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祺偉

格祺偉

格祺偉,1984年出生,2004年從西南某大學新聞專業本科畢業後,曾在多家網路媒體和報社實習或臨時工作,後以自由撰稿人身份獲取稿費為生活來源,自稱全媒體記者、自由撰稿人。警方調查發現,自稱“全媒體記者”的格祺偉,並沒有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記者證,平時使用的是湖南某報、現代消費導報採訪證和工作證。在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路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自稱“全媒體記者”、“自由撰稿人”的格祺偉被湖南衡陽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湖南衡陽市雁峰區法院一審的網路大V格祺偉等5人涉嫌敲詐勒索罪、尋釁滋事罪案將於2016年5月16日再次開庭。 2016年5月16日,16日,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格祺偉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十二萬元。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1984年出生的格祺偉,2004年從西南某大學新聞專業本科畢業後,曾在多家網路媒體和報社實習或臨時工作,後以自由撰稿人身份獲取稿費為生活來源,自稱全媒體記者、自由撰稿人。

2011年,格祺偉在時任《現代消費導報》副社長張桓瑞的授意下,打著現代消費導報網站“現代消費網”新聞中心副主任的頭銜從事“採訪報導”,活躍於網路,通過參與炒作一系列網路敏感熱點事件積聚人氣,微博冬粉超過70萬。同年的多篇稿件被中國網、中國日報網、南方都市報等多家媒體選用轉發,其中首發稿《法官工作日開警車種田》、《雲南賽家鑫李昌奎案》、《女大學生童雪飛身患絕症》等多篇稿件更是在社會上影響巨大。

2012年2月,格祺偉再以“安徽合肥少女被官二代燒傷毀容事件”獨家首發報導,引發社會強烈反響。

2013年8月29上午,衡陽市公安局通報:網路造謠、傳謠者格祺偉被當地警方正式以涉嫌尋釁滋事罪刑拘,後正式被湖南衡陽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成就榮譽

格祺偉 格祺偉

“短打新聞”體套用寫作創建者。以法制通訊稿及社會新聞稿見長,其新聞稿特色為“短、平、快”,在圈內曾被譽為調查新聞前哨站,深度新聞導火索。

2011年應該是被記入其職業生涯的工作年。2011年4月相繼發出《湖南常寧市衛生局領導班子20人》、《網曝耒陽財政局官員挪用國資2000萬》隨後,湖南常寧市對該市衛生局領導班子組織調查,隨後6名副局長被免職;耒陽市因財政局挪用國資案而牽涉出系列貪腐案,其中耒陽市副市長謝志春、耒陽市開發區管委會主任資春聯被雙規。2011年5月,《法官工作日開警車去種田》衡陽某法官在工作日帶領法院三十餘名工作人員,開著警車去種田,引起網友廣泛關注討論,《人民日報》也於當年6月對此發表專題性社評。

雲南賽家鑫李昌奎案

格祺偉 格祺偉

2011年7月3日重磅推出的《雲南賽家鑫李昌奎》獨家首發稿,更是掀起了司法界及社會對庭審判決的更多探討。雲南昭通男子李昌奎姦殺同村兩姐弟,行兇逃匿後自首,昭通中院一審二審均判處死刑,而雲南省高院卻在因其李昌奎有“自首”情節對此予以改判死緩。報導一經發出後,網友對雲南省高院發出的這面“免死牌”存在的爭議展開了廣泛的探討。雲南李昌奎案因作案手段比藥家鑫案更為兇殘,故被網友稱為“賽家鑫”。在眾多媒體的跟蹤報導廣泛關注到李昌奎案的時候,記者對李昌奎案受害者家庭進行關注報導,在記者的呼籲下,得到了眾多網友的幫助,而李昌奎一案也最終以雲南省高院重審判處死刑告終。有法律界專業人士稱,這篇報導可能影響了中國以後近十年的司法進程。

