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姆伯茨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匈牙利國家館隆重展示匈牙利數學家的新發明“格姆伯茨”,“格姆伯茨”是兩名匈牙利數學家根據俄羅斯數學家弗拉基米爾•阿爾諾德的猜想製作出來的一個形狀奇特的物體。

簡介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匈牙利國家館隆重展示匈牙利數學家的新發明“格姆伯茨”。
在匈牙利語裡“格姆伯茨”的意思是“像球一樣的物體”。有的中文刊物根據這個詞的英文發音,將其翻譯成“攻不克”,也有人乾脆叫它“魔球”。
“格姆伯茨”是兩名匈牙利數學家根據俄羅斯數學家弗拉基米爾•阿爾諾德的猜想製作出來的一個形狀奇特的物體。從形狀看,它酷似烏龜。它只有一個穩定的平衡點和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點,受到外力作用傾斜或翻倒後,它會自動恢復到原平衡點。
傳說中的不倒翁
我們人人都玩過不倒翁,無論怎么推倒,這傢伙都會恢復“站姿”。它屹立不倒的秘訣在於,身軀中較“胖”的那一端裝進了重物,也就使得“大頭衝下”成為其保持重心最低的唯一姿態。
“格姆伯茨”這個“幾何不倒翁”的外觀是經過周密計算得出的唯一形體,簡化來講,它由一個球曲面、一個圓柱曲面,和兩個不規則曲面拼合而成。“攻不克”的敏感性比傳統不倒翁要大得多,一點小小的擾動就能讓它翻個沒完。但是,不倒翁式的形體只能通過配重來實現嗎?在幾何世界中,是不是真的存在這樣擁有唯一穩定“站姿”的形體呢?早在1995年,俄羅斯套用數學家阿爾諾德,就提出過這樣的假想,他把這種想像中的物體定義為“單-單靜態體”。
問題看著簡單,可阿諾德教授本人也證實不了,於是成了數學史上一樁小小的懸案。倒是兩位年輕的匈牙利數學家,跟這“幾何不倒翁”的假說較上了勁,絞盡腦汁要把它解決。將近10年的時間裡,他們在沙灘上把小石頭翻來滾去,前後實驗了兩千多種形狀,最終完成了一個數學模型,問題簡化成為:在“任意滾動”與“不能滾動”幾何體之間,尋找一種平衡。2006年。藉助現代化的3D成型技術,兩位數學家製作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實物的“幾何不倒翁”。他們把這奇特形體命名為“攻不克”。
“格姆伯茨”是繼魔方之後匈牙利人的又一項世界級發明創造,它集科學性與趣味性於一體,在上海世博會上一個重達一噸的“格姆伯茨”將被布置在展館的中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