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耳草雀

栗耳草雀也叫錦華鳥、錦華雀、斑胸草雀等,體長約13厘米,以種子為主食,只需餵給粟米、稻米、稗子穗或稗子。栗耳草雀原產於澳大利亞南部和東南部。野生狀態下遍布於草原,棲息在竹林和樹林中。

基本信息

基本形態

栗耳草雀也叫錦華鳥、錦華雀、斑胸草雀、點脅草雀、斑馬雀、金山珍珠、珍珠、灰珍珠等。

體長10厘米。雄鳥前額至頸部及頸側灰色或淺灰色。肩、背及翅灰棕色。飛羽深灰色。腰部中段和下段的中間為白色,邊緣為灰色或深灰色。尾上覆羽有黑色的端斑和近似圓形的次端斑,看上去像是在黑底上綴有白色的圓點,狀如珍珠。尾羽較短,為黑棕色,但常被長長的尾上覆羽所遮蓋。眼先為白色,被從嘴基到眼下的黑色縱條紋所勾勒出來,特別是眼下的縱紋很像“淚痕”。頰和耳羽為棕色或栗紅色。頰、喉和胸為淺灰色,上面有十分整齊的黑色平行細橫紋;頰部很細,至胸部橫紋較粗以至在下緣融合成黑斑。胸部下方的兩側及兩脅為栗紅色並綴有小白點,下體其餘部分為白色或奶白色。嘴短,為辣椒紅色至深紅色;眼深紅色,腳肉紅色。雌鳥沒有栗紅色的頰斑和兩脅的粟色羽毛及白點,喉胸部無黑色橫紋,其餘部分與雄鳥相似。人工飼養下有鴕色和白色的變種,分別被稱為“鴕珍珠”和“白珍珠”。

分布與生活習性

栗耳草雀野外分布於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等地。棲息於乾燥的稀樹、灌木叢開闊林地和平原、鹽沼、耕作區邊緣、種植園、公園、庭院等。一般離水源不遠。飲水方式是像鴿於那樣的吮吸,每天通常要喝數次水,但也可以從食物中得到必要的水分而較長時間不喝水。成對或成群活動,旱季有時在水塘邊能聚集起數量驚人的龐大鳥群。平時在地面靈活地蹦跳覓食。主要以植物的種子和嫩芽等為食,也吃地上或飛在空中的小昆蟲。全年均可繁殖。營巢於茂密的蒿草或灌木叢中,用細長草莖和樹葉、草根等營造開口朝向側面的鬆散球形巢,巢內襯墊羽毛、柔軟的花絮和更細的草莖。每窩產4~6枚,卵呈白色卵。孵卵期為14天。雛鳥由雌雄親鳥共同飼餵。育雛期為25天左右。

飼養條件

栗耳草雀以種子為主食,只需餵給粟米、稻米、稗子穗或稗子。在飼餵中應注意維生素的補充,餵些油菜、白菜和蘋果等。礦物質飼料中不可缺少牡礪粉。飼養中要勤打掃,勤換食、換水。
栗耳草雀的繁殖籠大小以40厘米×40厘米×40厘米為宜,繁殖季節為春季和秋季。若冬季室溫在18℃以上,也可產卵孵化。栗耳草雀每窩產蛋4~6枚,孵化期約13天。在育雛期間,雌鳥喜吃雞蛋米和活蟲,如蟋蟀、麵包蟲等。為提高孵化效率,一般採用十姐妹代孵,代孵時每隻雌十姐妹最好孵化2~3枚蛋。
30天后的小栗耳草雀即可獨立分籠生活,此時應加餵雞蛋米,使成活率提高。若能和親鳥在一起生活40天左右那更好。

飼養巢穴注意

在籠中不設人工巢,只布置縱橫交錯的樹枝和足夠的細草莖和花絮,栗耳草雀也能成功地築起雖然十分鬆散但完全能用以繁殖的巢。築巢時所用的巢材幾乎全由雄鳥蒐集,雌鳥則負責具體的搭建工作。如果巢材足夠,它首先構築一個鬆散的草球,然後鑽進其中擠出一個小室,最後用棉花等柔軟材料襯墊;巢材不足時無法形成草球,親鳥會在平扁的草墊上產卵,由於實際上沒有什么凹陷處,卵常常會在這種不成形的巢中滾落。雄鳥即使在育雛季節依然熱衷於收集巢材,當提供人工草編球巢後,它對棉花之類的巢材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巢內太髒、大潮、巢口朝向有問題都會令它們拒絕進巢。已繁育過一窩雛鳥的舊巢常常被親鳥放棄,除非及時將弄得很髒且板結的巢材更換掉,或者在籠中另設一個潔淨的巢供親鳥產卵而舊巢供上一窩的小鳥使用,這種鳥有喜歡清潔乾爽環境的趨向,如果籠中有兩個巢,它們肯定首選比較乾淨的那個。

飼養飼料

栗耳草雀極耐粗飼,常年餵給帶殼的乾硬的穀類也能生活得很好。但在育雛期要餵給足量的雞蛋小米和青菜,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對提高雛鳥成活率很有幫助,青菜則能彌補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及水分的不足。親鳥出於天性很少飲水,餵雛飼料如沒有葉菜的成分常常太乾,不利於雛鳥的消化。斑胸草雀在籠養條件下極少水浴,堅持餵給蔬菜瓜果時甚至可以整天不喝水。它們對沙礫的需求較其他鳥更多,白天的很多時間都能看到親鳥特別是母鳥啄吃細沙,在籠中要專門供給盛有未經淘洗的潔淨細沙的沙罐。在餵給蛋米時將雞蛋殼碾成粉末拌入也是一種很好的做法。

繁殖期注意

經常的干擾是造成它們孵育成功率低的最直接原因,所以繁殖季節不能隨意搬動鳥籠,或者經常在籠的周圍很近的地方窺視或走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