安徽合肥少女燒傷毀容案

格祺偉 格祺偉

2012年2月25日,格祺偉首發《90後少年求愛未遂燒傷毀容17歲少女》獨家披露安徽合肥17歲少女周岩因拒絕同校男生陶某的求愛,而遭到對方潑灑打火機油焚燒,慘遭毀容,周岩的面部、頸部、胸部嚴重燒傷,一隻耳朵也燒掉了,整體燒傷面積超過30%。在嚴重燒傷住院治療後,因拒絕向陶某家提供的一份與事實不符的取保候審材料簽字,而被陶某父母停付高昂治療費,在拖欠醫院近十多萬元治療費用後,只能無奈出院。當得知周岩家庭因無法承擔支付高額治療醫藥費可能終身致殘的現狀後,在稿文中首家刊發家屬聯繫方式,呼籲網友大眾關注救助。 該報導在一經發出後,便引起廣大網友及社會各界及媒體的廣泛關注。共引發數十家媒體報導,並迅速成為輿論熱點,

女大學生身患絕症遭生母拋棄

2011年9月29日,在蟄伏了兩個多月以後。《女大學生身患絕症遭生母拋棄》

格祺偉 格祺偉

這篇稿的推出,無疑讓很多眾多關注格祺偉的讀者感到詫異,而正是這篇與其以往風格截然不同的社會公益新聞的推出,激發了民間對慈善和愛心救助的熱情。女大學生童雪飛曲折悲戚的人生經歷,深深的感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而童雪飛的不幸遭遇和其狠心母親的絕情更讓看過的網友內心掙扎不已。稿子在經發出後,短短36個小時內,童雪飛就獲得了55萬餘萬的捐款。一時間“讓我們用愛給她一個生的希望”在感動著我們無數人的心。

格祺偉 格祺偉

在隨後還相繼發出的《6歲男童乞討救父》、《女兒生患絕症父親上街賣子救女》,三篇稿件在短短一個月內共收到網友捐款近80餘萬元。

“也許,我們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幫得到,但起碼能幫一個是一個。相比眾多的網友,其實我做的是最少的”。

“便當書記”“四不縣長”引發廣泛爭議

格祺偉 格祺偉

格祺偉於2012年6月26日及8月17日再次憑藉其首發《湖南祁東縣委書記吃便當 平民作風爆紅網路》、《湖南貧困縣長發表述廉萬言書 承諾不貪錢不貪色 》兩個“特色新聞“再次引發社會熱議高潮。網站、報刊、電視等各家媒體爭相報導,社評時評層出不窮,一時間“便當書記”、“四不縣長”讓全國億萬讀者熟悉了湖南祁東縣兩位主要領導,書記吃便當,縣長承諾不貪錢不貪色也成為了大眾熱議的話題。

一個記者能僅憑兩篇稿件、三張圖片(便當書記)、四句話(四不縣長),就將湖南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官員成功推到全國億萬讀者觀眾眼前並引發強烈關注。格祺偉,究竟是“炒作“高手,還是新聞奇才,無從評論。但就新聞而言,他的確緊緊抓住了吸引眼球的新聞要點,能從經過辦公室看到書記吃便當再到從政府官網的領導發言中找出新聞要素,足以說明其做新聞的專業強度和敏感度,體現了新聞無處不在、新聞重在發現的原則。

意見領袖

騰訊微博47萬聽眾,躋身微博影響力排行榜前40,他與眾多熱門博主們被網友稱之為“意見領袖”。犀利辛辣的語言風格,和略帶憤青的世俗情緒,無疑這使得他很對當下網民的胃口。自2011年來,多次加入突發事件騰訊微博的話題直播,從邵陽沉船事故,到金三角船員被害再到南京槍擊搶劫案,等等。

警方調查

警方查明,2010年以來,格祺偉利用其在網路上的影響力和在媒體圈的人脈關係,與少數媒體記者勾結,大量蒐集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幹部民眾的所謂負面信息,長期以記者身份,打著“輿論監督”的旗號,以在網上曝光、進行負面炒作相要挾或以刪帖為名,大肆進行敲詐勒索犯罪活動,金額動輒數萬、數十萬元。

警方介紹,湖南祁東人格祺偉,常以掌握負面信息,準備發帖、發稿的方式,威脅一些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人員支付費用。此外,他還涉嫌參與現代消費導報原副社長張桓瑞等人的敲詐團伙犯罪。

