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蛋白

核蛋白

性蛋白結合而成為細胞核的主要成分。根據核酸種類不同,可分為核糖核酸核蛋白和脫氧核糖核酸核蛋白。可從細胞核中提取得到,能溶解於1mol/L NaCl溶液中。核蛋白中的蛋白質包括組蛋白(或精蛋白)和非組蛋白蛋白質。組蛋白含鹼性胺基酸如精氨酸、賴氨酸等豐富的鹼性蛋白,帶正電荷。精蛋白僅出現於真核細胞中,含較多的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胺基酸,是酸性蛋白,帶負電荷。

簡介

核蛋白核蛋白

為結合蛋白質中的一類。普遍存在各種生物的細胞核中的特殊形態的蛋白質,由核酸與組蛋白、精蛋白似的鹼性蛋白結合而成為細胞核的主要成分。根據核酸種類的不同,分為核糖核酸核蛋白與脫氧核糖核酸核蛋白。能從細胞核中提取得到,能溶解1mol/L NaCl溶液中。核蛋白中的蛋白質包含組蛋白(或精蛋白)和非組蛋白蛋白質。組蛋白含鹼性胺基酸如精氨酸和賴氨酸等豐富的鹼性蛋白,為正電荷。精蛋白僅出現在真核細胞中,含較多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等酸性胺基酸,為酸性蛋白,為負電荷。核蛋白在遺傳和蛋白質合成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又是生物體內某些病毒和噬菌體的惟一組成成分。

介紹

為結合蛋白質中的一類。普遍存在各種生物的細胞核里的特殊形態的蛋白質,由核酸與組蛋白及其精蛋白等的鹼性蛋白結合而成為細胞核的主要成分。核酸種類不同,能分為核糖核酸核蛋白及其脫氧核糖核酸核蛋白。可從細胞核里提取得到,能溶解於1mol/L NaCl溶液里。核蛋白里的蛋白質包括組蛋白(或精蛋白)與非組蛋白蛋白質。組蛋白含鹼性胺基酸比如精氨酸及其賴氨酸等豐富的鹼性蛋白,為正電荷。精蛋白僅僅出現於真核細胞里,含較多的天門冬氨酸與谷氨酸等酸性胺基酸,為酸性蛋白,是負電荷。

相關知識

核蛋白質的存在

親核蛋白(karyophilic protein)是指在細胞質內合成後,需要或能夠進入細胞核內發揮功能的一類蛋白質。

核定位序列(核定位信號,NLS):親核蛋白一般都含有特殊的胺基酸序列,這些內含的短肽保證了整個蛋白質能夠通過核孔複合體轉運到細胞核內,這段具有“定向”、“定位”作用的序列被稱為核定位序列。

核輸出信號(NES):作為核內物質輸出細胞核的信號,幫助核內某些分子迅速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位於核內合成然後被運輸到細胞質工作的分子中。

核蛋白體循環

活化的胺基酸在核糖體上,以mRNA為模板合成多肽鏈的過程。

蛋白質合成形式,是指核糖體大小亞基在需要的時候組合形成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後解體並在需要的時候重新組合形成核糖體的過程

核蛋白體循環ribosomal cycle:廣義的核蛋白體循環是指胺基酸活化後,在核蛋白體上縮合形成多肽鏈的過程,該過程包括肽鏈合成的起始,肽鏈的延長,肽鏈合成的終止和釋放,狹義的核蛋白體循環指多肽鏈合成過程中肽鏈延長階段,它由進位,成肽和轉位3個步驟循環進行,直至終止階段。

核蛋白提取方法

細胞和動物組織核蛋白的提取方法

產品組成 310001 310002

規格 50 assays 100 assays

Buffer A (Cytoplasmic Extraction Reagent) 10ml 20ml

Buffer B (Nuclear Extraction Reagent) 10ml 20ml

蛋白酶抑制劑混合物 250ul 500ul

使用方法:

A. 細胞蛋白提取

1. 取5-10×106個細胞,在4℃,500×g條件下離心2-3分鐘,小心吸取培養基,儘可能吸乾,收集細胞。

2. 用冷PBS洗滌細胞兩次,每次洗滌後儘可能吸乾上清。

3. 每20ul細胞壓積中加入200μl冷的Buffer A,2ul蛋白酶抑制劑混合物,高速渦鏇振盪15秒,置冰上10分鐘。

4. 再次高速渦鏇振盪5秒,然後在4℃,16000×g條件下離心5分鐘。

5. 快速將上清吸入另一預冷的乾淨離心管,即可得到胞漿蛋白,請置於冰上或-80℃冰櫃保存備用。

6. 在沉澱中加入200μl冷的Buffer B,2ul蛋白酶抑制劑混合物,高速渦鏇振盪15秒。

7. 置冰上40分鐘,每隔10分鐘高速渦鏇振盪15秒。

8. 在4℃,16000×g條件下離心10分鐘。

9. 快速將上清吸入另一預冷的乾淨離心管,即可得到核蛋白。

B. 組織蛋白提取

1. 取適量組織樣本剪碎,加冷PBS,用組織勻漿器勻漿至無明顯肉眼可見固體(或用液氮研磨),冰上靜置5分鐘,小心將上清吸入另一預冷的乾淨離心管。

2. 在4℃,500×g條件下離心2-3分鐘,棄上清。

3. 按照細胞蛋白的提取方法的第3步驟往下操作即可。

上述蛋白提取物請分裝後於-80℃冰櫃保存備用。

注意事項:

1. 實驗過程中的所有BestBio-貝博生物試劑須預冷;所有器具須放-20℃冰櫃預冷。

2. 整個過程須保持樣品處於低溫狀態。

儲存條件:

-20℃保存。

有效期:

一年。

相關種類

核蛋白核蛋白

核糖核蛋白 (英文:Ribonucleoprotein,簡稱RNP)是指包含有RNA的核蛋白,即將核酸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一種形式。核糖核蛋白包括核糖體、端粒酶以及小核RNP(snRNP)。RNP在流感病毒A的複製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核糖核蛋白體 又稱核蛋白體、核糖核蛋白體。一種亞細胞核蛋白顆粒,由大約等量的核糖核酸(RNA,35%~55%)和蛋白質(45%~65%)組成。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場所。多個核糖體可以聯接成串,形成多聚核糖體。每個核糖核蛋白體在外形上近似球形,直徑約20nm。由兩個不同的亞基組成(大亞基和小亞基),通過鎂離子和其他鍵非共價鍵地結合在一起。已證實有四類核糖核蛋白體:細菌、植物、動物和線粒體,它們以其單體的、亞單位的和核糖核蛋白體RNA的沉降係數相區別。核蛋白體有兩個結合轉移RNA的部位(A部位和P部位),並能附上信使RNA,(Rb)。

α-突觸核蛋白 α-突觸核蛋白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突觸前表達的可溶性蛋白,與帕金森病的發病有密切的關係。α-突觸核蛋白在各種生理,環境因素的影響下異常表達和聚集,通過一系列的氧化應激等生化反應,產生了對神經元的毒性作用,從而參與了帕金森病的發生。對α-突觸核蛋白的化學性質,聚集的機制及其影響因素的了解與研究,將會十分有利於帕金森病的預防和治療。α-突觸核蛋白是一種在健康人的腦組織中廣泛分布的可溶性蛋白,它是帕金森病的發病機制中最重要的蛋白,因為它是路易小體的主要結構成分,α-突觸核蛋白聚集與路易小體的形成及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死亡密切相關。

漢坦病毒核蛋白 漢坦病毒是引起腎綜合徵出血熱(HFRS)的主要病毒,漢坦病毒的基因由 L、M、S 三個片段構成,分別編碼病毒RNA聚合酶, 囊膜核蛋白G1和G2及核衣殼蛋白(簡稱核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NP)。血清學研究表明,漢坦病毒核蛋白具有很強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同時NP抗原可以與漢坦病毒內的多種血清型病毒的免疫血清產生交叉反應,表明漢坦病毒的NP具有共同的抗原決定族。有鑒於此,我們對核蛋白的核心區域進行表達和純化, 並用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對重組核蛋白進行鑑定,為其套用於診斷抗原提供技術依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