展。

農業發展

桂壩村始終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以深化農業結構調整為重點,立足農業,開展技術培訓,努力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年糧食產量230萬斤,人均年收入約5968元(其中2006年4340元,2007年4774元),集體年均純收入19萬元,(其中2006年6萬,2007年12萬)。一是推廣新品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全面推行糧食訂單生產,努力為農民增收。我們與湖北康宏糧油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契約,註冊了一家農機合作社,入社農機手30人,成立了一支專業機插服務隊,全村2000畝良田全部種植優質稻,機耕機整率、機收率均達到100%,年機插面積超過600畝。二是抓農業科技推廣,提高社會化服務。發展現代農業離不開優良的品種和優良的種植方法,而優良的種植方式就是機械化作業。全村現擁有收割機11台、插秧機4台,商業大小運輸機32台,耕整機80台,小客車2台,副食日雜貨店3個,農資店1個。到2008年底,全村農業機械化水平達100%,成為濯港鎮推廣農業良種和良法相結合的典型示範村。三是抓技術培訓,發展“打工經濟”。積極鼓勵村裡的年青人外出學技術、學特長,拓寬就業渠道。為使村民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就業技能,村黨支部多次邀請有關專家為村民培訓實用技術。湧現出各類專業養殖戶6戶,每戶年收入近2萬元。為確保村民能順利外出,主動為他們代辦相關證件,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全村順利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400人,每年打工經濟收入過200萬。

地理位置

桂壩村委會辦公樓位於桂壩村中心位置,全村通水泥路,沿河有休閒區域,供村民休息鍛鍊身體。桂壩村現有桂壩中心國小,人數大約300人,教師10多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