衡陽警方介紹稱,該案涉案線索200多起,初步查證36起,涉案金額數百萬元 。

警方刑拘

格祺偉 格祺偉

據警方調查,2010年來,格祺偉通過自己在網路影響力,蓄意製造傳播謠言、惡意侵害他人名譽,非法攫取經濟利益。如製造衡陽市石鼓區政府請200餘名黑社會強拆民居謠言,挑動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傳播長沙湘雅醫院出動80餘名保全對死者家屬進行圍毆謠言,引起社會惡劣影響等;並長期將政府官員、企業高管作為主要攻擊對象,無中生有編造故事,惡意造謠抹黑中傷。

為回響公安部開展集中打擊網路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的專項行動,8.27日晚,衡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網技支隊民警在祁東洪橋鎮將犯罪嫌疑人格祺偉抓獲。警方從其家中搜出大量名貴香菸、各類假冒證件及竊聽器材。

湖南衡陽警方查實,格祺偉涉嫌敲詐勒索、尋釁滋事罪。截至目前,警方掌握其犯罪線索200多起,已初步查證36起,受害對象涉及全國10多個省市區的企業和幹部民眾,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記者也在採訪中獲悉,藉助傳言和掌握的所謂“把柄”,格祺偉還要挾地方官員,甚至試圖插手項目審批和當地組織人事安排。在全國公安機關集中打擊網路有組織製造傳播謠言等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自稱“全媒體記者”、“自由撰稿人”的格祺偉被湖南衡陽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不實

衡東交警打人遭千人圍堵?

【對策】政府不做不符合原則的妥協和讓步

網文

2011年5月13日,格祺偉以“中國網湖南之聲全媒體記者”的身份編輯網帖稱:“湖南衡東交警打人遭千人圍堵,掀翻警車”,這條訊息立即在網際網路上受到大量關注。

調查

在“湖南衡東交警打人”謠言事件中,格祺偉將此炒作成為網路熱點。由省、市、縣三級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詳細調查後得出當事交警正當執法、並無過錯的結論。而且,事件當時僅有幾十人圍觀,並非格祺偉報導中所說“引起千人圍觀。” 迫於輿論壓力,為了儘快平息事態、消除負面影響,當地黨委政府對當事交警作出撤職等處分決定。

被捕

冒用“記者”身份,以輿論監督為名,行敲詐勒索之實。擁有70萬冬粉的網路大V格祺偉及其團伙成員張桓瑞等5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批捕。據警方調查,格祺偉及其團伙涉嫌敲詐勒索和尋釁滋事犯罪線索達200多條,已初步查證36起,受害對象涉及全國10多個省市,涉案金額達數百萬元。那么,格祺偉是怎樣將其網路影響力變為非法斂財工具的?為何能在數年內逐漸坐大、成為地方一霸?

宣判結果

2016年5月16日,網路大V格祺偉涉嫌敲詐勒索、尋釁滋事一案,在湖南省衡陽市雁峰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法院以敲詐勒索罪判處格祺偉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十二萬元。
本案其他被告人張桓瑞、樊莉娟、李曉偉、李洪洋犯敲詐勒索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三年、二年四個月二十天等不同的刑罰,並處罰金。樊莉娟被宣告適用緩刑。

被刑拘的網路造謠者

2013年8月起, 公安部在全國掀起打擊整治網路有組織造謠炒作專項行動熱潮,直指幕後網路推手,“秦火火”等所謂的網路爆料人、維權鬥士、意見領袖相繼被警方抓獲。
熊忠俊 發帖質疑杭州“5・7”交通肇事案出庭被告人胡斌是“替身”,2009年8月21日被行政拘留10天。
秦火火 原名秦志暉,發布關於動車事故賠償、郭美美等謠言,2013年8被指涉嫌製造傳播謠言遭刑事拘留。
楊秀宇 網名“立二拆四”,2013年8月20日,因涉嫌尋釁滋事罪非法經營罪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傅學勝 因惡意謠傳“‘情婦’舉報公安分局長”和“中石化‘非洲牛郎門’”等謠言被上海警方依法刑拘。
劉虎 《新快報》記者,2013年8月,因涉嫌製造傳播謠言已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
周祿寶 知名網路爆料人,索取"封口費"涉嫌非法斂財,2013年8月因涉嫌敲詐勒索被批准逮捕。
格祺偉 曾首發報導合肥少女毀容案、李昌奎案,2013年8月因涉嫌網路造謠傳謠被刑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