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

植物生理學名詞,指通過植物地上部分(莖、葉等器官)向植物進行施肥的方法。

定義

植物除了根系以外,地上部分(莖、葉等器官)也具有一定的吸收礦質元素的功能。在作物栽培實踐中,有時將一些速效性肥料直接噴施於植物地上部分以供植物吸收,這種施肥方法稱為根外施肥。

相關

物主要通過根系吸收養分,但也可通過葉片吸收少量養分,一般不超過植物吸收養分總量的5%。生產上常把速效性肥料直接噴施在葉面上以供植物吸收,這種施肥方法稱為根外施肥或葉面營養。溶於水中的營養物質噴施葉面後,主要通過氣孔,也可通過濕潤的角質層進入葉內。根外施肥在作物生長後期根系活力降低,吸肥能力減弱時效果較好,但是在植物生長的其他時期也可進行根外施肥。

根外施肥方法簡單,肥料利用率高,肥效快,易快速被植株吸收,生產上廣泛用於保花保果、促進花芽分化和缺素症矯治等。用於根外施肥的肥料要求易溶於水,能被葉片迅速吸收。用作根外施肥效果好的肥料有尿素、磷酸二氫鉀、硝酸鉀、硫酸鉀、硫酸銨。過磷酸鈣和草木灰的浸出液、偏磷酸銨及大部分微量元素肥料等。

常用濃度如下:

尿素0.3~0.5%

磷酸二氫鉀0.3~0.5%

硝酸鉀0.2~0.4%

硫酸鉀0.5%硫酸銨0.3%

過磷酸鈣1~2%

硼沙0.1~0.2%

草木灰3~4%

硫酸鋅0.1~05%

磷酸銨0.5~1.0%

特點

在作物生長發育期間,把低濃度溶液或粉末狀的肥料噴灑在植物的葉面上,使植物吸收。這種方法特點是用量少,功效快,對水溶性磷酸鹽和某些微量元素還可避免養分被土壤固定。但根外施肥不易滿足作物對養分的要求,因此,不能完全代替土層根際施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