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壁之戰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曾遣使求婚於後秦,遭拒絕。 姚平攻北魏乾壁(今山西臨汾南汾河東岸),60餘日後拔之。 姚興至蒲坂(今永濟西南),畏北魏之強,久之始進。

標題: 柴壁之戰
英文: Chaibi,Battle of

概述

後秦弘始四年(北魏天興五年,402),後秦軍進攻北魏,大敗於柴壁(今山西襄汾西南汾河東岸柴莊)的戰爭。

經過

魏道武帝拓跋珪曾遣使求婚於後秦,遭拒絕。後秦弘始四年正月,北魏軍攻後秦屬黜弗、素古延等諸部。從此後秦、北魏有隙。二月,北魏軍復攻後秦,秦廷大震,遂選兵訓卒,謀伐北魏。五月,後秦主姚興遣義陽公姚平、尚書右僕射狄伯支等率步騎4萬攻北魏,自領大軍後繼,命尚書令姚晃輔太子姚泓守都城長安(今西安西北)。姚平攻北魏乾壁(今山西臨汾南汾河東岸),60餘日後拔之。七月,拓跋矽遣毗陵王拓跋順、豫州刺史長孫肥率6萬騎為前鋒,自領大軍隨後進擊後秦軍。
八月,拓跋珪至永安(今霍州),姚平遣驍將率200精騎偵察北魏軍,遭長孫肥逆擊,全部被俘。姚平引兵退走,至柴壁,閉城固守。拓跋矽領軍追至,將其圍困。姚興率4.7萬人往救,欲據柴壁對岸的天渡運糧以濟姚平。拓跋矽納部將之策,令部眾架浮橋,進至汾西(今汾河西岸),築圍以阻之。姚興至蒲坂(今永濟西南),畏北魏之強,久之始進。拓跋珪率步騎3萬迎擊姚興於蒙坑(今襄汾、曲沃之間汾河以東)之南,殺後秦軍千餘人。姚興敗退40餘里,姚平亦不敢出。拓跋矽分兵據守各處險要,使後秦軍難以接近柴壁。姚興屯兵汾西,憑壑為壘,將成捆柏樹從汾水(今汾河)上游縱下,欲沖毀浮橋。但均被北魏軍鉤起用作柴薪。十月,姚平糧竭矢盡,乘夜率眾從西南突圍;姚興列兵汾西,僅舉火鼓譟為應,但不敢逼圍。姚平突圍不成,乃率麾下投河自盡。拓跋珪命善游者鉤捕後秦軍將士,俘狄伯支及越騎校尉唐小方等40餘將,另俘後秦軍2萬餘人。姚興力不能救,數次遣使求和於北魏,未成。拓跋珪乘勝進攻蒲坂,秦晉公姚緒固守不戰。時值柔然謀攻北魏,拓跋珪遂引軍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